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利用高分辨磁共振成像(HR-MRI)评价狭窄的大脑中动脉(MCA)周围的流空信号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由于大脑中动脉M1段重度狭窄或者闭塞引起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资料,筛选出完成24 h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治疗14 d后的NIHSS评分及72 h内完成了头颅常规磁共振平扫、头部弥散功能成像、磁共振血管成像(MRA)、HR-MRI的患者,依据重度狭窄或者闭塞的MCA周围是否有流空信号分为两组,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梗死体积大小的数量、24 h内NIHSS评分及治疗14 d后的NIHSS评分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 MCA重度狭窄或者闭塞有流空信号的分为A组13例,无流空信号的为B组25例,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两组重度狭窄或者闭塞的位置有统计学差异(P<0.05),越靠近大脑中动脉M1段近端越容易出现流空信号.两组梗死体积大小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有流空信号组脑梗死体积相对较小.两组入院24 h的NIHSS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14 d后的NIHSS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好转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有流空信号组预后相对较好.结论 HR-MRI发现重度狭窄或者闭塞的MCA周围的流空信号与脑梗死密切相关,推测流空信号可以作为侧支循环良好的一种预测因子,这种流空信号对于减轻脑梗死体积,减轻神经功能损害,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成像(HR-MRI)探讨内囊预警综合征(CWS)的发病机制及脑梗死发生风险。方法符合CWS诊断标准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根据脑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分为脑梗死组和非脑梗死组。比较两组HRMRI血管成像表现,分析大脑中动脉(MCA)粥样硬化管壁特点、斑块负荷、斑块分布特点及强化程度。结果共收集15例CWS患者,其中12例在HR-MRI可见到明确的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斑块位置分布及强化程度不一,9例患者在1 w内进展为永久性脑梗死,斑块检出率梗死组大于非梗死组(100%vs 50%,P=0.044),斑块负荷梗死组大于非梗死组[(32.1±2.9)%vs(20.9±0.4)%;t=3.536.P=0.021)],斑块强化率梗死组明显高于非梗死组(P0.001),血管狭窄程度梗死组大于非梗死组[(78.5±8.7)%vs(63.4±5.2)%;t=2.970.P=0.035)],斑块分布于前下壁者梗死组多于非梗死组(P0.05)。结论 CWS可能由于大动脉硬化斑块所致,且脑卒中进展风险与斑块分布位置及强化程度有关。HR-MRI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管壁动脉硬化观察手段探讨CWS的发病机制,且对于相关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