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智慧的短处     
李宝亮 《健康必读》2009,8(1):61-61
食道癌是一种较常见的消化道肿瘤,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之一。手术治疗是目前最佳的治疗手段,术后并发症常见的有切口感染、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肺不张等。并发症一旦发生,将严重危害患者的康复,若发生吻合口瘘,患者会出现不可逆转的感染以至危及生命。我科自1997年10月-2002年12月共收治食道癌患者57例,施行手术57例,由于加强了术后观察记录与重点护理,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57例中仅1例发生吻合口瘘,其余均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规范性个体化的射频消融术在原发性肝癌外科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2004年6月至2012年6月间562例行射频消融术的原发性肝癌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行肝部分切除术的574例病例进行对照研究。观察术后恢复、手术并发症、术后肿瘤残余复发、术后总体生存率和术后无瘤生存率等。结果两组均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均恢复出院。术后平均住院日和平均住院费用射频消融组显著低于手术切除组(P0.001,P=0.041),术后射频消融组无严重并发症,肝功能损害主要为轻中度,损害程度显著低于手术切除组(P0.001)。术后1个月手术切除组无肿瘤残留,射频消融组23例共41个瘤灶发现肿瘤残留。两组术后1、3、5年总体生存率无差异,手术切除组术后1、3、5年无瘤生存率显著高于射频消融组(P=0.024)。结论射频消融能够完全毁损肿瘤实质,且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治疗得当可达到与手术切除相近的治疗效果,但其术后无瘤生存率低于手术切除,因此规范性个体化的手术方案设计是提高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近远期疗效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夏至草醇提物对失血性休克大鼠多器官自由基损伤的影响。方法Wistar雄性大鼠18只,随机分为夏至草组、模型组和对照组(均n=6)。夏至草组和模型组复制失血性休克模型,维持90min,对照组仅手术。夏至草组自颈静脉缓慢推注夏至草醇提物(5g/ml,6g/kg.hw),其它两组以等量生理盐水代替。40min后,制备肝、肾、心肌、肺组织匀浆,观察组织匀浆自由基指标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肝、肾、心肌、肺组织匀浆MDA含量显著升高,SOD活性降低;夏至草组各器官组织匀浆MDA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SOD活性升高,除心肌组织匀浆SOD活性低于对照组外,其它各指标与对照组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夏至草醇提物能明显减轻大鼠重症失血性休克后各器官的自由基损伤。  相似文献   
4.
红花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自由基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红花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和自由基损伤的影响,探讨红花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的作用机制。方法:2001/2002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住院的冠心病患者共562例。以符合标准冠心病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冠心病组),男31例,女19例。选择来源于自愿体检受试的学生及医务人务3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男女各15例。在治疗前后,测定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变化;同时,分别应用改良TBA微量法、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检测血清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sidedismutase,SOD)活性的变化。结果:冠心病组治疗前表现为血液流变性异常,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明显降低(t=1.743,1.697,1.970,P<0.05)。冠心病患者治疗前存在自由基损伤,表现为血清丙二醛水平犤(10.25±2.42)nmol/L犦高于对照组犤(4.66±1.45)nmol/L,t=2.746,P<0.01犦,SOD活性犤(71.34±13.49)NU/L犦显著低于对照组犤(108.34±16.98)NU/L,t=2.364,P<0.05犦,治疗后血清丙二醛水平比治疗前显著降低(t=2.195,P<0.05),SOD活性比治疗前显著升高(t=1.886,P<0.05)。结论:红花注射液对冠心病的治疗机制与改善血液流变性异常和抗自由基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5.
尿微量蛋白联合尿酶诊断糖尿病肾脏早期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脏损伤的早期诊断。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mALB)和尿β-微球蛋白(β2-MG),终点比色法测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Jaffe速率测尿肌酐(CRE)。结果:糖尿病患者尿mALB/CRE、β2-MG/CR及NAG/CRE值较正常对照组增高(P<0.01),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在糖尿病中阳性率可达48.78%,而尿常规蛋白定性检测阳性率仅为17.07%。结论:联合检测尿mALB, β2-MG及NAG是糖尿病肾脏损伤早期诊断灵敏,可靠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6.
7.
目的通过检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患者血清中的自身抗体,分析自身抗体在HBV-GN中的诊断和预测价值,从而为该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对23例HBV-GN和25例乙型肝炎非肾炎患者进行病例分析,并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患者血清抗核抗体(ANA)和抗可溶性核抗原(ENA)抗体,比较每组抗核抗体的阳性率和核型以及抗ENA抗体谱的阳性率和种类,并对乙型肝炎非肾炎患者进行随访。结果 HBV-GN患者抗核抗体和抗ENA抗体谱阳性率显著增高,其中ANA核型以颗粒型为主,抗ENA抗体谱中Ro-52和AMA-M2居多,且自身抗体阳性的乙肝患者更易发生HBV-GN。结论自身抗体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中有一定的检测价值,可以为疾病的预测和早期诊断提供新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2001年秋末,忻州市顿村某培训中心的三名厨师先后出现了下肢部位皮下感染,红肿并化脓开口,经多处治疗,均未彻底治愈。后经我们分离培养,鉴定为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按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药物后,三位患者病情得到控制,与引流结合,不到十日全部治愈。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我院4l例肝移植患者长期生存情况,分析影响肝移植术后长期生存的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6月至2007年1月连续完成的41例肝移植病例,统计生存率,分析死亡原因、并发症情况和再移植原因。结果本组1年、3年、5年实际生存率达到95.00%、87.50%、81.96%。终末期肝病组1、3、5年生存率96.15%、92.31%、88.46%,肝癌组1、3、5年生存率92.86%、78.57%、70.71%。结论肝癌复发、胆道铸型综合征、原发疾病复发、免疫抑制剂副作用是影响本组肝移植术后长期生存的因素。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是提高肝移植患者术后长期生存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肝癌人源肿瘤异种移植(patient-derived xenografts,PDX)模型,探讨其在肝癌精准医疗中的作用。方法取临床肝癌新鲜手术切除标本,NCG小鼠皮下接种肿瘤组织建立PDX模型,HE染色比较移植肿瘤组织与患者肿瘤组织形态结构的一致性。将成功传至第三代的PDX模型制备肿瘤细胞悬液,BALB/c裸鼠皮下接种制作肝癌移植瘤模型15只,成瘤后随机分为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组、索拉非尼(sorafenib)组和阴性对照组,每组5只。定期监测各组荷瘤小鼠肿瘤体积和重量,根据瘤重计算抑瘤率,评估疗效。结果本研究共建成肝癌PDX模型6例,成功率为33.3%(6/18),模型较好的保持了原发肿瘤的特征。1例PDX模型中,5-FU与索拉非尼组肿瘤抑瘤率分别为63.7%和29.6%,5-FU组抑瘤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索拉非尼组抑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临床结果相符。结论肝癌PDX模型保持了患者肿瘤组织的组织形态,可以适用于肝癌患者的精准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