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标本来源的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特征,使抗菌药物的使用更具特异性。方法分离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2017年临床不同部位送检标本的肺炎克雷伯菌,采用VITEK2Compact微生物分析仪对细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K-B法作为补充。结果 2016-2017年临床送检的各类标本共检出肺炎克雷伯菌758株,其中痰液检出370株(48.8%),尿液172株(22.7%),血液102株(13.5%),其他各类114株(15.0%);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阳性菌株284株(37.5%)。与血液标本分离菌株耐药率比较,痰液和尿液的肺炎克雷伯菌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血液高;其中痰液标本的分离菌株对哌拉西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曲松、头孢吡肟、头孢西丁、氨曲南、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液标本分离菌株对头孢曲松、头孢吡肟、头孢西丁、氨曲南、亚胺培南、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按照不同标本类型进行药敏试验,可以更准确反映菌株的耐药性状况,更好地指导临床抗菌药物的选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用酶法和苦味酸法两种不同的方法测定血清肌酐,进一步了解两种不同方法在不同肌酐浓度和不同干扰物存在时结果的差异。方法分别用酶法和苦味酸法测定308例血清标本的肌酐水平。结果两种测定方法在肌酐各个水平段相关性良好,但苦味酸法在低值组明显高于对应的酶法测定组;在中、高值组,两法测定值无显著差异。结论Jaffe方法测定肌酐的主要缺点是特异性差,反应受许多非特异性“色源”物质(如丙酮酸钠等)的干扰,其误差可达到20%。以肌氨酸氧化酶偶联的肌酐测定方法,其特点是专一性强、准确度高,酶法从方法学上克服了肌酐测定中干扰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文针对湘潭制槟榔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关系进行研究.方法我们首先随机将105例无临床症状的人群分成食槟榔组55例,不食者50例,做血清抗Hp-IgG检查;男外,在内镜室对1814例有消化道症状的城乡人群随机分成嚼湘潭制槟榔观察组956例和不嚼者的对照组858例.然后,通过内镜对每位患者进行镜下胃窦部取2~3块标本做尿素酶检测,并进行实验室体Hp抑菌试验.结果血清学调查,嚼槟榔组55例中,抗Hp-IgG阴性者43例(占78.18%)、阳性者12例(占21.82%),不嚼食50例抗Hp-IgG阴性者22例(占44%),阳性28例(占56%).另外,内镜调查,两组1814例中,观察组Hp阳性率26.46%,对照组71.95%(P<0.005).体外小剂量湘潭制槟榔对Hp有明显的杀灭作用.结论湘潭制槟榔对Hp有很强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CEA、AFP、CA-125、CA-199等肿瘤标志物对胃癌术后复发的诊断价值。【方法】观察了118例胃癌患者,皆行胃癌根治手术或姑息手术,其中追踪观察到46例患者术后胃癌复发或发生转移癌,25例未发生胃癌复发或转移癌。分别于术前、术后与复发(复诊)后联合检测CEA、AFP、CA-125、CA-199等肿瘤标志物,对比观察术前、术后与复发后CEA、AFP、CA-125、CA-199等肿瘤标志物的特点。【结果】术后各项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明显下降;复发病例各项肿瘤标志物水平则明显上升,甚至高于术前水平。转移癌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明显高于残胃癌。CA-199与CA-125联检阳性者76.8%确诊为胃癌复发或发生转移癌;CEA、CA-199与CA-125联检均为阳性者91.9%确诊为胃癌复发或发生转移癌;CEA、AFP、CA-199与CA-125四项联检均为阳性者95.5%确诊为胃癌复发或发生转移癌。【结论】CEA、AFP、CA-125、CA-199等联合检验对提高肿瘤标志物对胃癌术后的临床诊断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一种改良的网织红细胞染色液。方法对改良网织红细胞染色液进行显微镜镜下观察试验、染色时间试验、有效期试验、准确度试验和精密度试验。结果改良网织红细胞染色液染色后的标本在显微镜镜下具有不易褪色、沉渣少、视野清晰、背景明亮等特点,且改良网织红细胞染色液染色时间短(5min),有效期长(30个月),准确度与煌焦油蓝盐水染色液一致(P〉0.05),精密度好于煌焦油蓝盐水染色液。结论改良网织红细胞染色液是一种优秀的网织红细胞染色液,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动脉血气与常规生化电解质检测结果的差异,综合实验室周转时间(turn around time,TAT)比较两种方法检测电解质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某医院86名住院患者,同时抽取动脉血和静脉血,动脉血马上用丹麦雷度ABL80血气分析仪检测电解质,静脉血离心分离出血清后用雅培C8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电解质。收集两种标本在实验室从接受到发出报告的时间(TAT)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血气分析仪检测的动脉全血K+浓度低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的静脉血清(P<0.01),两者相关性好,相关系数为r=0.889;Na+、Cl-、Ca2+离子浓度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全血的血气标本较静脉血清的生化标本在实验室的TAT时间明显减少(P<0.01)。结论血气分析仪检测的动脉全血K+浓度低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的静脉血清,两者相关性很好。血气分析仪动脉全血标本较静脉血清的生化标本在实验室的TAT时间明显减少,血气分析中电解质结果有利于急诊或是危重情况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7.
刘志贤  李剑鸿  李星  袁雯 《医学综述》2012,(18):3077-3079
目的了解乳腺癌患者放疗导致骨髓造血功能抑制和恢复过程中白细胞(WBC)、血小板(PLT)、网织红细胞百分率(RET%)、高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百分率(HFR%)、中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百分率(MFR%)的动态变化情况。方法选择乳腺癌患者68例为放疗组,选择健康体检者36例为对照组,采用Sysmex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XT-2000i检测放疗前和放疗后第7、14、21、28、35、42天外周血WBC、PLT、RET%、HFR%、MFR%,对照组与放疗前比较及放疗组放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放疗前组网织红细胞参数与正常对照组的RET%和HFR%比较,与放疗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组放疗前后组网织红细胞参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7天,WBC、RET%、HFR%和MFR%已开始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4、21、28天,WBC、PLT、RET%、HFR%和MFR%持续下降,显著低于放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5天,WBC和PLT持续低于放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42天,WBC和PLT恢复到正常水平,低于放疗前水平,HFR%和MFR%持续增高,显著高于放疗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WBC、PLT、RET%、HFR%和MFR%5项参数可作为评价乳腺癌患者放疗后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和开始恢复的敏感指标,帮助临床医师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不失时机地给予各种支持疗法及化疗时机的选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李剑鸿  马健平 《中外医疗》2011,30(10):14-15
目的研究HPV-DNA分型检测联合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对宫颈癌筛查的意义及临床价值。方法将于我院就诊的564例妇女同时行TCT、PCR荧光检测HPV-DNA和宫颈活检组织学检查,采用膜杂交法检测23个HPV基因型别(低危型:HPV6、11、42、43、45和高危型:HPV16、18、31、33、35、39、45、51、52、53、56、58、59、66、68、73、83、MM4)和液基细胞学(TCT)作为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的筛查。比较TCT对宫颈细胞异常的检出率以及TCT检测联合PCR荧光检测HPV-DNA对HPV感染的检出率,以病理学诊断为标准。结果 PCR荧光法检测HPV-DNA总检出率为21.0%,组织学阳性病例检出率70.9%,组织学阴性病例检出率4.5%,均显著高于TCT,呈极其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单一型HPV感染中,低危型占34%、高危型占60%、二型和二型以上混合感染占6%。结论 HPV基因分型检测是有价值的辅助诊断技术,与细胞学联合,是最佳的宫颈癌筛查的方案,能明显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早发现癌前病变。  相似文献   
9.
李剑鸿 《中国保健营养》2012,(22):4863-4864
目的研究降钙素原鉴别细菌感染的临床价值以及临床效果观察。方法我院收诊的1000例患者,根据诊断结果,分为实验组一和实验组二。实验组一为细菌感染的患者,共500例;实验组二为非细菌感染的患者,共500例,对照组人群为我院门诊体检健康人群,共200人。比较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人群的血清降钙素原的表达水平,白细胞计数以及C反应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实验组一与对照组的白细胞计数WBC对比、血清降钙素原表达水平对比、C反应蛋白表达水平对比,实验组二与实验组一的白细胞计数WBC对比、血清降钙素原表达水平对比、C反应蛋白表达水平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实验组一与实验组二的白细胞计数WBC对比、血清降钙素原表达水平对比、C反应蛋白表达水平对比,没有显著性差异。ROC的曲线面积为血清降钙素原表达水平>C反应蛋白表达水平>白细胞计数,血清降钙素原为0.92,C反应蛋白为0.68,白细胞计数为0.58。血清降钙素原比C反应蛋白表达水平和白细胞计数有更好的诊断准确性。结论血清降钙素原对细菌感染的鉴别诊断有最佳的特异性和灵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白细胞介素-8(IL-8)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的相关性以及其与代谢控制的相关性。方法按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水平将140例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控制良好组(n=60)和控制不良组(n=80)。结果控制良好组患者的血清IL-8和全血HbA1c水平明显低于控制不良组,而IGF-1水平明显增高(均P<0.01)。1型糖尿病患者血清IL-8水平与HbA1c呈显著正相关,血清IGF-1水平与HbA1c呈显著负相关,1型糖尿病患者血清IL-8水平与IGF-1呈显著负相关(均P<0.05)。结论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血清IL-8增高与IGF-1降低与血糖控制程度密切相关,监测两者的浓度有助于判定代谢控制水平,并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