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5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收集了全市各肠道门诊腹泻病人大便中检出的204株不凝集霍乱弧菌(NAG),从中选出部分菌株免疫家兔制成抗血清,经筛选及交叉试验分出7个血清型,暂定为NAG01~07(简称01~07),分型率达86.3%。其中02型103株(50.1%)、01型45株(22.1%)、03型9株(4.4%)、04型7株(3.4%)、05型2株(1.0%)、06型8株(4.0%)、07型2株(1.0%)、未定型28株(13.7%),可见,02、01两型为本地的优势菌型。在时间分布上,自4月份就可检出NAG各菌型,7、8、9、10四个月所  相似文献   
2.
细菌性感染性腹泻由多种致病菌引起。近年来,空肠弯曲菌、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小肠结肠炎耶氏菌及弧菌科某些菌属可致人肠炎,已被公认和重视。本研究对弧菌科致肠炎的菌属进行了实验室调查。对222例肠炎病人进行大便培养,检出了47株致病性弧菌(21.2%)。其中亲水气单胞菌23株(10.4%),类志贺邻单胞菌10株(4.5%),不凝集霍乱弧菌(N-  相似文献   
3.
4.
肠道致病菌的快速检定为海关检疫、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断与治疗、食品卫生质量评价等及时提供科学依据。这对于提高工作效率,保护人体健康均有一定价值。肠道致病菌的检定,主要依靠被检定菌株特有的生物学及生物化学特点和规律,确定它们的科、族、属、种。再用血  相似文献   
5.
404株不凝集弧菌的血清学分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来自人群的不凝集弧菌(NAG),约有30%菌株具有产生肠毒素的能力,引起人的水样腹泻。因此,已被各国学者所重视。对于NAG血清学分型国际上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标准。据悉国外已有Harry L、Smith、JR及Sakayaki.R等血清学分型报告,国内尚未见报导,本文报告了404株不凝集弧菌的血清学分型结果。  相似文献   
6.
肠道致病菌的快速检验,对于临床治疗、流行病学研究和食品卫生质量的评价都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密切配合临床治疗的需要作好传染病的管理,应及时控制病情扩散;将染有病菌的食品在最短的时间内给于检出,防止进入市场,确保人民的健康。致病菌的检验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检验速度要快,二是检验结果要准确无误。遵照毛主席的教导:“用自然科学来了解自然,克服自然和改造自然,从自然里得到自由。”肠道致病菌和肠道非致病菌都具有共同的生物特性,如要求的生长环境一致,对营养要求都比较简单。但是,生物之间还具有不同的个性,基于这些个性差异就给它们分成不同的族、属、群、种等。按传统的检验方法,一般需要15天以上的时间,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因此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对肠道致病菌的检验进行了如下的改进。  相似文献   
7.
肠道传染病病原菌的快速检定,在流行病学、临床医学、卫生学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我们根据肠杆菌科各属的生物化学特性,设制出5支生化鉴别管,用国家标准菌株与从不同标本中分离出来的待检菌株,分别种在鉴别管内进行检定,并结合血清学的方法加以鉴别,效果较好,可达快速检定之目的。 (一)菌株来源国家标准沙门氏菌6支,分别为甲型  相似文献   
8.
熟肉制品销售中气单胞菌污染的调查安徽省马鞍山市卫生防疫站(243011)翟光富,盛淑英,朱焕成气单胞菌是革蓝氏阴性机会致病菌,广泛地存在于水和水生动物中。近年陆续报道了由本菌引发的食物中毒。为进一步了解气单胞菌在熟肉制品中的污染状况,我们对101户市...  相似文献   
9.
国内发现的二株麦奇尼科夫氏弧菌(Vibrio metschnikovii)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在1985年从马鞍山市二名腹泻患者粪便分离的二株麦奇尼科夫氏弧菌的生物学性状。其主要特征为在TCBS培养基上呈黄色菌落,氧化酶、硝酸盐、赖氨酸和鸟氨酸脱羧酶均为阴性,VP反应,精氨酸水解酶、蔗糖阳性,其中一株能致乳兔腹泻。  相似文献   
10.
从国内健康人、腹泻患者和动物粪便分离的类志贺邻单胞菌中发现与O1~50不同的五个新O抗原,暂定为Oy51~55。这些O抗原在未定型菌株中的检出率为9.7%。其中Oy54与鲍年志贺氏菌2型存在ab-ac的抗原关系,这在类志贺邻单胞菌与志贺氏菌的抗原关系上尚属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