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营养支持在重症心脏瓣膜病外科治疗中的作用。方法2000年5月-2005年5月对182例重症心脏瓣膜病行瓣膜置换术,围术期采用营养支持疗法。其中单瓣病变74例,二尖瓣合并主动脉瓣病变108例。135例行三尖瓣成形术,37例行左房折叠术。结果 182例住院死亡5例,死亡率2.7%,术后并发低心排15例,死亡1例,随访151例,结论 科学的应用营养支持方案,可以明显地提高重症心脏瓣膜病外科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125例3岁以下婴幼儿法洛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TOF)患者手术方法;探讨手术时机、危险因素及围术期处理.方法 对125例TOF患者行根治术,其中单纯右心室流出道漏斗部狭窄37例,漏斗部及肺动脉瓣狭窄14例,主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狭窄74例.分别予以自体心包或带心包做瓣的自体心包扩大右室流出道和/或肺动脉;合并畸形作相应处理.结果 全组手术死亡5例,死亡率为4.0%.死亡原因严重低心排血量综合征3例,灌注肺1例,心包感染1例.术后肺部并发症9例,均经治疗后康复.结论 TOF根治术患者的年龄宜减少,术中操作要精细.手术成功的关键是有效预防和控制低心排及肺部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合并右房异常索条一例河南省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郑州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杨兴明,李新荣,朱汝军,胡峤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8岁。自幼发现"心脏杂音"。1991年11月11日,来我院就医。体检:胸骨左缘第3肋间闻及III级收缩期杂音。彩...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法乐氏四联症根治术后低心排的预防及治疗方法.方法 2003年1月至2006年5月共进行法乐氏四联症根治术468例.其中2月至2岁95例,3岁至12岁267例,13岁至28岁106例.肺动脉指数(Nakata指数)为(153.47±0.3)mm2/m2,左室容积指数(36.82±15.73)ml/m2,McGoon比值1.5±0.3.均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根治术.结果 术后发生低心排27例,低心排发生率为5.77%,死亡3例,低心排死亡率为11.11%.结论 法乐氏四联症根治术后低心排的防治重点在于重视术前处理及病情评估,术中心肌保护及右室流出道疏通,术后胶体容量补充及强心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分析189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的经验体会.方法 2002年3月-2006年12月共完成OPCAB 189例,占同期冠心病手术的78%.平均年龄(63.1±8.7)岁.其中左主干病变17例,单支血管病变11例,双支血管病变47例,三支血管病变131例.2例经左前外侧切口行单支病变旁路移植术,余187例均为正中切口,平均远端吻合口(3.1±0.7)支.结果 全组无住院死亡.平均呼吸机辅助时间6.2h,无围术期心肌梗死.二次开胸止血2例,胸骨愈合不良4例.结论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一种安全、可行、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双向格林术治疗肺血少型复杂先心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2002年1月-2005年5月我院在行双向格林术25例;年龄5个月-14岁,其中<1岁4例,1~3岁11例,3~14岁10例;体重5~33kg;7例建立上腔静脉--右房旁路,5例利用双上腔互为旁路,行双侧双向格林术,9例体外并行循环下行双向格林术,4例体外并行循环下行双侧双向格林术。结果全组无死亡。经皮SaO2由术前(73.1±4.21)%升至术后(90.8±1.6)%,术后第11±2天出院,随访2~28个月,所有患儿发育明显加快,活动明显改善。结论双向格林术方法相对简便,是治疗肺血少型复杂先心的安全有效术式。近期效果好,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7.
136例婴幼儿法洛四联症根治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婴幼儿法洛四联症的手术时机、手术方法及围术期处理的经验,以提高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至2006年6月期间,经手术治疗的136例婴幼儿法洛四联症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4例,女62例,年龄7个月~3岁,小于1岁19例,体重5.5~15.5kg,手术采用胸骨正中切口,83例应用深低温低流量,常规平衡+改良超滤。单纯右室流出道补片23例,跨肺动脉瓣环补片113例,其中左肺动脉加宽37例。结果全组手术死亡6例,病死率为4.4%。主要死亡原因是低心排3例,肺水肿1例,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纵隔感染1例,其他并发症有肺炎、肺不张、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心律失常等,均经治疗后痊愈。小残余分流7例。残余梗阻2例,压差〉30mmHg(1mmHg=0.133kPa)。随访3个月~2年,7例残余分流自行闭合,2例残余梗阻压差在30mmHg左右,无症状。结论婴幼儿法洛四联症的手术效果满意。围术期的正确处理和心脏畸形的彻底矫治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将成为法洛四联症根治的外科治疗趋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并发房颤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300例,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将300例患者分为AF组32例和非AF组268例。比较两组的性别、年龄、病史以及术前使用β受体阻滞剂、是否体外循环、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等,确定AF的可能危险因素。结果年龄≥65岁;术前合并高血压;左房内径≥40mm;体位循环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过长、未使用β受体阻滞剂均为CABG患者术后发生AF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针对上述危险因素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有利于术后疾病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2002年1月至2007年3月,我们共为16例大动脉转位(SDD型,D-TGA)病儿施行了心房内调转术,近、中期效果尚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全身细小动脉均存在动脉粥样硬化,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居多,有文献报道行冠脉搭桥术患者冠脉硬化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高达17%[1]。颈动脉粥样硬化严重(内径超过60%)需术中同期行颈动脉内膜剥脱[2],对于轻微病变的术中可不予处理,但术后易出现颈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