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左氧氟沙星治疗耐药肺结核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及评估左氧氟沙星联合其他抗痨方案在耐药肺结核(MDR-PTB)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2004年01月~2008年12月例MDR-PTB病人随机分配至含左氧治疗组及不使用左氧对照组。治疗组方案为左氧为主联合力克肺疾、丙硫异烟胺、吡嗪酰胺、丁胺卡那,对照组用力克肺疾、丙硫异烟胺、吡嗪酰胺、丁胺卡那、乙胺丁醇,疗程为18个月。结果 86例病人完成疗程。治疗组46例,痰菌阴转42例(91%);对照组40例,痰菌阴转21例﹙52%);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病灶吸收及空洞闭合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左氧氟沙星具有较强抗结核效果,含左氧氟沙星方案治疗MDR-TB,有助于痰菌转阴和病变吸收好转,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在哮喘病例中的预测意义,探讨哮喘患者CRP水平变化,分析其与肺功能(1s呼气量)、哮喘控制测试(Asthma Control Test)评分的关系.方法 测定184例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CRP水平变化,同时检测肺功能(1s呼气量)以及ACT评分.184例患者的健康亲属为对照组,并且患者中再予以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组内对照.结果 支气管哮喘患者CRP水平在急性发作期、临床缓解期、慢性持续期与健康家属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F=61.47,P<0.001;F=24.46,P=0.0258;F=20.08,P=0.0375),急性发作期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1.47,P<0.01).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临床缓解期、慢性持续期各组间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36,P=0.0363).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CRP水平与1s呼气量(FEV1)百分数预计值(r=-0.817,P=0.0408),FEVl/用力肺活量(FVC) (r=0.724,P=-0.0396)均呈显著负相关,与ACT评分(r=0.918,P=0.0138)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支气管哮喘患者CRP水平与肺功能、ACT评分有统计学相关,哮喘患者CRP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检测CRP有助于预测及评估哮喘控制.  相似文献   
3.
4.
氟喹诺酮类药治疗耐药肺结核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及正确评估氟喹诺酮类联合一线抗痨方案在治疗耐药结核病(MDR~PTB)的效果。方法将2003年6月~2007年6月200例MDR—PTB病人随机分为含氟喹诺酮类药治疗组Ⅰ组及不使用氟喹诺酮类药对照组Ⅱ组,疗程为18个月。结果Ⅰ组病人100例92例完成疗程,痰菌阴转86例(93%),Ⅱ组100例96例完成疗程,痰菌阴转49例(52%),痰菌阴转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病灶吸收及空洞闭合Ⅰ组病人均优于Ⅱ组。结论合氟喹诺酮类药抗痨方案治疗MDR—PTB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噬菌体生物扩增技术(PhaB)在结核分枝杆菌(MTB)耐药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PhaB法同时测定233株结核分枝杆菌分离株对异烟肼(INH)、链霉素(SM)、利福平(RFP)及左旋氧氟沙星(LEV)的耐药性,并用改良罗氏培养法(LJ)做对照,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PhaB法检测INH、SM、RFP、LEV的药敏结果与改良罗氏培养法药敏结果相比符合率分别为97.4%、96.6%、95.3%、96.9%。同时检出耐多药菌株26株,占11.1%。结论PhaB法能快速进行结核分枝杆菌的药敏检测并与金标法LJ符合率高,可作为基层结防单位MTB耐药性的快速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噬菌体生物扩增技术(PhaB)在结核分枝杆菌(MTB)耐药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PhaB法同时测定233株结核分枝杆菌分离株对异烟肼(INH)、链霉素(SM)、利福平(RFP)及左旋氧氟沙星(LEV)的耐药性,并用改良罗氏培养法(LJ)做对照,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PhaB法检测INH、SM、RFP、LEV的药敏结果与改良罗氏培养法药敏结果相比符合率分别为97.4%、96.6%、95.3%、96.9%。同时检出耐多药菌株26株,占11.1%。结论PhaB法能快速进行结核分枝杆菌的药敏检测并与金标法U符合率高,可作为基层结防单位MTB耐药性的快速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脑垂体后叶素联合消心痛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2006年6月1日~2008年5月31日大咯血的240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130例及对照组110例。治疗组采用脑垂体后叶素12U加5%葡萄糖250ml每12h一次,消心痛10mg2次/d。对照组病人采用脑垂体后叶素12U加5%葡萄糖250ml每12h一次,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脑垂体后叶素联合消心痛治疗肺结核大咯血总有效率为97.6%,对照组单独用脑垂体后叶素治疗肺结核大咯血总有效率为67.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血压影响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能引起血压升高的副作用(P〈0.05);治疗组出现头晕、胸闷、心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出汗、面色苍白等不良反应比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垂体后叶素联合消心痛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的效果比单独用脑垂体后叶素治疗肺结核大咯血效果明显,且能减少垂体后叶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OS)水平的影响。方法应用过氧化酶法测定3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治疗组)和20例健康者(对照组)的外周血EOS数量,同时用EHSA测定两组患者血清中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水平,分析两组间EOS数量和Eotaxin水平的相关陛。结果治疗组治疗前患者的外周血EOS数量(0.98±0.20)×10^9/L和治疗前血清Eotaxin水平(322.520±91.376)pg/ml明显高于治疗后及对照组(JP〈0.05),治疗3月后外周血EOS数量(0.25±0.11)×10^9/L和血清Eotaxin水平(126.367±48.536)pg/m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前外周血EOS数量与治疗前血清Eotaxin水平呈正相关(r=0.594,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能降低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mEOS数量.从而控制EOS的炎疖反廊。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对结核病发病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05年或之前在广东省肇庆市结核病防治所门诊确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年龄为40岁或以上患者1158人;从肇庆市40岁或以上人口中随机抽取1158人,作为对照组(与病例组分别作性别、年龄配对);随访时间5年,于2010年结束;采用Cox多元回归分析;分别对两组出生年龄、性别、户口及是否迁徙、收入经济状态、以及以往是否有结核相关风险疾病作分层分析。结果COPD病例组比正常对照组获得活动性结核病(ActiveTuberculosis)的相关危险率(HR)上升3倍,(HR3.0;P〈0.05;95%置信区间2.4~4.0),其中主要是肺结核。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比一般人发生活动性结核病的危险性增加。慢性阻塞性肺病与活动性结核病发病率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母牛分枝杆菌(M.vaccae)菌苗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简称TEP)化疗疗程及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TEP50例配对随机分为M.vaccae菌苗治疗组和激素对照组。观察在全身化疗的基础上菌苗治疗后的疗效。结果:经辅助治疗后化疗疗程缩短,随访二年无复发,近期疗效无复发,远期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M.vaccae菌苗辅助治疗TEP具有很大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