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活动平板运动试验诱发ST段抬高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探讨活动平板运动试验诱发ST段抬高的临床意义 ,分析了 9例无心肌梗死 (简称心梗 )而运动诱发ST段抬高的静息心电图、运动试验及冠状动脉 (简称冠脉 )造影检查结果。结果 :5 0 5 5例行平板运动试验者中 ,有 11例未患心肌梗死而运动诱发心绞痛伴ST段抬高 ,发生率 0 .2 2 %。其中 ,8例患者作了进一步检查 ,冠脉造影显示均有程度不等的血管病变 ,缺血相关血管的狭窄达到 5 0 %~ 10 0 %。ST段抬高导联与缺血相关血管有良好对应关系。另有 1例患者于运动试验 1周后死于心脏性猝死。结论 :无心梗患者运动诱发心电图ST段抬高是冠脉痉挛或冠脉严重狭窄所致心肌局部缺血的标志。  相似文献   
2.
老年男性心电图Cornell电压标准及其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老年男性心电图Comell电压标准及其诊断老年男性左室肥厚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医院自1990年来进行尸体解剖的老年男性患者资料,排除心电图ORS波时限≥0.12 s及起搏心电图的患者.测量死亡前3个月内标准12导联心电图QRS波振幅,分析老年男性Comell、Sokolow-Lyon电压值与左室前壁厚度的相关性.计算老年男性无器质性心脏病组Comell电压值的均数及其97.5%的上限值,分析老年男性心电图Comell电压标准诊断老年男性左室肥厚的敏感性、准确性.结果 老年男性心电图Comell、Sokolow-Lyon电压值与左室前壁厚度相关.老年男性无器质性心脏病组心电图Sv3+RaVL平均值为(1.32±0.79)mV,以其97.5%的上限值2.9 mV为Comell标准诊断老年男性左室肥厚的敏感性、准确性分别为34.3%、77.5%,高于Sokolow-Lyon标准.结论 心电图Comell电压标准诊断中国老年男性左室肥厚的界值可采用2.9 mV,其诊断老年男性左室肥厚的敏感性、准确性高于Sokolow-Lyon标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电图R波递增不良(pRwP)在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MI)中的发生率及与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前壁心肌放射性缺损节段数和分布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06年北京医院核医学科连续进行三磷酸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断层显像检查诊断前壁心肌梗死病例的心电图,应用常规心电图R波递增不良的诊断标准对药物负荷检查前卧位标准12导联心电图进行分析诊断,将陈旧性前壁心梗不同心电图表现同药物负荷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前壁心肌放射性缺损节段数和分布进行比较。结果心肌灌注断层显像检出前壁心梗106例,90例符合入选标准,前壁Q波心肌梗死26例,前壁非Q波心肌梗死64例,前壁非Q波心肌梗死患者R波递增不良发生率为20.3%~42.2%,前壁Q波心肌梗死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前壁心肌放射性缺损节段数显著多于非Q波心肌梗死,R波递增不良前壁非Q波心肌梗死前壁心肌放射性缺损节段数多于R波递增不良阴性前壁非Q波心肌梗死。前壁心肌核素放射性缺损节段分布:R波递增不良前壁非Q波心肌梗死中部前壁、前间壁显著多于R波递增不良阴性前壁非Q波心肌梗死,而R波递增不良阴性前壁非Q波心肌梗死基底部前侧壁显著多于R波递增不良前壁非Q波心肌梗死(Zema标准)。结论陈旧性前壁心梗R波递增不良非常常见,不同心电图表现同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前壁心肌放射性缺损节段数和分布相关。  相似文献   
4.
亚极量平板运动试验基础心率对运动时间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亚极量平板运动试验以患者该年龄极量心率的 85 %为目标心率 ,但在临床实践中发现 ,同一年龄组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 ,其在运动前的心率 (基础心率 )相差甚远 ,对运动时间及运动结果可能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基础心率对运动试验时间及运动结果的影响。研究对象 1193例 ,男 85 2例、女 34 1例 ,年龄 46 .0± 9.8(18~ 73)岁。所有患者均因胸闷、胸痛等怀疑冠心病而行平板运动试验。运动试验前测量身高、体重 ,并计算体重指数 (BMI) ,BMI =体重(kg) /身高2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均排除在本研究之外 :①有急性心肌梗死或陈旧性…  相似文献   
5.
动态心电图可用于检测日常活动中短暂的心肌缺血引起的ST段变化,弥补常规心电图只能记录静息状态的心电波形而难以发现突发的、短暂的心肌缺血,提高了心肌缺血的检出率.临床上心肌缺血表现为ST段降低较多见,ST段抬高少见.  相似文献   
6.
老年人24小时动态血压正常参考值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老年人在人口构成中的比例和绝对数增加,发达国家和我国部分城市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高血压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老年高血压患病率达到22.4%~71.0%。高血压已成为影响老年人健康长寿和生活质量的重要疾病。对老年人医生常凭几次诊室偶测血压作为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依据,一方面,从诊断上讲,这可能将很多单纯白大衣高血压作为慢性高血压而长期予以不恰当的治疗;另一方面,如果我们仅凭几次诊室偶测血压作为高血压降压治疗的依据,很难保证24h平稳降压,从而使患者得不到恰当(过度或不足)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平板运动试验心率恢复环在冠心病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平板运动试验心率恢复环 ( HRRL)在冠心病 ( CAD)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分析 88例受检者之 HRRL 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关系 ,计算 HRRL 诊断 CAD的敏感性及特异性 ,并与常用的 ST段标准进行比较。结果 :平板运动试验 ST段标准 ,HRRL标准诊断 CAD的敏感性分别为 6 0 .5 %和 83.7% ;特异性分别为82 .2 %和 73.3%。 HRRL标准和 ST段标准之 Kappa值为 0 .5 1。结论 :与常用的 ST段标准进行比较 ,HRRL在CAD诊断中敏感性较高 ,特异性较低  相似文献   
8.
心电图R波递增不良诊断前壁心肌梗死75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心电图R波递增不良(PRWP)诊断前壁心肌梗死(MI)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06年本院核医学科连续进行的三磷酸腺苷(ATP)负荷心肌核素灌注断层显像(MPI)检查病例的心电图,排除前壁Q波MI或前壁导联异常q波、束支阻滞、预激综合征、心室肥厚、心房颤动、心室起搏心电图、MPI图像质量差的病例及MPI诊断为基底部下壁MI的病例,应用心电图PRWP的常规诊断标准Marquette、Zema、Warner和Depace以及10种新的诊断标准对药物负荷MPI检查前卧位标准12导联心电图进行分析,将多个标准诊断的心电图PRWP同药物负荷MPI前壁MI检出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符合入选标准的病例756例,常规标准心电图PRWP的检出率为2.0%~18.0%,MPI检出前壁MI43例中,常规标准心电图PRWP检出率为14.0%~48.8%,常规标准心电图PRWP病例中前壁MI检出率为15.4%~40.0%。常规及新诊断标准中的A、B、C、D、E、H、I、J标准诊断的心电图PRWP阳性组前壁MI检出率显著高于心电图PRWP阴性组,但上述标准的正确诊断指数(Youden指数)为0.11~0.51。结论心电图PRWP诊断前壁MI价值有限。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完全性左束支阻滞(CLBBB)病例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81例完全性左束支阻滞患者的病因、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结果60岁以上男性43例,占53%。病因以冠心病、高血压、心功能不全多见。本组冠脉造影的28例完全性左束支阻滞患者中确诊为冠心病者16例,占57.14%。超声心动图结果:55%患者心房、心室增大或心房心室同时增大。左室射血分数(LVEF)<50%者22例,占33.8%。动态心电图检查可见左束支阻滞常合并各种类型心律失常。结论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常发生在老年男性患者,常见于器质性心脏病,尤其是冠心病、高血压、扩张型心肌病。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可导致不良的心脏血流动力学效应,导致左心室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心电图诊断老年男性左心室肥厚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0年进行尸体解剖的老年男性患者资料,排除心电图QRS波时限≥10.12 s及起搏心电图的患者,测量死亡前3个月内标准12导联心电图QRS波振幅,分析老年男性不同年龄组心电图QRS波振幅与左心室前壁厚度的相关性.结果 心电图V5、V6、I、aVL导联R波幅度[分别为(1.1±0.7)mV、(0.9±0.6)mV、(0.4±0.3)mV和(0.3±0.3)mV]及心电图左胸导联(V5或V6)R波幅度与右胸导联(V1)S波幅度之和[(1.9±1.2)mV)与左心室前壁厚度[(13.6±5.4)mm]具有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22、0.14、0.22、0.23、0.23;P均<0.05).心电图左胸导联(V5或V6)R波幅度与右胸导联(V1)S波幅度之和与左心室前壁厚度的相关性60~79岁组最强(相关系数为0.48,P<0.01),80~89岁组二者相关性减弱(相关系数为0.23,P<0.05),而90~101岁组二者无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03,P>0.05).结论 心电图左心室肥厚诊断标准在90岁以下老年男性中具有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