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颅底卵圆孔、棘孔和破裂孔是X线照片观察颅骨肿瘤转移,特别是鼻咽癌转移的重要骨性标志。X线检查方法最为简便。作者对200具正常干颅骨的听眶位和听眦位颅底片作了三孔形状、位置、大小和清晰度的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其X线表现的因素很多。作者讨论了这些因素,认为听眦位显示卵圆孔最清晰,而破裂孔的解剖外口极不规则,听眶位能很好显示内口,后者作为观察标志是适宜的。此外,作者认为不能仅仅以大小的轻微改变(不大于0.5mm)作为癌肿破坏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用心电图的常规电压标准诊断左心室肥厚因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不敏感也不特异。心脏病学家始终在为提高心电图诊断左心室肥厚的敏感性不懈努力 ,但截止目前 ,这些尝试使心电图诊断左心室肥厚准确性的提高依然十分有限。根据心电发生的基本原理提出假设 ,期望与常规指标不同的新途径 (胸前导联最大QRS电压 )能成为心电图诊断左心室肥厚的较好指标 ,并设想体重 /身高比值可近似地代替左心室到胸壁距离的平方而用以校正胸前导联QRS电压。由于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重要性以及心电图诊断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低敏感性特点 ,选择高血压患者为研究…  相似文献   
3.
dBASEⅢ是数据管理的重要手段。本文结合启东肝癌病因学的随访调查资料实例,探讨资料预处理的一般要求和 dBASE(?)管理资料的步骤和使用经验。  相似文献   
4.
本文应用启东县2707例肝病(急、慢性肝炎、肝硬化)高危人群的第五次随访资料,用Mantel-Heanszel 法和Poisson 回归模型分析了饮水与肝癌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肝病高危人群中,仅男性饮宅沟水的肝癌发病密度较对照组高。提示对肝病高危人群水的作用并不强烈。  相似文献   
5.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病,本组病人极大部分属普通型偏头痛,病人长期反复发作偏头痛的典型症状,间歇期正常,体检阴性,除外其他原因引起的头痛。关于个性特征与本病关系的研究甚少,国内尚未见报道。我们采用艾森克成人人格问卷(EPQ)对病人进行调查,试图对本病与个性  相似文献   
6.
7.
为探讨心电图诊断左心室肥厚(LVH)的效能,根据时76例高血压患者进行标准12导联心电图险查获取的数据,用多元逐步回归法,建立了推测超声心动图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的心电图模型。超声心动图检查和心电图估测LVMI的相关性为R2=0.49.将LVH作为二分类的因变量,同时建立了区分LVH的Logistic回归模型.该模型选胸导联最大QRS电压(Vmax)和RaVL为指标,结果为中等度的敏感性(50.8%)和特异性(93.2%)。该方法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在临床医学研究中,应用Cox回归模型(亦称比例危险模型)分析患者的生存期、缓解期、疾病的潜伏期等“时间—反应”类型资料,能克服传统的多元回归无法处理的“失访”或分析时仍生存的不完全生存时间的数据(又称截尾数据),能作出各个因素对生存影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肝癌周期性筛检资料,确定筛检间隔。方法:嵌套病例对照研究。结果:经一次AFP阴性筛检,OR值下降为基准的10%左右;连续两次阴性和连续三次阴性其OR值相差不大;一次阴性筛检后,其OR值迅速下降,随着时间推移,其保护效应逐渐减少,1.5a左右保护效益基本消失。结论:建议筛检间隔以1a为宜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寻找心电图(ECG)诊断左心室肥厚(LVH)的较好电压标准。方法:以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ECG诊断LVH的各种电压与超声心动图左心室心肌重量(LVM)及左心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一项新的电压指标,即胸导联最大QRS电压(简称Vmax)与超声心动图LVMI相关最为密切(r=0.545,P<0.001)。结论:Vmax有希望成为ECG诊断LVH的有效实用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