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十一酸睾酮对雄性家兔髂动脉内膜损伤后的修复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十一酸睾酮对雄兔髂动脉内膜损伤后的修复作用。方法成熟雄性日本大耳白兔25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5只:假手术组(不切除睾丸和附睾)、模型组、小剂量组(手术后补充睾酮3mg/kg)、中剂量组(手术后补充睾酮6mg/kg)和大剂量组(手术后补充睾酮12mg/kg),后4组均切除双侧睾丸和附睾。所有动物手术后第14d行右侧髂动脉内皮剥脱术。手术后第7、14和第21d肌肉注射十一酸睾酮,假手术组和模型组肌注生理盐水。于不同时间测定血清总睾酮。第28d处死动物,取损伤血管段,应用扫描电镜和HE染色观察髂动脉内膜的修复情况。结果光镜下观察发现,模型组、小剂量组和中剂量组动脉内膜增生严重,大剂量组内膜增厚程度明显减低,接近假手术组。模型组、小剂量组和中剂量组的髂动脉内膜/中膜面积比值分别是1.25±0.10、0.90±0.10和0.74±0.11,明显高于假手术组(0.22±0.05;P<0.01)。大剂量组的髂动脉内膜/中膜面积比值为0.26±0.07,接近于假手术组(P>0.05)。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假手术组动物髂动脉内皮光滑,整齐连续,模型组几乎未见到有内皮细胞再生,小剂量组内皮有散在覆盖,中剂量组片状覆盖,大剂量组内皮细胞修复明显,排列趋于正常,偶有缺失。在手术后第28d大剂量组血清总睾酮水平接近假手术组,其它组在不同时间点均低于假手术组。结论生理水平的睾酮具有保护雄性家兔血管内皮,抑制动脉损伤后内膜增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乔小芝  杨云梅  徐哲荣  俞玲娣 《浙江医学》2007,29(3):217-218,221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ype2 Diabetes Mellitus,T2DM)、T2DM合并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的变化,探讨抵抗素在上述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T2DM患者40例,T2DM合并CAD患者38例,健康体检者34例,清晨空腹抽血,分离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抵抗素含量。结果T2DM合并CAD组血清抵抗素含量([7.02±4.86)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2.52±1.88)ng/ml],P=0.0001;T2DM组血清抵抗素含量[(4.96±3.03)ng/ml]高于对照组[(2.52±1.88)ng/ml],P=0.04。T2DM合并CAD组血清抵抗素比单纯T2DM组高(P=0.011)。结论T2DM、T2DM合并CAD患者血清抵抗素明显增高,提示血清抵抗素与T2DM、T2DM合并CAD等具有代谢综合征表现的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推测抵抗素可能参与了胰岛素抵抗及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初发2型糖尿病强化治疗与常规治疗的血糖和血脂及血压控制情况.方法:160例初发糖尿病患者按照入组时间顺序分成2组(先收集常规治疗组80例,再收集强化治疗组80例),治疗前检测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C(LDL-C)和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AST).常规治疗组予门诊常规治疗,强化治疗组定期检测血压和血糖及血脂,对未达标患者调整治疗方案,直至血压和血糖及血脂达到治疗标准.6个月后再次检测相关指标,比较2组各观察指标的差异.结果:6个月时强化治疗组TC和LDL-C,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均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2型糖尿病强化干预治疗在控制血糖的同时能使血脂得到进一步控制.  相似文献   
4.
老年男性动脉粥样硬化与雄激素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动脉粥样硬化(AS)时雄激素水平的变化,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双侧颈动脉和双侧下肢动脉,明显动脉硬化伴多发粥样斑块甚至全程粥样斑块形成者为病例组,提示血管未见明显异常、血流通畅者为对照组.放射免疫法测定总睾酮(TT)、游离睾酮(FT)、雌二醇(E2),比色法测定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比较两组各因子水平的差异,组内分析FT与各因子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FT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TT、E2两组无明显差异,并且与FT无相关性.对照组HDL-C显著比病例组高,P<0.01,病例组TC、TG显著比对照组高,P<0.05,而LDL-C无显著差异.对照组HDL-C、LDL-C与FT分别呈正相关和负相关,病例组TC和TG均与FT呈负相关.病例组VEGF较对照组明显高,P<0.05,且VEGF与两组FT均呈负相关.病例组TNF-α、IL-6均比对照组高,P<0.05,并且与FT负相关,对照组sICAM-1水平明显低于病例组,P<0.01.结论:正常水平雄激素(主要是FT)对老年男性AS有保护作用,低FT水平同时伴有脂质代谢絮乱和炎症反应等危险因素,低FT水平很可能也是老年男性AS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与血管活性物质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压波动与血管活性物质之间的关系。方法35例老年EH患者,血压正常时和血压波动时各抽取静脉血一次,放射免疫法检测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内皮素(ET)、血管紧张素Ⅱ(AngII)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同时检测33例健康老年人群各因子水平,比较EH患者血压波动前后各因子水平的差异和血压正常范围时两组人群各因子水平差异,分析不同状态下血压和各因子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老年EH患者血压波动时ET、AngII、E和NE的含量明显升高。CGRP的含量明显下降;两组人群在血压正常范围时各因子水平差异无显著性。相关性分析显示:老年EH患者血压波动时收缩压与ET、AngII和E呈正相关(r=0.304,0.337,0.587,P=0.031,0.019,0.036),与CGRP呈负相关(r=-0.416,P=0.028);舒张压与AngII和E呈正相关(r=0.357,0.333;P=0.039.0.028);血压波动时ET与AngII和E呈正相关(r=0.361,0.315;P= 0.041,0.029)。结论老年EH患者血压波动时各血管活性物质含量变化显著,其中以缩血管物质升高为主,血管活性物质在血压升高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6.
老年男性体内雄激素、炎症因子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体内雄激素、炎症因子水平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06年我院心内科行冠状动脉造影术老年男性住院患者80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明确诊断为冠心病的病例共50例,作为病例组;同时参照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又将病例组分为置人支架组30例,未置人支架组20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排除冠心病的30例,作为对照组。每位患者均于术前抽取股动脉血3ml,用散射比浊法及酶联免疫法测定其炎症因子(CRP、TNF-α、IL-6、IL-8、IL-18)水平,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总睾酮(total testosterone,TT)、性激素结合蛋白(sex hormone binding globulin,SHBG),根据Vermeulen公式计算出游离睾酮(free testosterone,FT),通过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TT、FT、炎症因子的差异,探讨分析TT、FT及细胞炎症因子与冠心病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结果病例组的TT水平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病例组的F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冠状动脉病变较为严重的置人支架组的FT水平明显低于未置人支架组(P〈O.05),同时,病例组病人的炎症因子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冠状动脉病变较为严重的置人支架组的炎症因子水平明显高于未置人支架组(P〈0.05)。结论: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体内雄激素水平降低,特别是游离睾酮的降低和炎症因子升高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可能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7.
人抵抗素基因全长的体外拼接及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合成的寡核苷酸片段,在体外拼接人抵抗素(Resistin,Retn)基因的全长,并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方法:根据已知抵抗素基因(GenBank:AF323081),设计并合成10条寡核苷酸片段,采用降落PCR方法进行拼接,获得预期大小的PCR产物后将其克隆入pSecTag2B载体进行测序确认。结果:降落PCR法扩增的特异条带与目的基因的大小一致。克隆载体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已知序列完全符合。结论:降落PCR成功地拼接和扩增了人抵抗素全长基因,并构建了含有该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睾酮对损伤后血管内膜增生的抑制作用及对血脂的影响。方法:25只雄性白兔随机分为5组,第1组为对照组行假去势术,第2~5组为去势组。去势术后1周开始给第3~5组分别按3mg/kg、6mg/kg、12mg/kg肌注睾酮。第2组未肌注睾酮。去势术后2周各组行右髂动脉内膜剥脱术。内膜剥脱术后2周采血测睾酮及血脂水平,并截取右髂动脉进行图像分析。结果:5组间同时间点(脱内皮术前及脱内皮术后2周)相比均为:在去势组(除第2组,即3~5组)中随外源性睾酮的补充,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逐渐降低,血浆高密度脂蛋白(HDL-C)逐渐升高,第5组变化最明显,血脂水平已接近第1组,第2组和第1组比较差异最显著(P〈0.05),各组脱内皮术后2周和脱内皮术前比较,TC、TG、LDL-C、HDL-C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去势组(除第2组,即3~5组)中随外源性睾酮的补充,新生内膜面积及内膜和中膜面积比值逐渐降低,第5组变化最明显,第5组已接近第1组,第2~4组和第1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其中第2组差异最显著。电镜下第2组内皮细胞修复最差,从第3~5组中可见内皮细胞逐渐光滑、平整,第5组新生内皮细胞修复与第1组接近。结论:在生理浓度范围内,睾酮有抑制损伤动脉内膜增生的作用,其作用随浓度增加而增强;同时对血脂代谢存在有益作用,其作用也随浓度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9.
血小板活化因子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测定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患者血浆血小板活化因子 (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和血栓烷B2(thromboxane B2,TXB2)水平,研究其含量变化在ACS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分别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HPLC)、放射免疫法(RIA)测定40例ACS患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 1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 25例)刚入院、入院24 h、入院72 h和40例健康对照组血浆PAF、TXB2值。结果 AMI组患者血浆PAF、TXB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 并至少持续到72 h。PAF在入院后24 h最高,三个时间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TXB2三个时间组相比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UAP组刚入院、入院24 h、入院72 h的PAF和TXB2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AMI组PAF、TXB2值显著高于UAP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PAF、TXB2在ACS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血浆PAF、TXB2水平的检测,对ACS诊断、疗效和预后判断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机械通气作为一项基本而有效的治疗手段应用于危重患者的支持领域中,且为提高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的发生率也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关注。有学者推测,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合成减少在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证实这一理论,国内外学者已做过一些实验研究,而临床研究报道甚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