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蛋白质组学在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蛋白质组学是后基因组时代的最重要研究课题,能够深化对生命现象本质的了解。对于中医药现代化研究,蛋白质组学作为高通量平行筛选技术在理论体系上与中医药的整体观相契合,能够深化证候的内在本质研究及中药复方的组成与作用机理研究,并能有力促进中药新药开发。随着蛋白质组学相关技术的发展完善,其对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帮助将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2.
蛋白质组学是系统生物学的一个分支,与中医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具有深刻的内在联系。蛋白质组学可以高通量地在整体水平上研究证实质的物质基础和中药的抗病分子机制,为中医治疗和中药新药开发提供科学的实验依据。目前蛋白质组学已经成为中医疾病和药物抗病分子机制研究和免疫机制实验研究的新工具,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蛋白质组学在中医学研究中的不断深入将为系统医学在中医药研究的应用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甲状腺机能亢进(Graves disease,GD)患者IgG特异性激活补体类循环免疫复合物(IgG/C3-TCIC)的存在状况及其病理生理意义.方法采用捕捉法ELISA以羊IgG抗人C3为包被抗体,HRP-羊抗人IgG为检测抗体,检测了219例GD患者和105例健康人血清中IgG/C3-TCIC;按不同年龄、性别、血清Ig、C3、T3、T4、FT3、FT4、TG和TM水平正常与否,比较其阳性率;并分析其与血清总、游离、复合Ig与C、的相关性.结果GD患者血清中IgG/C3-TCIC含量和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0.001);其阳性率与年龄、性别及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无关,仪在血清IgA水平升高组显著高于IgA正常组(P<0.05);患者IgG/C、-TCIC仅与复合IgM呈正相关(r=0.173 2,P<0.05),而正常对照IgG/C3-TCIC与总游离IgM及复合C、呈正相关(r=0.496 8,0.473 1,0.2113;P<0.001,0.001,0.05).结论GD患者存在特异性免疫功能紊乱.Ig类型转换于该类TCIC的形成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并提出深入研究其机理,将可能为探索Graves病发病机理和治疗找到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4.
桂枝汤常用于治疗太阳中风表虚症。一般认为,桂枝汤是通过发汗的作用来达到其效果的。至于该方剂是否有抗微生物的作用,至今尚无实验证据。此外,鉴于TMP在临床上常用来提高抗生素的抑菌效果,本文还研究了TMP对桂枝汤抗菌作用的影响。 实验用菌种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甲型链球菌、枯草杆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和绿脓  相似文献   
5.
健康人IgG特异性激活补体类循环免疫复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健康人IgG特异性激活补体类循环免疫复合物的研究彭宣宪,万军鸿,何文英,万雅各(南昌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系,南昌330047)循环免疫复合物(CIC)是抗原抗体相结合的产物,其病理生理意义日益受到重视 ̄〔1〕。目前,检测抗原非特异性CIC的方法有几十种...  相似文献   
6.
目的:确定健康IgM激活C1q类双特异性循环免疫复合的水平(IgM/C1q-TCIC)并探讨其免疫生物学意义。方法:以羊IgM抗人C1q为包被抗体,HRP-羊C1q抗IgM为指示抗体,建立了捕捉法ELISA检测431例健康人血清和61例脐带血清中IgM/C1q-TCIC。结果:健康人IgMC1q-TCIC的水平与年龄和性别有关,女性高于男性,其阳性率在脐血中仅为4.9%。结论:确定IgM/C1q-TCIC正常值应考虑年龄、性别因素的影响。健康人IgM/C1q-TCIC检测可以反映正常机体免疫状态的有关特点。脐血中检出IgM/C1q-TCIC可作为胎儿先天性感染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采用通用引物PCR配合SSCP及RFLP技术快速检测常见病原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检测病原菌的方法以利于临床诊断。方法 选取10种具有代表性的病原菌,采用通用引物PCR(UPPCR)对其16SrRNA基因进行扩增,并对PCR产物进行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和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SSCP)。结果 RFLP电泳图谱呈现多态性,但半数菌的图谱两两相同或相似;SSCP电泳图谱各异,可以相互区分。结论 UPPCR-SSCP技术能快速简便地检测病原菌。  相似文献   
8.
恶性肿瘤患者的抗Koc自身抗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为了探讨恶性肿瘤患者的抗Koc自身抗体,研究其临床意义。方法:在优化重组Koc表达和提纯条件的基础上,以重组Koc为包被抗原,采用所建立的检测IgM、IgG、IgA类抗Koc自身抗体的ELISA技术。结果:发现抗Koc的阳性率与恶性肿瘤的类型有密切关系,以肝癌、直肠癌和肺癌较高,胃癌居中,而食道癌最低,其中后者与健康对照无明显差异。以IgM、IgG、IgA中任一类Ig抗Koc对阳性为抗Koc阳性标本,肝癌、直肠癌和肺癌的阳性率均分别>50.0%,胃癌为25.5%,食道癌为15.8%,均明显较单一阳性率为高。结论:提示Ig类型抗体同步检测对于提高阳性率具有重要意义,抗Koc不失为恶性肿瘤诊断的一个良好新指标。  相似文献   
9.
脐血Ig特异性激活补体类免疫复合物的研究彭宣宪,万雅各,陈艳萍,何文英,朱汉熙近年来,有关免疫复合物的文献较多,我们采用彭氏(彭宣宪,etal.健康人IgAT特异性激活补体类循环免疫复合物的研究.中国免疫学杂志,1993;19(3)170)捕捉法EL...  相似文献   
10.
脐血g特异性激活补体类免疫复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