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3篇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目的分析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病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于医院治疗的稳定期COPD患者200例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00名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Hp感染率、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IB)、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进行检测。对研究组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血氧饱和度(SaO_2)、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_1)、用力肺活量(FVC)及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_1/FVC)、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评分、呼吸困难评分(mMRC评分)、BODE指数、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及肺功能分级进行检测和评价,对Hp感染患者和无Hp感染患者的上述指标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Hp感染率为66.50%(133/200)高于对照组(P0.001);研究组患者的WBC及血浆FIB、CRP、IL-6分别为(8.19±1.32)×10~9/L及(6.65±1.04)g/L、(7.89±3.15)mg/L、(12.95±6.84)pg/ml均高于对照组(P0.001);COPD合并Hp感染患者的WBC、血浆FIB、CRP、IL-6及动脉血PaCO_2分别为(10.06±1.32)×10~9/L、(7.24±1.14)g/L、(9.05±3.84)mg/L、(15.52±7.11)pg/ml及(56.12±9.64)mmHg,均高于未合并Hp感染患者(P0.001),而动脉血PaO_2、SaO_2水平及FEV_1、FVC、FEV_1/FVC等肺功能指标分别为(65.52±8.23)mmHg、(86.69±3.61)%及(55.35±5.56)L、(52.75±4.16)L、(49.18±4.09)%,均低于未合并Hp感染患者(P0.001)。COPD合并Hp感染患者肺功能分级分布高于未合并感染的患者(P0.001);COPD合并Hp感染患者的CAT评分、mMRC评分、BODE指数、SGRQ评分分别为(17.92±7.16)分、(2.81±0.42)分、(3.92±1.28)、(63.62±15.34)分,高于未合并Hp感染的患者(P0.05)。结论稳定期COPD患者的Hp感染率高于普遍人群,合并Hp感染患者具有更加严重的全身性炎症反应、凝血功能障碍、肺功能损害和低氧血症,病情进展程度更高且生活质量更低,提示Hp感染可能促进稳定期COPD患者病情的进展。  相似文献   
2.
3.
电教中心是视听教育功能系统,国家教委公布的《学校电化教育工作暂行规程》,规定了学校电教机构的任务。深入理解其内涵,结合高校的具体情况,电教中心主要功能应包括:视听教育理论的研究和教法研究;视听教材的编制、应用和交流收集;视听科技工程在教育、教学上推广应用;培养视听教育的专业科技人才,广泛向教师和学生普及视听知识和技能。电教中心的教育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不同体位对胸腔穿刺术引起胸膜反应的影响.方法 收集本院呼吸内科近6年胸腔积液或气胸患者386例,均行胸腔穿刺,包括胸腔穿刺术、胸膜活检术及胸腔穿刺置管,均观察首次胸腔穿刺,其中坐位322例,卧位(包括仰卧位、侧卧位)64例.结果 坐位组发生胸膜反应38例,发生率11.8%,卧位组发生胸膜反应2例,发生率为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穿刺时,体位可影响胸膜反应的发生,卧位较坐位胸膜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小板(PLT)计数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IB)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1年住院的8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肺癌组)和3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PLT计数及FIB并对两组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肺癌组PLT计数及FIB均高于对照组(P〈0.05),肺癌组中血细胞计数和FIB水平在病理类型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期上存在统计学差异,Ⅳ期的PLT计数高于Ⅲ期(P均〈0.05)。结论对肺癌患者或者临床怀疑肺癌患者,行PLT计数及FIB检查对临床诊断和治疗预后判断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军团菌引起肺脓肿/空洞的临床特征,探讨其诊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宁德市医院1例6型嗜肺军团菌重症肺炎并发肺脓肿的临床资料,以"军团菌,脓肿或空洞"为中文关键词分别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以"Legionella,Pulmonary Abscess/Cavity"为英文关键词检索PubMed、Ovid数据库的相关英文文献,检索时间为1990年1月至2019年6月,对军团菌引起肺脓肿或空洞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男性,60岁,因"发热、咳嗽、咳痰5 d"入院,查体:体温38.3℃,左肺闻及少量湿罗音,支气管镜下呼吸道吸引物培养出嗜肺军团菌,血清型6型,胸部CT示左肺实变伴左上肺脓肿,经莫西沙星、阿奇霉素等抗军团菌治疗3个月,患者好转出院。文献复习共获得具有较完整临床资料的关于军团菌并发肺脓肿或空洞文献15篇,其中中文1篇,英文14篇,加上本例,共19例军团菌感染并发肺脓肿或肺空洞,男15例,女4例,年龄4个月-73岁,有基础疾病14例,初始抗感染失败15例,联合抗感染7例,抗感染疗程3-49周,死亡1例。结论表现为肺脓肿或空洞的军团菌肺炎临床少见,常表现为发热,肺部影像学早期均有浸润影,早期可无空洞或脓肿形成,患者多合并有基础病,重症患者需联合抗感染,疗程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桉柠蒎联合小剂量罗红霉素治疗稳定期支气管扩张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经住院治疗后进入稳定期5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29)和对照组(n=28),观察组给予桉柠蒎联合罗红霉素维持治疗,对照组给予氨溴索联合罗红霉素维持治疗,随访6月,观察急性加重次数,咳嗽症状积分、24小时痰量变化、痰培养细菌变化。结果急性加重次数治疗后(观察组18次,对照组27次)均较治疗前(观察组39次,对照组43次)有显著减少(Z=-4.379,-3.398,P=0.000,0.001),但治疗后两组差别无统计意义(Z=-1.711,P=0.087)。咳嗽症状积分治疗后[观察组2(0),对照组2(1)]均较治疗前[观察组2.76±0.87,对照组3(1)]有显著下降(Z=-3.827,-4.000,P=0.000,0.000),但治疗后两组差别无统计意义(Z=-0.708,P=0.479)。24小时痰量治疗后(观察组41.6±19.0mL,对照组41.4±17.9mL)均较治疗前(观察组61.3±21.2mL,对照组58.6±26.0 mL)有显著下降(t=11.09,7.13,P=0.000,0.000),但治疗后两组差别无统计意义(t=0.025,P=0.980)。痰培养阳性例数治疗后(观察组8例,对照组10例)均较治疗前(观察组20例,对照组18例)有显著下降(χ~2=9.943,4.571,P=0.002,0.033),观察组治疗后痰菌转阴例数(12例)较对照组(8例)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30,P=0.047)。结论桉柠蒎联合小剂量罗红霉素治疗稳定期支气管扩张,可预防急性加重,改善咳嗽、咳痰,疗效同氨溴索联合小剂量罗红霉素,减少呼吸道细菌负荷,疗效优于氨溴索联合罗红霉素,可作为支气管扩张稳定期维持治疗的有效选择方案,且安全性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小板(PLT)计数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m)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1年住院的8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肺癌组)和3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PLT计数及FIB并对两组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肺癌组PLT计数及FIB均高于对照组(P0.05),肺癌组中血细胞计数和FIB水平在病理类型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期上存在统计学差异,Ⅳ期的PLT计数高于Ⅲ期(P均0.05)。结论对肺癌患者或者临床怀疑肺癌患者,行PLT计数及FIB检查对临床诊断和治疗预后判断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不同FACED评分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患者急性加重期的作用。方法收集2015-01~2015-12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宁德市医院呼吸内科住院的81例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临床症状、胸部高分辨率CT(HRCT)、细菌感染、肺功能、C-反应蛋白(CRP)、血气分析[动脉血氧分压(P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CO2)]、血清白蛋白等,并随访出院后1年内急性加重次数(急性加重门诊及住院次数)。以FACED评分量表为依据进行评估。结果 1年随访中FACED评分5~7分的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组的急性加重次数为(8.46±2.10)次,3~4分组的急性加重次数为(6.62±2.41)次,0~2分组的急性加重次数为(2.92±1.49)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ACED评分与急性加重次数相关分析呈正相关(r=0.753)。结论 FACED评分越高的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患者急性加重越频繁,FACED评分对于辨别频繁加重型COPD患者存在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院校电教中心的建设和发展,必须顺应全国改革、开放的大趋势。其功能目标,在为教育服务的运转过程中,应逐步向着开放型扩展,并与社会主义教育大系统同步,参与教育大系统的改革活动。为了争取创造最优的系统功能效益。必须不断汲取现代科学管理理论,探索实践,创造完善的、有效的电教中心系统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