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36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者根据急性心肌梗塞后存活10天以上的533例患者24(平均18±8)个月的随访资料,分析猝死和QT间期、左室喷血分数、室性早搏之间的关系.本组患者来源于"限制心肌梗塞范围多中心(5个)协作研究组",急性心肌梗塞后18小时内随机单盲法开始透明质酸酶和普萘洛尔治疗,或给予安  相似文献   
2.
右束支传导阻滞对急性前壁心梗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迄今尚无定论。作者观察932例Q波型前壁心梗患者。将其分为不伴右束文传导阻滞组(754例)和伴有右束支传导阻滞组(178例)。后组左心衰发生率、住院期间和出院后1年心脏病死亡率均高于前组(72%对52%,32%对8%,17%对7%,P均<0.001)。多变量分析表明,右束支传导阻滞是急性前壁心梗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率和出院后1年心脏病死亡率增高的独立预报因子。  相似文献   
3.
人们对二尖瓣脱垂(MVP)患者的二尖瓣反流(MR)从轻度发展到重度的自然病程所知甚少.本文报道平均年龄60(26~82)岁的86(男53、女33)例MVP患者,其就诊原因为充血性心力衰竭73例,心前区杂音6例和其它症状6例.84例经造影均见MR,其中61例(73%)为MVP.75例超声心动图图象满意,其中57例(75%)见MVP或连枷样二尖瓣.1例作二尖瓣瓣环成形术,75例作二尖瓣替换术.切除的二尖瓣均增大冗长,组织学检查见瓣叶和腱索均有广泛的粘液瘤样改变.  相似文献   
4.
平板运动试验应用中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试验是诊断冠心病的一种重要手段,多年来国内普追采用的是双倍二级梯运动试验。该试验虽设备简陋,使用方便,但它是一种单级的亚极量运动试验,对心脏负荷是以体重来校正,忽视了人们对运动的适应能力和心脏工作效率的差异,对某些隐性冠心病患者,特别是对从事重体力劳动者,其运动量显然不足。故双倍二级梯运动试验揭示心肌缺血的敏感性比其他的亚极量和极量运动试验为低.近十余年来国外已采用极量运动试验,逐级增高运动负荷,使运动时心率达到该年龄组最大预计数的85~100%,以提高冠心病的检出率。平板和踏车运动试验为常用的大运动量的运动试验。  相似文献   
5.
奎尼丁是最古老而又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它代谢迅速,半寿期短。研制该药的长效制剂或缓慢释放型制剂,可使给药方案更易为病员接受,并能使其有更恒定的血药浓度。本文比较不同剂型的奎尼丁,在治疗室性心律失常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90名患者于服安慰剂一周后连续作2次  相似文献   
6.
作者对连续59例室速被诱发的患者进行药物电生理检查,评价抗心律失常药物有效的临床及电生理预报因予。药物有效者较少患有器质性心脏病(P<0.05)。药物无效者较多患有冠心病或有心梗病史(P<  相似文献   
7.
本文观察硫氮酮和心得安一次口服对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发作的疗效。资料和方法:15例患者,男11例,女4例,年龄19~52岁,其中2例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慢-快型及快-慢型各1例。13例为通过房室旁路逆传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其中8例为室性预激,5例为隐性预激。PSVT 作次数每年平均11±15次。曾服狄戈辛、心得安、硫氮(?)酮、心得安和狄戈辛联合应用,异搏停、奎尼丁或丙吡胺等均未能满意控制。15例均用电刺激诱发持续性室上速,持续15  相似文献   
8.
缺血性心脏病(IHD)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然而各国人民受累程度很不相同。在人群中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生率常与所谓的易患因素水平相关,如高血压,吸烟,高血脂和缺乏体力活动等。但必须强调,上述易患因素只能部份解释缺血性心脏病的基本病因和发病机理,例如高血压或高血脂只能看作是间接机制,而不是根本的发  相似文献   
9.
心肌缺血与QT与QTc间期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QT和QTc与心肌缺血和自主神经状态之间的关系。方法52例动态心电图中见发作性ST段下移的病例被列为分析病例,男37例,女15例,平均年龄60±10(41~82)岁。结果显示ST段下移前和最大下移时,QT和心率的RR间期均有相关性(r均=0.75,P<0.01),但QT与RR间期直线回归方程的截距有显著性差异(t检验,P<0.05);ST段下移前5分钟和ST段最大下移时,QTc和心率有显著性差异,QTc的差值与心率(r=0.34,P<0.05)和最大ST段下移的程度(r=0.31,P<0.05)呈正相关。结论心肌缺血是影响QT和QTc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本文着重介绍多源性房性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临床特征、发病机理及其治疗等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