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0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145篇
综合类   68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下消化道血管发育异常/GuptaN…//DisColonRectum,1995;38(9):979~982下消化道血管发育异常作为消化道出血的一个原因最早在1960年提出。作者总结了本病的特点、诊断方法、当前的治疗方法及效果。研究对象为最近5年的32...  相似文献   
2.
F-Z液与HC-A液对内皮细胞保存效果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C-A液(高渗枸橼酸盐腺嘌呤液)是由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何长民等)与上海市中心血站(刘书元等)在Ross溶液基础上加以改良而成,经过约20年的肾移植临床应用,获得广泛的肯定。但HC-A液对于肝脏、胰腺和心脏的保存效果较差,不能满足临床需要,因此,笔者对其进行改进,并取得了较好的结果,命名为F-Z液,下文就是在内皮细胞水平,对两者的保存效果进行比较的结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乙型肝炎病毒再感染的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73例乙肝相关性肝病病人,移植前后给予抗病毒药物预防乙型肝炎病毒再感染,拉米呋啶2例,拉米呋啶+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166例,阿德福韦+HBIg5例,观察临床表现、血清HBV、HBVDNA及肝活检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等指标。结果 应用拉米呋啶预防的2例病人,有1例再感染,其血清HBsAg、HBeAb、HBcAb和HBVDNA均阳性,肝活检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有HBsAg表达。用拉米呋啶+HBIg预防的166例中,有3例再感染,血清均HBsAg、HBeAb和HBcAb阳性,肝活检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有HBsAg表达,其中1例血清HBVDNA阳性,有1例经治疗后HBsAg又转阴。用阿德福韦+拉米呋啶+HBIg预防的5例中,血清学和肝活检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均无HBsAg表达。结论 原位肝移植术是治疗HBV相关性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手段,拉米呋啶+HBIg或拉米呋啶+阿德福韦+HBIg联合应用可以有效预防乙型肝炎病毒的再感染。  相似文献   
4.
11 临床资料 患者 ,女 ,73岁 ,因突发性腹痛 18h于 2 0 0 3年 2月 11日入院。否认怕热、多汗、烦躁、多食、手足震颤等。查体 :体温 38.0℃、脉搏 98次 / m in、呼吸 2 0次 / min、血压10 .3k Pa/ 15 k Pa,无突眼 ,甲状腺未及肿大 ,心肺未见异常 ,中下腹肌卫 ,有明显压痛和反跳痛。血常规 :白细胞 13.0×10 9/ L、中性粒细胞 0 .90 1,腹平片见多个液平面。初步诊断为 :(1)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2 )急性肠梗阻。当天行剖腹探查术 ,术中见腹腔大量脓性液 ,吸出约 10 0 0 ml,小肠及结肠轻度扩张 ,探查肝、胆、胰、脾未及异常 ,探查盆腔见左侧…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腹腔海水浸泡伤后大鼠胃黏膜和血浆中神经激肽A(NKA)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的动态变化,以探讨感觉神经肽在急性胃黏膜病变中的作用。方法:32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和腹腔浸泡伤组,后者又分为1 h、2 h、3 h 3组,取大鼠胃黏膜和血浆,采用酶标法和放免法测定胃黏膜和血浆中NKA和CGRP水平。结果: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腹腔浸泡伤组大鼠胃黏膜NKA和CGRP水平进行性低于正常大鼠(P<0.05),而血浆NKA和CGRP水平进行性高于正常大鼠。结论:海水浸泡伤是一损伤性因素,可引起胃黏膜中NKA和CGRP水平降低、血浆中NKA和CGRP水平升高,提示NKA和CGRP等感觉神经肽在急性胃黏膜病变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人白介素-4(hIL-4)对经TNF-α活化的牛主动脉内皮细胞(BAEC)的保护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的hIL-4与BAEC共孵育2h后,再与4μg/L的TNF-α共孵育6h或18h。应用细胞ELISA方法,检测BAEC表面的E选择素和ICAM-1的表达;用MTT比色法测定hIL-4对BAEC活性的影响。结果:在一定浓度内用hIL-4预处理BAEC后,能明显抑制TNF-α诱导活化BAEC上的E选择素与ICAM-1的表达,并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用MTT比色法测定BAEC活性的实验表明,各实验组BAEC的活性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性。结论:hIL-4能明显抑制TNF-α诱导活化的BAEC表达E选择素与ICAM-1;hIL-4对BAEC的正常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周期蛋白基因D1(CyclinD1)和核转录因子-κB(NF -κB)在5 氟脲嘧啶(5 - Fu)诱导肝癌细胞凋亡过程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株SMMC- 772 1,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 Fu对SMMC -772 1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免疫印迹分析cyclinD1表达差异;用TransAM核转录因子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NF κB活性;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检测NF κBp65入核情况。结果 5 Fu可诱导SMMC -772 1细胞凋亡,5 0、10 0、2 0 0 μg/ml 5 Fu分别作用2 4h后,其诱导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3 .2 % ,2 1.7%和3 5 .9% ,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 <0 .0 5 )。随着5- Fu浓度的增加,S期细胞比例和细胞增殖指数增加,CyclinD1蛋白的表达逐渐增强,NF -κBp65被激活并入核。结论 5 -Fu可诱导肝癌SMMC 772 1细胞凋亡;NF- κB在5 - Fu诱导肝癌细胞凋亡同时被激活;其下调基因CyclinD1过度表达可能是促进细胞增殖、对抗细胞凋亡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9.
侵袭和转移是肿瘤重要的生物学特征,而细胞外基质(extracenular matrix,ECM)的降解和新生血管的形成则是促进肿瘤侵袭转移的关键因素。乙酰肝素酶(heparanase,HJPSE)是新近克隆出来的一种基质降解酶,可降解ECM和基底膜(basement membrance,BM)中的硫酸乙酰肝素(heparan sulfate,HS),在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和血管生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肝细胞肝癌(HCC)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HCC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在肝癌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循环肿瘤细胞(CTC)作为HCC复发转移中的关键环节以及HCC—CTC检测的可行性,使其成为肝癌研究的前沿和热点,在肝移植术后免疫抑制状态下,CTC产生并存活下来的概率大大增加。本文就HCC-CTC与其他循环肿瘤细胞的区别、HCC—CTC检测方法和临床研究进展以及在肝癌肝移植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