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目前在职卫生管理干部的构成,一是直接由学校分配的医学毕业大中专毕业生;二是从事过一段时间医学专业的大中专毕业生;三是非医学专业人员,前二者约占90%,后者是少数。总之,他们中的大多数来自技术工作岗位,而对管理工作是外行(未学过管理)。他们从事卫生管理工作,都有一个从“业务型”到“管理型”的转变过程。1管理思想有待加强。主要是在两个方面:一是没有把管理看成是科学,是生产力,是生产劳动中最重要的环节。因此在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中,重视业务技术多,重视精神文明少,即重视“硬件”多,重视“软件”少。二是没有…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过/降表达miR-4746的食管鳞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d通路蛋白的表达.方法 选取人食管鳞癌细胞ECA-109、TE-1和正常食管上皮细胞HEEC,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细胞中miR-4746的表达水平.取miR-4746表达最高的食管鳞癌细胞分为miR-4...  相似文献   
3.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具有安全、方便、易于掌握、保存时间长(可达1年)等优点,不仅可以减少肿瘤患者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和风险,还可以防止化疗药物的渗漏及预防化学性静脉炎的发生等.它不仅可以输注各种药物、液体,进行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还可以输注血液制品或进行血样采集.它是肿瘤患者静脉输液的理想通路,广泛应用于临床[1].但PICC置管留置时间长,置管后敷贴部位易发生接触性皮炎,尤其是肿瘤患者,放化疗后身体免疫力出现下降,再加上一些自然条件和消毒剂的刺激,PICC置管周皮肤极易出现接触性皮炎,若处理不当易导致非计划性拔管,严重影响患者的后续治疗.据文献报道应用3M 敷贴固定致接触性皮炎发生率为5.39%~19.00%[2].  相似文献   
4.
目的 检测RAD51、XRCC4蛋白在食管鳞癌细胞系TE-1和正常食管上皮细胞株HEEp及有淋巴结转移的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讨论RAD51、XRCC4对食管鳞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2017~2018年食管癌根治术标本62例。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RAD51、XRCC4蛋白在食管鳞癌细胞系TE-1细胞和正常食管上皮细胞株HEEp中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RAD51、XRCC4蛋白在62例有淋巴结转移的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运用Kaplan-meier分析RAD51、XRCC4蛋白阳性表达及阴性表达患者的无病进展生存期PFS。结果 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显示RAD51、XRCC4蛋白在食管癌细胞系TE-1细胞中呈阳性表达,而正常食管上皮细胞株HEEp细胞中呈阴性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显示RAD51、XRCC4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表达上调,与癌旁组织及配对癌转移淋巴结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了RAD51蛋白阳性表达率在女性中高于男性(P<0.05),两者的阳性表达率在其他临床病理特征如肿瘤直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P-TNM分期中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RAD51、XRCC4阳性表达患者与阴性表达患者的PF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RAD51、XRCC4可能通过参与DNA 双链断裂修复,从而参与了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人食管鳞癌组织中miR-181a、320a及TGF-β1的表达情况,研究其在食管鳞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收集食管鳞癌及癌旁正常组织各3例,抽取总RNA,利用miRNA芯片技术检测miRNA的表达;采用实时定量反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方法验证miRNA芯片结果的可靠性。采用软件和数据库对差异表达miRNA调控的靶基因进行初步分析。收集食管鳞癌及对照正常组织各22例,采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方法检测miR-181a、320a和TGF-β1mRNA。结果:miRNA芯片结果显示,共有22种miRNA在食管鳞癌中差异表达(p<0.05),其中6种显著上调,16种显著下调;qRT-PCR证实miR-320a表达下降,miR-181a表达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芯片结果一致; TGF-β1mRNA在食管鳞癌中表达较对照正常组织稍升高,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miR-181a、miR-320a可能参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全程管理模式在妇科恶性肿瘤下肢淋巴水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妇科肿瘤中心65例妇科恶性肿瘤下肢淋巴水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全程管理模式从患者评估、消肿方案制订、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居家护理管理、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护理干预,应用周径测量法测量患者患肢周径、多频生物电阻人体成分分析仪检测50 kHz生物电阻抗和节段水分、妇科恶性肿瘤淋巴水肿问卷(GCLQ)评估患者主主观感受及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QLQ-C30) 5个功能维度评估患者生活质量,比较患者干预前、后的差异。结果 干预后患者患肢周径和节段水分较干预前明显减少(P<0.001);肢体沉重感、疼痛感等主观感受较干预前明显减轻或消失,肢体功能得到恢复;50 kHz生物电阻抗值及QLQ-C30 5个功能维度得分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P<0.001)。结论 全程管理模式能有效减轻妇科恶性肿瘤下肢淋巴水肿患者肢体肿胀及不适症状,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蒋清华  陈月梅  张仁静 《重庆医学》2023,(2):225-229+234
目的 调查中晚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患者症状群困扰和生活质量现状。方法 采用自制的中晚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患者症状评估量表、宫颈癌生活质量量表、一般资料调查表对203例中晚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分析患者症状群和生活质量的关系。结果 中晚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患者受多种症状困扰,症状发生率排名前3位依次为疲乏(86.70%)、恶心(82.76%)、食欲下降(81.28%);症状严重程度前3位为食欲下降(3.67±1.26)分、恶心(3.65±1.16)分、害怕有性行为(3.50±1.35)分。心理症状群、营养症状群、躯体症状群、肠道症状群、泌尿系统症状群、性生活症状群与生理状况、社会/家庭状态、情感状态、功能状态、生活质量总分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 中晚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患者面临多种心理及生理症状困扰,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医务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症状评估,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或减轻症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