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药学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的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发生早期肾脏损害和心室重构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7年8月于淮安第一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或冠状动脉CT,血管管腔狭窄50%的研究对象107例,按有无高血压分为高血压组76例和对照组31例。比较高血压组与对照组的RDW水平、肾小球滤过率(e GFR)的差异及其相关性;所有研究对象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射血分数(EF)以及左室短轴缩短率(FS),进一步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分析RDW与超声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探讨RDW预测患者发生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最佳界值。结果高血压组RDW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组e GF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组LVEDD、IVST和LVM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RDW水平与e GFR明显负相关(r=-0.236,P=0.140),与LVMI明显正相关(r=0.468,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RDW预测早期肾脏损害的曲线下面积为0.623(P0.05),RDW预测早期心室重构的曲线下面积为0.720(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RDW与高血压具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RDW水平与早期肾脏损害和心室重构的发生有显著的相关性,提示其可作为评估高血压患者早期靶器官损害的一项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高血压病对冠心病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诊断且初次诊断冠心病的男性患者,根据是否合并高血压病,将其分为高血压病(HP)组18例和非高血压病(NHP)组12例,采用16S rRNA测序分析两组患者肠道菌群的菌种组成。结果:α多样性分析表明,HP组患者的Chao1及Shannon指数均明显低于NHP组(P值分别为0.037和0.046);β多样性分析表明,HP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占所有差异的36.87%。在门水平,Firmicutes在HP组和NHP组的占比分别是26.68%和37.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科水平,HP组和NHP组Ruminococcaceae和Enterobacteriaceae的占比有显著差异(分别为8.85%∶19.63%,P0.001;6.94%∶1.43%,P0.001)。Lefse分析结果表明,Ruminococcaceae是NHP组和HP组差异最显著的菌种。结论:NHP组患者的肠道菌群丰度较HP组更加丰富,并且NHP组患者Firmicutes/Ruminococcaceae(门/科水平)的含量明显高于HP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如何成功建立心肌梗死小鼠模型,减少动物病死率。方法 39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8只小鼠,对照组(即假手术组)11只小鼠。实验组采用直视下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成心肌梗死,对照组小鼠除不结扎冠状动脉外,其余步骤同实验组。分析各操作过程中的细节问题对小鼠死亡率的影响。结果左前降支冠脉结扎成功率为100%。28只心肌梗死组小鼠,术中死于心室颤动和心跳呼吸骤停4只,术后7 d内死于心力衰竭2只,死于肺部感染2只,存活4周小鼠共20只,存活率为71.4%。11只假手术组小鼠全部存活。结论采用较常用的冠状动脉结扎制作心肌梗死模型的方法,并在手术过程中作了相应的改进,该方法操作简单、模型成功率高,结果可靠,为进一步研究心肌梗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室间隔穿孔(VSP)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对12例合并VSP的AMI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AMI合并VSP的发病率为1.14%,12例患者中女9例,男3例,平均年龄(74.2±9.1)岁,其中10例合并高血压,11例为广泛前壁心梗,9例有中重度三尖瓣返流,8例有肺动脉高压,8例为窦速,4例合并室壁瘤,4例新发右束支传导阻滞,平均室间隔穿孔直径为(12.9±6.18) mm,平均双室压差为(51.3±11.5)mm Hg.10例采取内科保守治疗,1例存活;2例经介入行VSP封堵,均存活.结论 急性AMI合并VSP的危险因素为高龄、女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及高血压患者,内科保守治疗病死率高,应采取更为积极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静脉应用左西孟旦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36例,予常规治疗效果欠佳后给予静脉应用左西孟旦治疗,观察用药后48h生命体征、临床症状(特别是呼吸困难)、心功能等的改善及主要不良反应。结果用药后48h,患者临床状况、呼吸困难程度及心功能均有明显改善;不良反应主要头痛(6%)、低钾血症(8%)和室性早搏(6%)。结论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静脉应用左西孟旦后,短期内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血浆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水平与发生梗死后心室重构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在本科行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术(PCI)的STEMI患者82例,分为心室重构组和对照组。比较心室重构组与对照组术前、术后30 d的NGA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差异。比较两组术前、术后30 d的超声心动图相关指标。探讨STEMI患者发生梗死后心室重构的影响因素。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探讨NGAL预测发生梗死后心室重构的最佳界值。结果术后30 d两组的NGAL水平、TNF-α水平均低于PCI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且心室重构组的NGAL水平、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P0. 05)。与PCI术前相比,术后30 d两组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明显减小,左室射血分数明显升高。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GAL和TNF-α为心肌梗死后发生心室重构的影响因素。ROC曲线提示NGAL预测STEMI患者发生梗死后心室重构的曲线下面积为0. 855(P0. 05)。结论 STEMI患者NGAL水平与心室重构的发生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提示其可作为评估STEMI患者发生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一项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VB)患者的临床特征、冠状动脉病变位置及死亡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AMI合并Ⅲ度AVB患者(AMI-AVB组),并随机选择35例AMI患者(AMI组),比较临床特征;另选择与AMI合并Ⅲ度AVB每例患者相同梗死部位的AMI患者共35例作为冠状动脉病变对照组(冠脉对照组),比较两组冠状动脉病变位置.结果 AMI-AVB组与AMI组比较,前者患者年龄大、下壁及下壁合并右室心肌梗死比例高;AMI-AVB组与冠脉对照组比较,冠状动脉前者病变于RCA开口及近段比例高;AMI-AVB死亡病例多与高龄、前壁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和室速室颤有关.结论 AMI伴Ⅲ度AVB患者病死率高,需要采取积极的血运重建措施,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