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生活环境及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改变,高脂、高蛋白饮食,少运动的生活方式所致的高脂血症随之而来,并且在儿童中越来越常见,成为导致其成人期各种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1].由于血脂水平因种族、地域及生活环境不同而异[2],沈阳市目前尚未建立适应本地区儿童血脂水平的医学参考值.本文通过对4 860例健康儿童血脂的检测,从而探索0~6岁儿童血脂的医学参考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保温护理在预防MPCNL术(经皮肾镜手术)中低体温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6例MPCNL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8例,两组患者均在相同湿度、温度下进行手术,据术中可能造成患者体温降低的环节对实验组采取保温措施,而对照组不采取任何保温措施.分别在术前(麻醉后)和术毕对患者的体温进行测量,比较两组患者...  相似文献   
3.
本文应用单克隆抗体免疫法检测了53例健康人及50例不同病期的肾小球疾病患者血清Ⅳ型胶原水平,并与肾活检组织病理所见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肾功能受损害者血清Ⅳ型胶原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且与肾单位损害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提示Ⅳ型胶原的代谢变化在肾小球疾病进行性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血清Ⅳ型胶原水平的测定,可以作为临床监测肾小球疾病活动及病程进展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0~6岁儿童血清尿素氮的参考值范围。方法:检测1 330例0~6岁来我院健康体检儿童血清尿素氮水平,分组分析得到0~6岁不同年龄段儿童血清尿素氮的参考值范围。结果:建立0~6岁儿童血清尿素氮的参考值范围,1岁以下为1.27~4.17 mmol/L,1~3岁为1.65~4.91 mmol/L,4~6岁为2.13~4.79 mmol/L。结论:0~6岁儿童血清尿素氮含量明显低于成年人,应按年龄段建立自己的参考值范围,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沈阳市青少年冬季血液25-OH-D3水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沈阳地区青少年冬季整体血液维生素D状况.方法 2011年10月至2012年2月之间,在沈阳市儿童医院儿保门诊体检的儿童558人,按照年龄分4组,应用液相色谱质谱法进行25-OH-D3测定.结果 沈阳市冬季青少年儿童维生D缺乏仍然比较常见,尤其是6~9岁组小儿129(70.49%)血液25-OH-D3水平较低(为16.01±6.22ng/mL),维生素D缺乏率较婴幼儿期(28.50±13.89 ng/mL)严重,t=6.2,P<0.05.结论要继续加强儿童佝偻病防治工作,尤其应重视大年龄组儿童.  相似文献   
6.
沈阳市5岁以上儿童骨密度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沈阳地区5岁以上儿童骨密度变化规律,了解该地区儿童骨密度的正常参考范围.方法 选择2003~2007年在沈阳市儿童医院儿保门诊进行体检的5~15岁健康儿童及青少年为研究对象,利用美国LUNAR公司生产的DPX-NT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进行检测.结果 各年龄组儿童骨密度与其年龄(r=0.997,P<0.001)、身高(r=0.983,P<0.001)呈显著正相关,在青春期前(8~12岁)男女骨密度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骨密度受年龄、性别影响,可作为儿童期钙营养的判定指标.  相似文献   
7.
深圳市1421名女性体脂体型测定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宇  廖新  周晓 《医学与社会》2002,15(6):17-18,20
通过对深圳市1421名女性所作的体脂测定及结果分析,文章提出了兼顾BMI和体脂的体型判断标准。并在体型测定中发现:超脂型女性最多,超重超脂型次之。提示在判断肥胖时,不能只看BMI,而应同时测量体脂。另外还应警惕低重超脂型。  相似文献   
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以持续性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异质性疾病,它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预计到2020年将成为全球第三大死亡原因[1]。王辰等[2]最新发表在Lancet上的一项大规模流行病学研究报道我国慢阻肺总体患病率为8.6%(95%CI 7.5~9.9),总人数近1亿(95%CI 0.763~1.357),已构成重大疾病负担。既往认为慢阻肺气道慢性炎症以中性粒细胞为特征,但近年来发现慢阻肺也存在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OS)炎症。Brightling等[3]研究发现,高达40%的慢阻肺患者EOS计数≥3%,其比例取决于所使用的EOS阈值及研究的具体人群。本文主要对EOS在慢阻肺炎症中的作用,及其作为生物标志物评估慢阻肺急性加重、肺功能下降和肺炎的风险以及提供个体化治疗决策的潜力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孙晓曙  廖新  黄振健 《吉林医学》2011,(9):1795-1796
目的:分析可吸收张力带加环扎在治疗髌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用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加环扎固定方法治疗粉碎性髌骨骨折23例。结果:全部病例随访3~24个月全部愈合,其中优16例,良6例,可1例。结论: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固定牢靠、活动早、康复快、不需要二次手术等优点,是治疗髌骨骨折的一种新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5~11岁男童体成分中脂肪、去骨瘦体重的含量与变化特点,及它们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4月—2012年4月就诊于沈阳市儿童医院儿保门诊的健康体检男童,年龄5~11岁,共1150名,利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全身骨密度(BMD)、瘦体重(LBM)、体脂肪(FM)及体脂肪含量百分比(%BF)。按照年龄分组后,对数据进行组间比较和相关性分析。结果:男童全身及各部位FM、LBM、BMD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男童11岁时出现FM突增。男童%BF9~11岁较稳定。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各年龄组全身%BF(11岁组男童仅LBM与全身BMD正相关)和LBM均与全身BMD正相关。结论:5~11岁男童FM、LBM的含量、比例和分布是一个变化的过程,对BMD的贡献不同,存在年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