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周荣  庄汉 《中外医学研究》2023,(32):136-139
目的:探讨采取通窍鼻炎颗粒联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3年2月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医院收治的102例腺样体肥大患儿。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各51例。观察组给予通窍鼻炎颗粒联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常规组给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恢复时间、鼻塞消失时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18量表(OSA-18)评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2%,高于常规组的7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耳鸣消失时间、鼓膜愈合时间、睡眠恢复时间及鼻塞消失时间均早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OSA-18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OSA-18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OSA-18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80%,高于常规组的7.84%,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腺样体肥大采取通窍鼻炎颗粒联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耳内镜下腺样体刮匙与电动吸割联合治疗腺样体肥大的疗效。方法由鼻腔伸入耳内镜,在显像系统监视下由口咽放入腺样体刮匙,将刮匙紧贴腺样体的顶后壁,稍用力将腺样体刮除,刮除大部分腺样体组织后,未刮除的剩余部分用反向切割器经口咽导入鼻咽部予以切除,用纱布球按压止血。结果单纯腺样体切除手术时间10~15 min,平均12.5 min;同时行扁桃体剥离切除术者手术时间35~50 min,平均43 min。46例随访1~6个月,平均2个月,术后无复发、继发性出血,无一例出现术后鼻腔粘连。结论耳内镜直视下腺样体刮匙与电动吸割联合治疗腺样体肥大具有视野清晰,操作安全,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系统评价HLA-DRB1*07/12/15与肝癌[本文的肝癌指的是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发病风险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CNKI),纳入HLA-DRB1*07/12/15与HCC发病风险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对纳入的研究提取有效数据,采用统计软件RevMan 5.0进行Meta分析,效应指标采用OR值表示。结果:HLA-DRB1*12/15增加了整个人群HCC的发病风险[(OR=1.56,95%CI=1.12~2.17,P=0.009)/(OR=1.35,95%CI=1.03~1.77,P=0.03)],HLA-DRB1*07与整个人群HCC的发病无明显关系(OR=0.99,95%CI=0.46~2.14,P=0.97);亚组分析结果提示:HLA-DRB1*12/15增加了亚洲人群HCC的发病风险[(OR=1.65,95%CI=1.17~2.32,P=0.004)/(OR=1.55,95%CI=1.14~2.11,P=0.006)],HLA-DRB1*07与亚洲人群HCC的发病风险无明显关系(OR=0.95,95%CI=0.26~3.50,P=0.94)。结论:HLA-DRB1*12/15增加了HCC的发病风险,HLA-DRB1*07与HCC的发病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鼻黏膜白细胞介素17(IL-17)、嗜酸性粒细胞(EOS)水平与慢性鼻窦炎(CRS)患者鼻内镜术后嗅觉功能转归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1年6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宿迁医院收治的121例CRS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行鼻内镜手术治疗,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鼻黏膜组织IL-17、EOS。收集所有患者临床资料,术后随访3个月。比较术前不同嗅觉功能障碍程度患者的鼻黏膜IL-17、EOS表达,采用逐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CRS患者术后嗅觉功能转归的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鼻黏膜IL-17、EOS对CRS患者术后嗅觉功能转归的预测价值。结果 嗅觉功能轻度障碍组IL-17、EOS表达低于嗅觉功能中、重度障碍组(P <0.05),嗅觉功能中度障碍组IL-17、EOS低于嗅觉功能重度障碍组(P <0.05)。逐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鼻窦CT评分[O^R=3.857(95% CI:1.587,9.375)]、Lund-Kennedy评分[O^R=3.827(95% CI:1.575,9.300)]、IL-17[O^R=3.367(95% CI:1.385,8.183)]、EOS[O^R=3.680(95% CI:1.514,8.944)]是CRS患者术后嗅觉功能转归的影响因素(P <0.05)。ROC曲线结果显示,鼻黏膜IL-17、EOS及两者联合预测CRS患者术后嗅觉功能转归的敏感性分别为78.26%、73.91%和73.91%,特异性分别为74.79%、79.83%和89.92%,AUC分别为0.754、0.772和0.879。结论 鼻黏膜IL-17、EOS表达与CRS患者鼻内镜术后嗅觉功能有关,两者联合预测CRS患者鼻内镜术后嗅觉功能转归效能较好。  相似文献   
5.
庄汉  张剑伟  庄晓玲  倪泽 《河北医学》2016,(11):1765-1767
目的:评价桉柠蒎肠溶胶囊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7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63)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n=64)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桉柠蒎肠溶胶囊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桉柠蒎肠溶胶囊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显著,且用药方便,建议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正>鼻及鼻窦内转移性肿瘤较少见,多起源于肾癌,亦可见在肾切除术很长时间甚至几十年后转移[1],双侧鼻息肉伴上颌窦内肾透明细胞癌转移尤其罕见,我院近期收治1例双侧鼻息肉伴上颌窦内肾透明细胞癌转移病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57岁,因"鼻塞流涕20余年伴上腭部不适2个月"于2013年8月22日收入我院耳鼻喉科。患者2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鼻鼻塞,流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嗜酸性粒细胞(EOS)浸润与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临床特征及IL-17表达变化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0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宿迁医院收治的100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根据患者是否发生EOS浸润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5例,未发生EOS浸润)和观察组(45例,发生EOS浸润)。患者均行鼻内镜检查,并留取鼻息肉组织待用。检测患者鼻息肉组织及外周静脉血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对患者行鼻内镜及CT检查,采用Lund-Kennedey及Lund-Mackey评分对患者病变程度及病变范围进行评估;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其差异,并对可能影响患者发生EOS浸润的因素进行分析,探究EOS浸润与病灶组织及IL-17表达变化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构成、病程、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及患者病灶分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鼻内镜检查息肉、水肿及鼻漏方面Lund-Kennedey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CT检查结合Lund-Mackey评分在后组筛窦、鼻道窦口复合体、蝶窦及蝶筛隐窝部位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上颌窦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前组筛窦及额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鼻息肉组织及血清IL-17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血清IL-17水平、鼻息肉组织IL-17水平、蝶筛隐窝、蝶窦病变、鼻道窦口复合体、后组筛窦与EOS浸润均呈正相关(r =0.859、0.904、0.955、0.680、0.281和0.421,均P =0.000);上颌窦病变与EOS浸润呈负相关(r =-0.700,P =0.000);鼻漏评分与EOS浸润无相关性(r =0.147,P =0.073)。结论 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发生EOS浸润时,其病灶组织及血清IL-17水平异常改变,且血清IL-17水平、鼻息肉组织IL-17水平、鼻窦病变情况与EOS浸润相关,该研究有助于揭示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发病机制,并为治疗提供新思路,提高诊断和治疗效果,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国产氟康唑和进口氟康唑对艾滋病合并念珠菌感染的抗菌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确诊的488例艾滋病合并念珠菌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病原菌培养类型均为念珠菌。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国产氟康唑治疗,观察组给予进口氟康唑治疗,均连续治疗15d。比较2组抗菌疗效、不同时间点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变化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与观察组各入组244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有4例因自身原因退出研究。治疗后,观察组抗菌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72.95%(178/2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17%(154/240)(P<0.05);2组CD4+T淋巴细胞计数较治疗前均有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10d、20d时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5.98%(39/2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17%(58/240)(P<0.05)。结论 进口氟康唑对艾滋病合并念珠菌感染的抗菌疗效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免疫功能,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肠道菌群强化改善方案对乙肝肝硬化患者肝纤维化程度、肠道通透性指标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8月收治乙肝肝硬化患者共11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5例),分别在常规抗病毒方案基础上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单用和与乳果糖联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抗病毒效果、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肠道通透性指标、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及自发性腹膜炎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HBV 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及HBeAg/抗HBeAb转换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ALT、AST、A/G、 TBil及Child-Pugh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HA、LN、IV-C及PC-Ⅲ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内毒素、D-乳酸及PCT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TNF-α、IL-6及IL-8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自发性腹膜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道菌群强化改善方案治疗乙肝肝硬化可有效提高病毒清除效果,保护肝脏功能,降低肝纤维化程度和肠道通透性,抑制炎症反应水平,并有助于预防自发性腹膜炎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不同鼻腔冲洗方法治疗过敏性鼻炎(AR)的疗效.方法 AR患者75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5例.无冲洗组仅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及口服组胺H1受体拮抗剂;盐水冲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40℃生理盐水冲洗鼻腔;药物冲洗组则在40℃生理盐水中加入鼻渊通窍颗粒冲洗鼻腔.4周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比较三组患者的鼻结膜炎症状总分(T...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