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6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6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0 毫秒
1.
对用双器械吻合行Dixon术治疗的82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82例均行直肠癌低位前切除并用双器械吻合,均1次吻合成功,术后发生吻合口狭窄3例,吻合口漏2例,局部复发2例.恰当的病例选择、正确的吻合方法及围手术期处理是手术成功的  相似文献   
2.
肝结核的病理特征与临床相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肝结核的病理特征与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的关系。方法 对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肝结棱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肝结核病理改变以粟粒样和结节瘤样病灶为主,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多样,且无特异性,误诊误治率高。结论 了解肝结核的病理特征,有助于理解分析肝结核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结果,有助于治疗方法的选择,从而降低误诊误治率。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十二指肠癌3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常家聪  刘弋  王瑞祥 《癌症》1999,18(4):452-453,461
目的:了解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病理学特征与其诊断和治疗情况。方法:总结183年-1997年间经病理证实39例原发性十二指肠癌,分析其病理特征与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的关系。结果;原发性十二指肠癌发生部位:乳上部15.4%(6/39),乳下部12.8%(5/39),乳周部71.8%(28/39)。病理类型:息肉菜化型71.8%(28/39),溃疡浸润型25.6%(10/39),缩窄型2.6%(1/39)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病理特征及相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煜  常家聪 《现代医学》2010,38(2):156-159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PRT)的病理学特征及其与诊断和治疗的关系.方法:对我院收治的72例经手术治疗的PRT患者的病理检查结果和诊治经过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肿瘤完整切除52例,完整切除率为72.22%,其中联合脏器切除17例;肿瘤部分切除8例;病理取检12例.主要并发症为术中大出血(5例)和术后死亡(2例).PRT组织来源广泛,包括脂肪、神经、淋巴组织等;大小形态各异,但以长径>5 cm者较多见,占81.94%(59/72);质地分为囊性(26.39%)、囊实性(45.83%)和实性(27.78%),多数有完整的包膜(62.50%);术后病理检查提示肿瘤主要累及的脏器为结肠、小肠和肾脏.结论:掌握PRT的病理学特征对其诊断和手术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外科手术后医院感染常见病原菌的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 探讨外科手术后患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 对2006年1-12月外科手术后感染送检标本进行培养分离的195株致病菌,采用WalkAway-40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测试仪及NC31鉴定板进行了分析.结果 在培养出的195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占74.4%,革兰阳性球菌25.6%,常见病原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44株)、肺炎克雷伯菌(36株)、铜绿假单胞菌(33株)和金黄色葡萄球菌(20株);万古霉素和亚胺培南具有较好抗菌效果.结论 密切监测外科感染病原菌,对预防治疗外科感染、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高龄贲门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的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探讨高龄贲门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合理的外科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1991-2000年收治的79例70岁以上贲门癌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 本组平均发病年龄74.6岁,男女发病比例为4.6:1,平均病程3.1个月。早期诊断率为2%。术前并存疾病的发生率为54%。淋巴结转移率为54%。主要采用经腹全胃切除术。根治性切除率为73%,姑息性切除率为19%。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8%,病死率为3%。结论 对高龄贲门癌患者,加强术前并存疾病和术后并发症的处理,选择适当的手术,可以降低手术风险,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对10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临床表现为全身骨痛8例,颈前包块2例;合并肾结石5例,弥漫性肾脏病变2例.结合血钙、血磷和甲状旁腺素(PTH)测定以及B超、CT等检查确诊.9例行手术治疗,并经病理检查证实,术后无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等并发症.认为PHPT的定性诊断主要靠血钙和PTH检测,而定位诊断则依靠B超和CT检查.手术是治疗PHPT的有效手段,定位明确者可行单侧探查.  相似文献   
8.
本文收集我院近两年来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36例胆囊息肉病例。其中男22例、女14例,男:女为1:0.64;年龄18~60岁,平均40岁。病例最长20年,平均6个月。主诉反复发作右上腹疼痛、不适及腰部放射痛、恶心、厌油、胃脘不适  相似文献   
9.
肝结核临床少见 ,我院 1982~ 2 0 0 0年间病理证实肝结核11例 ,术前均未考虑肝结核。现将误诊情况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情况 :本组男 7例 ,女 4例 ,年龄 7~ 5 6岁 ,平均年龄 3 6.5岁。病程 2 0d至 2年 ,平均病程 9.4个月。二、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 :腹痛 7例 ,肝区叩痛 5例 ,消瘦4例 ,腹胀 3例 ,黄疸 2例 ,肝大 2例 ,纳差 1例 ,呕吐 1例 ,发热1例。有结核性腹膜炎病史 1例 ,肺结核及结核性胸膜炎病史1例 ,附睾结核病史 1例 ,有肺结核密切接触史 1例。辅助检查结果见表 1。表 1  11例肝结核患者辅助检查结果项 目 检查例数 异常情…  相似文献   
10.
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37例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自2002年7月至2008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7例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临床资料.结果 功能性胃排空障碍常发生在腹部手术后4~10d,36例经非手术治疗后12~96 d恢复胃动力,痊愈出院.1例术后半年仍恢复不理想,行手术治疗后痊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