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9篇
综合类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AT2R)基因+1675A/G多态性及醛固酮合成酶(CYP11B2)基因-344C/T多态性与高血压左室肥厚(LVH)的相关性。建立可用于鉴别左室肥厚易感人群或易感个体的分子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2.
黄芪是传统中药,对心血管疾病具有很高应用价值。我们应用黄芪注射液与西药相结合治疗冠心病,观察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凋亡及血浆内皮察(ET)、白细胞介素-6(IL-6)变化,研究黄芪对冠心病患者PBMC凋亡及血浆ET、IL-6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时对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以及对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999-02/08吉林大学第四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44例。随机分为丹参组和对照组,各22例。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治疗,丹参组在一般常规治疗同时加用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50g/L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加丹参注射液20mL,1次/d,连用14d。两组治疗前后均采血测定静脉血循环内皮细胞、血浆内皮素-1。采用ABL-520型血液气体酸碱分析仪检测动脉血酸碱度、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结果:纳入患者44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循环内皮细胞:丹参组治疗后较治疗前下降明显[(0.87±0.23),(1.27±0.26)×107L-1,t=7.99,P=0.000];对照组治疗后较治疗前下降不明显[(1.09±0.28),(1.19±0.26)×107L-1,t=2.00,P=0.059];治疗后丹参组与对照组比较下降明显(t=4.03,P=0.000)。②内皮素-1:丹参组治疗后较治疗前下降明显[(70±14),(105±26)ng/L,t=8.64,P=0.000];对照组治疗后较治疗前下降不明显[(88±23),(99±24)ng/L,t=2.00,P=0.059];治疗后丹参组与对照组比较下降明显(t=3.99,P=0.000)。③直线相关分析:循环内皮细胞与内皮素-1呈显著正相关(r=0.733,P<0.01);与动脉血氧分压呈显著负相关(r=-0.751,P<0.01);而与动脉血酸碱度、动脉血二氧化碳无明显相关性(r=-0.115,0.237,P>0.05)。结论:丹参对于慢性肺心病患者的肺血管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使其免受损伤和对抗内皮素-1,使内皮素-1合成减少,或同时使内皮素-1灭活增加,从而达到阻抑或减轻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而带来的一系列病理反应。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50岁。发作性心前区疼痛3年,因情绪不佳症状加重1天,于1991年9月13日入院。血压13.3/8 kPa(100/60 mmHg),心率70次/分,音纯律正,第一心音低钝,余正常。心电图示Ⅱ、Ⅲ、aVF、Ⅴ_(4~6)导联的ST段水平压低0.05 mV,心肌酶谱正常。诊断冠心病、心绞痛。经扩冠治疗,症状缓解。于入院第6天,心绞痛再发,且向肛门周围放散,坠胀疼痛,伴颜面苍白、冷汗。经询问病史及直肠指诊后,排除外科疾患,给予舌下含服硝酸异山梨酯(消心痛)10 mg,2~3分钟后,随着心绞痛的缓解肛周坠胀疼痛亦消失。入院第9天下午,上述症状再发,治疗同前,疗效也同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男性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性激素对梗死区心肌存活数量和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30例男性AMI患者和30例男性健康门诊体检者,测定性激素水平及生物活性物质。用双探头、可变角单光子发射型断层扫描仪(SPECT)检测梗死区存活心肌和左室重构。结果 AMI患者T值显著降低;睾酮与心肌存活、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呈正相关;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呈负相关;大面积组左室舒张末容积及左室收缩末容积均明显大于小面积组,左室质量指数也大于小面积组,而T值却明显小于小面积组。结论 雄激素通过其直接作用或通过其与血管激活物质的相互作用,对梗死区心肌存活及重构有影响.雄激素水平越低,梗死区存活量越少,左室重构越严重.  相似文献   
6.
对缺氧耐受性差致冠脉造影术中室颤一例一汽集团公司职工医院心内科张玉玲,崔俊彪,郭宜民1[病例]患者,男,40岁。既往健康。因发作性胸闷、心悸1年伴晕厥3次而入院。患者l年来每劳累或剧烈体力活动后自觉胸闷、气短伴头晕,严重时出现晕厥,共晕厥3次。晕厥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硝酸甘油(NG)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病人血中内皮素(ET)降钙基因相关肽(CGRP),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采用特异性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22例健康人及36例CHF患者应用NG治疗前后血中ET,CGRP,AngⅡ的水平.结果CHF组治疗前ET,AngⅡ浓度分别为(119.6±21.63)pg/ml和(111.9±17.0)pg/ml,较对照组的(50.7±4.9)pg./ml和(60.5±10.2)pg/ml均显著升高(P<0.01);而CHF组治疗前CGRP浓度为(16.6±6.1)pg/ml,较对照组的(56.0±8.0)pg/ml显著下降(P<0.01).ET,CGRP,AngⅡ升高与下降的程度与CHF严重程度平行.且CHF组治疗前组间相关检验显示ET与CGRP呈负相关r=-0.89,ET与AngⅡ呈正相关r=0.76,CGRP与AngⅡ呈负相关r=-0.82.NG治疗后CHF组心功能Ⅱ级,Ⅲ级,Ⅳ级有ET,AngⅡ均显著下降(P<0.01),而CGRP均显著上升(P<0.01).结论NG不仅能改善CHF病人的血液动力学紊乱,而且能显著降低血中ET,AngⅡ水平,从而改善心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正常对照组、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塞组、猝死组QT弥散度的研究和比较,结果证实上述四组的QT弥散度依次明显增大,统计学处理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正常对照组、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塞组、猝死组QT弥散度的研究和比较,结果证实上述四组的QT弥散度依次明显增大,统计学处理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探讨了QT弥散度的变化规律,主张QT弥散度应成为心血管病人监护的重要内容,并可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信息,减少或防止猝死的发生.QT弥散度的动态系统测量将在CCU或ICU监护系统中成为新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时对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以及对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择1999-02/08吉林大学第四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44例。随机分为丹参组和对照组,各22例。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治疗,丹参组在一般常规治疗同时加用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50g/L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加丹参注射液20mL,1次/d,连用14d。两组治疗前后均采血测定静脉血循环内皮细胞、血浆内皮素-1。采用ABL-520型血液气体酸碱分析仪检测动脉血酸碱度、动脉血氧分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结果:纳入患者44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循环内皮细胞:丹参组治疗后较治疗前下降明显[(0.87&;#177;0.23)。(1.27&;#177;0.26)&;#215;10^7L^-1,t=7.99,P=0.000];对照组治疗后较治疗前下降不明显[(1.09&;#177;0.28),(1.19&;#177;0.26)&;#215;10^7L^-1,t=2.00,P=0.059];治疗后丹参组与对照组比较下降明显(t=4.03,P=0.000)。②内皮素-1:丹参组治疗后较治疗前下降明显[(70&;#177;14),(105&;#177;26)ng/L,t=8.64,P=0.000];对照组治疗后较治疗前下降不明显[(88&;#177;23),(99&;#177;24)ng/L,t=2.00,P=0.059];治疗后丹参组与对照组比较下降明显(t=3.99,P=0.000)。③直线相关分析:循环内皮细胞与内皮素-1呈显著正相关(r=0.733,P〈0.01);与动脉血氧分压呈显著负相关(r=-0.751,〈0.01);而与动脉血酸碱度、动脉血二氧化碳无明显相关性(r=-0.115,0.237,〉0.05)。 结论:丹参对于慢性肺心病患者的肺血管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使其免受损伤和对抗内皮素-1,使内皮素-1合成减少,或同时使内皮素-1灭活增加,从而达到阻抑或减轻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而带来的一系列病理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