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5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旨在研究急速进入高原地区的健康中青年人群心肺功能的改变。作者选择2011年—2013年武汉市医疗机构中乘飞机急速进入平均海拔3 700m的山南地区行医疗资源支持的健康志愿者97名。入选标准:进入高原地区前1周内经胸心脏彩超(TTE)检查能够在胸骨旁大动脉短轴切面观察到轻微肺动脉瓣反流者,心电图、胸部正位片检查均正常,同时无基础心、肺血管疾病,1周内不吸烟、饮酒和服用特殊药物。排除标准:TTE未能观察到肺动脉瓣反流者。经筛查入选受试者27名,其中男17名,女10名;年龄(26~44)岁,平均(34.96±4.92)岁;体质量(66.30±8.60)kg。  相似文献   
2.
3.
严重肺动脉瓣反流是法洛四联症等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远期最常见的合并症,晚期可导致进行性右心室扩张、三尖瓣反流、右心室功能障碍和死亡。后天性分支肺动脉狭窄也是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的常见远期并发症。分支狭窄甚至闭塞可导致肺动脉压增高、患侧肺缺血及反复肺炎,同时加重肺动脉扩张和肺动脉瓣反流,极大地影响患者的心肺功能、生存质量及预期寿命。在解剖条件合适的情况下,经导管肺动脉瓣置换术和支架置入术已成为上述两种病症的首选治疗措施,但对于同时存在肺动脉瓣反流和分支肺动脉狭窄的患者,经导管肺动脉瓣置换术和分支肺动脉支架置入术一站式治疗未见报道。两种术式同期实施操作难度较大,本例是这一技术方式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4.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36岁,无业。因“心慌、胸闷、气短2年,加重10天”入院。既往体健。查体:胸骨左缘未触及震颤,心界不大,心率68次/min,律齐,A2〈P2,P2亢进,胸骨左缘3-4肋间可闻及3/6级收缩期粗糙杂音,传导广泛;双侧足背动脉搏动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相似文献   
5.
柳梅  郑萍  尚小珂 《心脏杂志》2012,24(4):493-495
目的:观察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术后血糖控制对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156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被随机分为加强控制组(A组),积极控制组(B组),一般控制组(C组)。患儿入ICU后每2 h查静脉血糖,A组、B组、C组分别在血糖超过8.3 mmol/L、10.0 mmol/L、15.0 mmol/L静脉给予胰岛素治疗。比较3组患儿术后72 h血白细胞计数、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伤口感染发生率、低血糖发生率、手术死亡率、ICU滞留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A组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和C组,A组和B组的72 h血白细胞计数、肺部感染发生率、伤口感染发生率、手术死亡率、ICU滞留时间、住院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C组的72 h血白细胞计数、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结论: 术后过高的血糖能增加患儿的白细胞计数及肺部感染发生率。 但过于积极的控制血糖并不能改善患者的疗效,反而会增加低血糖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比较偏心型封堵器与传统外科手术治疗干下型室间隔缺损(VSD)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至2012年3月在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治疗的干下型VSD病例102例,其中使用偏心型封堵器经皮介入封堵治疗52例(介入组),同期行外科开胸手术50例(外科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疗效、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结果介入组52例患者中40例(76.9%)手术成功,发生并发症12例(23.1%)。外科组50例中成功47例(94.0%),发生并发症3例(6.0%)。随访2~12个月,两组患者均未见死亡病例。结论与传统外科手术相比,偏心型封堵器治疗干下型VSD,成功率低、并发症发生率高,需慎重选择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探讨国产封堵器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PmVSD)的效果。方法 对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2012~2014年512例膜周部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介入治疗成功率93.16%,35例治疗失败。15例因新出现主动脉瓣关闭不全,10例出现中度及以上三尖瓣返流,收回封堵器,中止手术。另10例治疗失败为其他原因(包括:室间隔缺损较大,封堵器展开后腰征不满意或存在较大残余分流;建立轨道失败;导丝无法通过主动脉瓣行左室造影;术中出现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术中导丝激惹左心室反复出现心跳骤停终止手术;麻醉失败;穿刺失败)。封堵术后出现88例并发症,包括:2例出现机械性溶血;18例术后3个月仍存在1~2 mm残余分流(3.52%);16例新出现三尖瓣轻度返流(3.13%);52例术后出现心律失常(10.16%);2例外科取出。无死亡、封堵器脱落、心脏压塞及心肌梗死病例。结论 经皮介入封堵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术具有一定风险,术前严格掌握适应证,术中选择合适的封堵器,出现并发症及时治疗和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近年来收治的肺高血压合并腺样体肥大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病例的临床资料,为临床诊治提供经验。方法:对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自2012年至2014年收治的肺高血压病例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例为腺样体肥大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并肺高血压。结果:3例右心导管结果mPAP 33.33±10.06mmHg,PVR1015±606.66(dyn.s.cm-5),经治疗后复查活动能力均明显改善,心功能改善。结论:腺样体肥大致肺高血压行病因治疗联合靶向药物波生坦口服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