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25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8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临床资料患者,女,10岁。近半年来患儿几乎每晚刚入睡时出现间歇性身体和四肢抖动,症状持续数分钟或30min左右可自行消失。不伴呼吸急促、口吐白沫、面色变化或眼球上翻等,发作时易被唤醒,清醒时抖动停止。无睡语症、睡行症或其他睡眠障碍,亦无癫、外伤等病史。白天学习、生活不受影响。家族中无类似患者。神  相似文献   
2.
双侧颈内动脉闭塞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性,56岁,因言语不清、右侧肢体无力20d,加重5h入院,既往高血压病2年。入院时神经系统体格检查:神志清醒,完全混合性失语,右侧肢体肌力0级、Babinski征阳性。头颅MRI检查:①左额叶大片异常信号,考虑为出血性脑梗死;②双大脑半球、桥脑多发梗死灶。血管B超:左颈内动脉(ICA)血栓形成,管腔闭塞。TCD:左ICA终末段、[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MMSE、HIS、ADL在阿尔茨海默病筛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简易智能量表(MMSE)、Hachinski缺血指数量表(HIS)、日常生活功能量表(ADL)3种量表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早期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6例50岁以上AD高风险人群进行MMSE、HIS、ADL测试,比较3种量表在AD筛查中的有效性及优缺点.结果在AD组和非AD组之间,MMSE和ADL得分有显著性差异,HIS得分无差异性.MMSE、HIS、ADL 3组量表敏感性分别为92.86%、100%、89.28%,特异性分别为85.71%、42.86%、60.71%,准确性分别为89.28%、71.43%、75.00%.结论3组量表中MMSE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均较好,HIS敏感性最高但特异性最低,ADL敏感性接近于MMSE但特异性稍低.MMSE适合于老年高风险人群的AD筛查,HIS和ADL必须考虑到筛查对象的具体流行病学特点配合MMSE进行AD筛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丁苯酞(NBP)预处理对急性低压低氧小鼠记忆功能及海马乙酰胆碱(Ach)含量的影响。方法将42只成年昆明小鼠随机分为3组,即常压常氧对照组、低压低氧对照组和低压低氧实验组。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的逃跑潜伏时间和平均速度评估小鼠空间记忆功能,检测海马组织中Ach含量及乙酰胆碱转移酶(ChAT)活性。结果与常压常氧对照组比较,低压低氧对照组和低压低氧实验组潜伏期明显延长,分别为(26.39±8.44)s、(44.60±7.80)s、(35.97±4.49)s,平均速度显著减慢,分别为(24.91±4.61)cm/s、(7.69±4.33)cm/s、(13.58±5.33)cm/s;海马Ach含量、ChAT活性显著降低(P0.05或P0.01),Ach含量分别为(8.11±0.35)mg/g、(7.56±0.42)mg/g、(8.00±0.28)mg/g,ChAT活性分别为(271.0±70.1)U/g、(167.4±46.2)U/g、(238.4±65.4)U/g;与低压低氧对照组比较,低压低氧实验组的潜伏期显著缩短,平均速度显著增快,海马Ach含量、ChAT活性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 NBP预处理可以减轻急性低压低氧对小鼠记忆功能的损害,可能与Ach含量及ChAT活性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DSA)检查,研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和脑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对30例TIA患者的临床诊治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了解TIA行全脑血管造影患者颈总动脉、颈内动脉系统和椎-基底动脉颅内、外段血管有无粥样硬化斑块及性质、血管狭窄程度及其他病变。结果 30例TIA患者中20例(66.7%)存在颅内-外动脉狭窄,其中7例(21.0%)为颈内动脉狭窄,4例(13.3%)为大脑中动脉狭窄,2例(6.7%)为大脑前动脉狭窄;2例(6.67%)颈内动脉并椎动脉狭窄,5例(16.7%)椎动脉狭窄;1例(3.3%)烟雾病;2例(6.7%)血管痉挛;7例(23.3%)血管造影阴性。应用支架治疗椎动脉、颈内动脉狭窄70%的患者,效果良好。结论 DSA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脑动脉病变能准确的评估,对明确TIA的病因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对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慢性间断性缺氧对帕金森病模型小鼠认知功能、海马神经元结构及突触素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百草枯腹腔注射联合慢性间断性缺氧制备帕金森病伴睡眠障碍小鼠模型,通过电迷宫和跳台实验评价其学习和记忆能力,HE和Nissl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形态及数目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海马神经元突触素表达水平、电子显微镜观察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百草枯组、慢性间断性缺氧组及其联合组小鼠学习和记忆成绩显著下降(均P< 0.05),电迷宫和跳台实验总反应时间延长、错误反应次数增加;Nissl染色阳性神经元数目减少、突触素表达水平升高.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显示,百草桔组、慢性间断性缺氧组及其联合组小鼠海马神经元均有不同程度损害,但以百草枯联合慢性间断性缺氧组最为明显(均P=0.000).结论 慢性间断性缺氧可加重百草枯所致帕金森病模型小鼠的学习和记忆障碍,可能与海马神经元结构损害、突触功能减弱有关.  相似文献   
7.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在头位改变时出现的以短暂眩晕发作为主要特征的外周前庭性疾患,耳石复位治疗具有独特的疗效。体位限制对耳石复位后的治疗及预后是否有效尚未明确。前庭康复对反复发作的BBPV及其预后有一定疗效。BPPV引起的眩晕/头晕、姿势不稳等不适症状明显影响患者心理状态,更多表现为焦虑状态,因此心理评估及心理干预在BPPV的康复治疗中愈显重要。现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复位手法、体位限常】、前庭康复及心理评估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 (HMCAS)是大脑中动脉(MCA)血栓的标志 ,其特异性接近 10 0 %。以往的研究表明 ,发病初几小时内HMCAS检出率较高。本研究旨在明确HMCAS的检出率 ,初始神经病学表现的严重程度与早期CT脑实质缺血性改变的联系 ,以及与之有关的临床结果和静脉内应用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 (rtPA)对有HMCAS患者的疗效。6 2 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来自欧洲急性卒中协作研究I(ECASSI)的双盲、随机、多中心实验。分为rtPA组和安慰剂组。均行 3次CT检查 ,即第 1次在入院当天治疗前、第 2次在入院次日…  相似文献   
9.
脊髓蛛网膜下腔出血误诊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脊髓蛛网膜下腔出血误诊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男,39岁。因突发腰背部疼痛7 d、头痛2 d入科。神经系统查体:神清语利,颅神经检查正常,四肢肌力正常,病理征阴性,颈抵抗,颏胸距4横指,kern ig征双侧阳性。急诊头颅CT检查示脑蛛网膜下腔出血。既往于2000-04、2002-07曾2次因同样主诉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脑蛛网膜下腔出血,经保守治疗好转;曾于2002-09在我院介入科行全脑血管DSA检查未见异常。入院结合既往病史考虑脊髓蛛网膜下腔出血可能,故行颈、胸、腰椎及脊髓M R I检查示:胸12~腰3椎体上缘水平脊髓表面迂曲流空血管影符合脊髓血管畸形,胸2…  相似文献   
10.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主观睡眠质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SAS)患者的主观睡眠质量及特点。方法 对 2 17例经多导睡眠图 (PSG)检查确诊的OSAS患者进行Pittsburgh睡眠质量指数 (PSQI)调查。结果 根据PSQI评估结果 ,睡眠较差和睡眠很差的病例数均为 88例 (各占 40 .5 % )。PSQI各成分 (I~VII)的计分分别为 1.6± 0 .9,1.1± 1.1,1.1± 1.1,1.4± 1.2 ,0 .8± 0 .6,0 .3± 0 .9,1.9± 1.1分 (P <0 .0 1)。AHI与PSQI及其各成分 (I~VII)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 -0 .2 7(P <0 .0 1) ,-0 .15 (P <0 .0 5 ) ,-0 .42 (P <0 .0 1) ,-0 .2 8(P <0 .0 1) ,-0 .17(P <0 .0 5 ) ,-0 .0 8(P >0 .0 5 ) ,-0 .2 1(P <0 .0 1) ,0 .0 8(P >0 .0 5 )。轻、中、重度OSAS3组患者的年龄差异无显著性 ;各组PSQI分别为 9.6± 5 .3 ,8.0± 4.2 ,6.8± 3 .3 (P <0 .0 1) ;各组PSQI的成分II、III、VI计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其它成分计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OSAS患者睡眠质量差 ,主要表现为白天功能障碍、主观睡眠质量差以及睡眠效率低 ,但患者主观睡眠质量差的程度与OSAS严重程度反而呈弱负相关 ,提示睡眠呼吸暂停本身并不是影响患者主观睡眠质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