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9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笔者成功诊断1例76岁男性系统性硬化症患者。本患者主要表现为水肿,发病初期一直未明确诊断,对症支持治疗仅暂时缓解病情。水肿加重后查血清相关自身抗体示抗核抗体阳性,结合皮肤活检病理明确诊断为系统性硬化症。根据文献报道和笔者的临床经验,系统性硬化症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困难。对于临床上难以解释的水肿,应考虑本病的可能,重视患者皮肤的改变及血清相关自身抗体的检查,及早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3.
4.
目前中国开放改革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面对这种大好形势,如何进一步深化临床医学教育改革,尽快使临床医学教育适应向市场经济转轨.已成为全国医学院校必须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就此问题阐述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5.
根据中央间隙感染学说(shafik 1979)论述了中央脓肿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并设计了经直肠内肛隐窝(即感染侵入中央间隙的原发内口处)入路切开引流治疗中央脓肿的新术式。 通过102例临床观察,近期治愈96%,好转4%;随访3~20个月,远期治愈95%。有效地防止了脓肿的蔓延扩散和后遗肛痿的形成。证明术式设计合理,符合本病病理特点,手术路径有别于目前国内治疗肛周脓肿的其他术式。由于只有一个切口,既切除了原发病灶,又做了充分引流,故手术创面小,疗程短,对肛管组织损伤少,方法简便,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6.
根据中央间隙感染学说(shafik 1979)论述了中央脓肿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并设计了经直肠内肛隐窝(即感染侵入中央间隙的原发内口处)入路切开引流治疗中央脓时的新术式。通过102例临床观察,近期治愈96%,好转4%;随访3~20个月,远期治愈95%。有效地防止了脓肿的蔓延扩散和后遗肛瘘的形成。证明术式设计合理,符合本病病理特点,手术路径有别于目前国内治疗肛周脓时的其他术式.由于只有一个切口,既切除了原发病灶,又做了充分引流,故手术创面小,疗程短,对肛管组织损伤少,方法简便、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7.
釉质表面约30um的高钙化区称为釉质表层,在早期龋形成时该层结构保持相对“完整”。该文将从釉质表层固有的理化性质出发,对其抗酸性,形成机制,脱矿再矿化行为及其在龋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B-2)、拓扑异构酶Ⅱα(TopoⅡα)和P-糖蛋白(P-gp)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30例胃癌组织中EGFR、C-erbB-2、TopoⅡα和P-gp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EGFR、C-erbB-2、TopoⅡα和P-gp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依次为87.7%(114/130)、53.8%(70/130)、50%(65/130)和33.8%(44/130)。EGFR、C-erbB-2、P-gp在高、中分化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低分化胃癌(P<0.05);C-erbB-2在直径<5cm的胃癌(胃体、胃窦部和幽门部,Ⅲ期和Ⅳ期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直径≥5cm的胃癌(贲门部及I期和Ⅱ期胃癌),(P<0.05);EGFR在贲门和胃体部胃癌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胃窦及幽门部胃癌(P<0.05);TopoⅡα在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中表达率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P<0.05)。胃癌组织中EGFR和TopoⅡα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EGFR、C-erbB-2、TopoⅡα及P-gp参与胃癌的生长、侵袭和转移过程。它们的联合检测可作为判断胃癌预后、筛选高危转移患者的有效指标,同时也对胃癌的靶向药物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酸蚀时间对乳牙釉质脱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不同酸蚀时间对乳牙釉质脱矿的影响,对不同酸蚀时间形成的乳牙釉质的脱矿区进行形态学和数据学评价。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将28颗离体下中切牙的唇面分别开4个窗,随机分到酸蚀30s(A)、60s(B)、90s(C)、120s(D)4个处理组中,采用32%磷酸凝胶对标本进行酸蚀处理。0.1mmol/L罗丹明B染色后,进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扫描。采用SPSS1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和S-N-K法检验。结果:随着酸蚀时间的延长,釉质脱矿条带有所增粗,鱼鳞状结构变得不明显。衡量釉质脱矿程度的3个参数,荧光面积(FLA)、总荧光量(TF)和平均荧光量(AF)的均值随着酸蚀时间的延长而有所增大。A、B、C、D4组的FLA均值分别为(5.5±1.6)×102μm2、(7.4±2.7)×102μm2、(9.2±3.0)×102μm2和(9.6±2.9)×102μm2;4组的TF均值分别为(3.5±1.3)×104、(5.7±2.9)×104、(8.3±3.6)×104和(9.7±3.4)×104;AF均值分别为128.4±35.3、166.6±21.1、200.8±19.4和219.1±12...  相似文献   
10.
心理学认为.人的各种心理状态形成与其所受到的各种内外因素刺激是分不开的.刚进入医院大门实习的医学生正处于内外环境发生变换的阶段,不可避免地将对致其心理上发生影响.他们精力充沛、思维活跃、情感丰富,如何把握住实习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特点,引导其成为身心全面发展的台格人才,是临床教学所要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