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并掌握塔里木河流域新疆出血热自然疫源地生态系统主要宿主和媒介的群落构成,及其与新疆出血热流行的相关性。方法根据塔里木河流域地理环境特征,在上、中、下游3个区段设立调查研究样方,采集家畜、啮齿动物和蜱类样本,采用生态学方法分析不同生态景观下宿主和媒介的群落结构组成和特征,检测蜱类样本的新疆出血热病毒携带率和家畜抗体携带率,统计分析流行病学的相关性。结果塔里木河流域新疆出血热自然疫源地啮齿动物和蜱类群落组成简单,啮齿动物7种,以子午沙鼠为主,占73.6%,蜱类3种,以亚洲璃眼蜱为主,占98.4%以上:不同地理生态景观上,干旱、半干旱的沙质盐碱地是亚洲璃眼蜱和啮齿动物分布的最优生态景观;空间分布上,亚洲璃眼蜱在优生景观中的数量由上游至下游逐步增加的变化趋势一致,游离蜱指数分别为37.0、44.7和64.7;塔里木河流域上、中、下游3个区段羊血清抗新疆出血热病毒抗体阳性率由13.2%增加至43.1%,自然界中亚洲璃眼蜱病毒分离率由零增加至6.9%,亚洲璃眼蜱指数和羊血清CCHFV(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阳性率呈正相关(r=0.992)。结论塔里木河流域新疆出血热自然疫源地呈现丰富的多样性,其自然界新疆出血热流行强度与疫源地宿主媒介及植被构成的丰富度密切相关,可因自然界中亚洲璃眼蜱指数的不同分为不同的流行区。  相似文献   
2.
自 1963年Nass通过电镜证实了线粒体DNA的存在以来 ,国内外许多学者对一些高等动植物尤其是动物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DNA ,mtDNA)进行了多种研究 ,在mtDNA的结构、组成、复制、转录、基因表达的调控及mtDNA突变与线粒体病之间的关系 ,以及在分子基础上揭示或重新认定了许多动物的起源和分类 ,为动物的亲缘关系的认定以及遗传育种提供了大量的背景资料[1~ 3 ] 。近年来 ,随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Restrictionfregmentlengthpolymorphism ,RFLP)分析技术及PCR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mtDNA进化遗传学研究成为目前分子进化研究领…  相似文献   
3.
遗传多样性是指种内基因的变化,包括种内显著不同的种群间和同一种群内的遗传变异,也称为基因多样性。在物种内部因生境的不同也会产生遗传上的多样化,各种生物不同亚种和人工驯化(种植)的品种或品系中都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以上是物种各水平多样性的最重要的来源。 对遗传多样性的系统研究始于上个世纪,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用大量资料和证据揭示出生物中普遍存在变异现象,并发现了大部分变异有遗传倾向,他把这种可遗传的变异称为  相似文献   
4.
5.
目的了解并掌握塔里木河流域新疆出血热自然疫源地的多样性。方法根据塔里木河流域地理环境特征,在上、中、下3个区段设立植物群落生态学和土壤地质调查研究样方,采用生态学方法统计分析不同生态景观下植物群落和土壤地质的特征。结果塔里木河流域新疆出血热自然疫源地由沼泽湿地、草甸湿地、盐碱地、沙质盐碱荒漠和盐碱风蚀荒漠组成,其植物群落构成和分布与流域土壤地质类型的分布一致,群落结构随地质类型的改变而变迁,具有丰富的多样性。结论干旱和半干旱的沙质盐碱荒漠植物群落结构完整和物种丰富多样性,是维持新疆出血热自然疫源地疾病流行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塔里木盆地新疆出血热蜱类及宿主动物感染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检测塔里木盆地蜱类、啮齿动物和家畜新疆出血热(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CCHF)的感染状况和自然界分布现状。方法将病原材料蜱或啮齿动物脏器或羊血液标本接种1~2日龄乳鼠,取具有典型临床症状的检查材料采用反向血凝(RPHA)和免疫荧光(IFA)方法做免疫学鉴定,并采用RT-PCR技术检测目标材料中CCHFV特异性S基因片段。结果实验室接种采集自环塔里木盆地21个县(市)的蜱类、啮齿动物脏器和羊血液标本422组,获得典型临床症状发病材料49份,其中以巴楚、尉犁、于田和若羌地区的新疆出血热临床典型发病检出率较高。用RPHA鉴定43份,阳性6份,阳性率为1.4%;RPHA阳性材料分布于尉犁、轮台和于田3个地区。用IFA鉴定42份,阳性13份,阳性率为3.1%;IFA阳性材料分布于巴楚、尉犁、民丰、轮台和于田5个地区。用RT-PCR方法检测32份,检测到CCHFV特异性S基因片段(329~548n1)31份,阳性材料分布于阿克苏、阿瓦提、巴楚、洛浦、尉犁、民丰、且末、若羌、轮台和于田10个地区。以亚东璃眼蜱的感染率最高,其次是羊,从子午沙鼠脏器材料中检测到CCHFVS基因片段。结论新疆出血热在新疆南部地区是以河流为依托,分布在环塔里木盆地区的沙漠绿洲胡杨灌木区域内,主要宿主媒介是亚东璃眼蜱,羊、骆驼等家畜和塔里木兔、子午沙鼠和大耳跳鼠可作为新疆出血热的储存宿主。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吡唑啉酮衍生物镉(Ⅱ)配合物(Ls-17)对人食管癌细胞(Eca-109)的凋亡诱导作用及对细胞Bax和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MTT法检测Ls-17对Eca-109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周期分布变化及线粒体膜电位的改变,caspase活性法检测caspase-3和9的变化,Western blot法分析Bax和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 Ls-17对Eca-109细胞增殖抑制的IC50值为25.12 mg·L-1,使细胞周期阻滞在G2/M期而导致细胞凋亡;能降低线粒体膜电位水平并激活caspase-3和9,使Bax/Bcl-2的比值增大.结论 Ls-17能够抑制Eca-109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下调Bcl-2的表达,使Bax/Bcl-2的比值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8.
植物凝集素是一种非免疫原性的蛋白质,在植物界广泛分布。它可以专一性地识别并结合单糖或寡糖,这种结合具有可逆性。植物凝集素与细胞表面表达的糖分子结合后能够引发细胞内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反应,使细胞或机体代谢发生改变,例如诱导细胞凋亡和自噬。现就植物凝集素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自噬可能的分子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CCHF)是一种典型的蜱传自然疫源性疾病,是在特定的生态环境中由病原体(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CCHFV)、宿主媒介、动物(蜱类、大型草食动物和啮齿动物)构成的不依赖于人类而在自然界中可独立存在的传染性疾病,广泛分布于非洲、欧洲、亚洲和中东地区的30多个国家[1,2].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选取新疆出血热病毒M基因(编码糖蛋白Gn,Gc)和S基因(编码核蛋白NP)部分基因片段,并进行部分片段的嵌合,分别插入至真核表达载体PVAX1中构建重组质粒,并将重组质粒分别免疫小鼠,评价其诱导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的效果。方法将NP(aa1~482)、NP2(aa170~305)和糖蛋白Gn(aa529~820)、Gc(aa1050~1697)片段,及Gc-NP2片段分别构建到真核表达载体PVAX1上构建重组质粒,用重组质粒免疫小鼠,通过T细胞增殖试验,细胞因子含量测定和ELISA对免疫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经双酶切鉴定和DNA测序证实重组质粒构建正确。pVAX1-NP2实验组小鼠的血清抗体效价可以达到1∶6 400,pVAX1-NP2及pVAX1-Gc-NP2实验组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明显,两组的IFN-γ的表达水平也高达(865.15±6.29)pg/mL及(1727.21±33.93)pg/mL,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VAX1-NP2及pVAX1-Gn实验组IL-4的表达水平为(19.11±1.20)pg/mL和(20.07±1.67)pg/mL,都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35±1.82)pg/mL(P0.05)。结论成功构建了多个重组真核表达载体,免疫小鼠后获得了效价高,特异性好的抗体。各重组质粒都激起了较强的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pVAX1-NP2及pVAX1-Gc-NP2实验组效果最好,可将其作为新疆出血热病毒的候选疫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