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6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7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检测了140例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抗-HCV)阳性的慢性丙型肝炎(CHC)的HCV核酸(HCVRNA)和IgM抗体(抗-HCVIgM)两项指标。结果表明,原始诊断为不同临床型的肝炎(HC)患者,8年随访时,HCVRNA和抗-HCVIgM阳性率分别为80.7%和90.7%(u=2.39P<0.05).在原始诊断不同临床型HC转慢者中,上述两项指标均未发现统计学上的差别(均为P>0.05)。HCVRNA与抗-HCVIgM配对比较,符合率为78.6%。基因分型初步结果表明,河北省固安HCV以基因Ⅱ型为主。本研究提示,随访8年的CHC患者绝大多数仍有传染性;本文方法检测的抗-HCVIgM不能代表早期感染标志,但代表慢性感染活动化或带毒,所以,在不具备检测HCVRNA的地方更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我国丙型和戊型肝炎人群流行病学调查及流行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55,自引:1,他引:54  
为阐明丙型和戊型肝炎在我国的流行严重度和流行规律,采用描述流行病学、血清流行病学和分子流行病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两型肝炎的流行特征和流行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一般人群调查近9万人丙型肝炎和戊型肝炎的流行率各为2.2%和9.7%,散 生病毒性肝炎感染比率各为2.15%和16.4%。丙型肝炎在我国主要经血传播,与血液接触密切人群中HCV感染率高达50-70%,慢性化比比例高达40-60%,目前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乙型肝炎(乙肝)疫苗2针法的免疫效果。方法:在河北正定县选择某乡7个村为试验现场,进行了14年观察。筛选1-7岁HBV易感儿童261名,按0.3月免疫程序接种2针10μg乙肝血源疫苗,全程免疫后1,2,3,4,5,6,8,10和14年对观察人群采集血清标本,检测HBsAg,抗-HBs和抗-HBc。结果:抗-HBs阳性率随免疫年限延长逐渐下降,由免疫后第1年的93.57%降为免疫后14年的52.13%,在观察期间,只检测到1例HBsAg阳转,并形成了慢性携带状态。结论:2针免疫法与3针免疫法的免疫效果无差别,在某些贫究和交通不太方便的地区二针免疫法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对河北省不同人群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状况和急、慢性肝炎中HE的比例进行了调查。用美国Genlabs ELISA试剂检测抗-HEV和抗-HEV IgM。  相似文献   
5.
本文应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对235名HBV易感者(卫校学生165名、师范院校学生70名)在校学习期间和工作1.2年HBV新感染,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同时对11个HBV感染因素做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观察对象在保定市某卫校用RIA法检测254名学生,查出HBsAg、抗-HBs、抗-HBc  相似文献   
6.
1 丙型肝炎暴发流行的发现 1985年固安县出现成人肝炎流行,经对当地五个自然村调查:成人肝炎现患率3.8%,显著高于儿童的0.5%。在成人中,有献血史的肝炎现患率6.8%,显著高于无献血史的1.4%。在有献血史的人群中,有单采血浆还输血球(简称献浆)献血史的肝炎现  相似文献   
7.
检测461名献浆血员总抗-HCV阳性率55.5%,其中合格血员抗HCV阳性率46.2%,不合格血员为91.6%,检测全血血员433名抗-HCV阳性率10.2%,合格血员5.8%,不合格血员42.3%,筛查血员抗-HCV后,合格率的献浆,全血血员抗-HCV阳性率分别降于4.0%和0.2%,比筛查前降低91.3%和96.1%,P〈0.01,义务献血员合格率抗-HCV阳性率0.4%,筛查前后检测初次到血  相似文献   
8.
应用227例HBsAg持续携带者长期随访的资料,计算HBsAg持续携带者年阴转率;分析年阴转率与年龄的依从关系以及各年龄组HBsAg持续携带者的期望阴转年数.研究结果提示:各年龄组男女性之间年阴转率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各年龄组年阴转率的变化趋势为.0~4岁为0,5岁以后略有升降,50岁以后急骤上升,出现高峰.50岁以上的年阴转率显著高于50岁以下各年龄组(P<0.01),老年人HBsAg阳性率下降,可由此得到解释。根据年阴转率拟合的曲线方程,反映了年阴转率随年龄变动的关系。利用估计的年阴转率可以进一步推算HBsAg期望阴转年数,0~4岁组的平均期望阴转年数为49.3年.说明HBsAg携带状态的长期性.在乙型肝炎的预防对策中,应予考虑。  相似文献   
9.
六六六在杀灭农业害虫和医学昆虫方面应用得很广。过去不少地区的工作同志对六六六毒性了解是不够的,特别在广泛应用药剂灭虫时期,由于强调它有效的主要方面,忽视预防中毒和保护工作人员健康的另一方面。这样就可能使本来对健康和生产上有利的杀虫药,成为危害健康的毒物了。六六六可以由呼吸道、皮肤和胃肠道侵入工作人员(和家畜)的身体内部,引起轻度或严重的中毒症状。六六六的局部刺激作用可由眼结膜、口腔和上呼吸道粘膜及皮肤方面看出,如感到瘙痒、灼热或刺痛。全身中毒的初期是头痛、晕眩和全身萎靡。其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