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27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下壁导联P-R段明显下斜与运动试验假阳性的关系。方法比较76例运动试验阳性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真阳性组57例、假阳性组19例的运动试验参数。结果假阳性组有较长的运动总时间(389±112s∶287±95s,P<0.01),达到较大的代谢当量(7.9±1.9mets∶6.6±1.5mets,P<0.01),ST段压低≥1mm时间延长(284±140s:192±97s,P<0.01),运动中较少诱发胸痛及至少2个下壁导联P-R段明显下斜的比例较高(74%∶20%,P<0.01),若以运动总时间≥300s、至少2个下壁导联P-R段明显下斜判断运动试验假阳性,其敏感性为63%,特异性为91%,预测价值为88%。结论运动总时间≥300s、至少2个下壁导联P-R段明显下斜对运动试验假阳性的判断有较高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对下壁合并右室心肌梗死后的患者,三尖瓣环的M型运动曲线与瓣环多普勒组织成像(DTI)的运动频谱在评价右室功能中的价值.方法分别检测下壁合并右室心梗组(A组)、前壁心梗组(B组)和正常对照组(C组)的三尖瓣环的运动幅度、瓣环的收缩期峰值运动速度、舒张早期峰值运动速度(E)与舒张晚期峰值运动速度(L).结果我们发现与B、C两组比较,A组的三尖瓣环运动幅度明显减小(A组与B组分别为1.93与2.42cm,P<0.01;A组与C组分别为1.93与2.68cm,P<0.01);A组的瓣环收缩期峰值运动速度明显减小(A组与B组分别为11.3与15.2cm/s,P<0.01;A组与C组分别为11.3与15.7cm/s,P<0.01);同时A组瓣环的舒张早期峰值运动速度亦减小(A组与B组分别为9.1与12.6cm/s,P<0.01;A组与C组分别为9.1与12.7cm/s,P<0.01).结论三尖瓣环的M型运动曲线和瓣环的DTI运动频谱可用来评价下壁合并右室心肌梗死后的右室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24h动态心电图夜间ST-T改变诊断冠心病的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03例24h动态心电图有ST-T改变的患者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其中56例有间歇性夜间显著ST-T改变的患者为研究组,47例有持续性ST-T改变的患者为对照组,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率显著升高(31.9%比67.9%),胸闷、胸痛(27.7%比66.1%),高血压(48.9%比71.4%),高脂血症(31.9%比42.9%),糖尿病(17.0%比46.4%)的发生率及左前降支(LAD,21.3%比57.1%)、左回旋支(LCX,14.8%比37.5%)、右冠状动脉(RCA,12.8%比35.7%)病变比例明显增大(P0.05或0.01)。结论:24h动态心电图中夜间ST-T显著改变诊断冠心病价值较大,可以作为诊断心肌缺血的一个较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长期体育锻炼对男性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对长期锻炼组60例与非锻炼组60例测定时域心率变异性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锻炼组与对照组比较SDNN、SDANN、RMSSD、PNN50指标均有显著提高(P< 0.05)。结论:(男性)长期坚持体育锻炼能提高心率变异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静息心率增高对原发高血压患者的预测价值,以及其与血压昼夜节律的改变有无相关性。方法:选取在门诊健康体检中首次查出血压增高者138例,另选择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血压正常者120例作对比。按静息心率(resting heart rate,RHR)水平将两组对象再分为3组,即甲组为RHR〈70次·min-1,乙组为70次·min-1≤RHR〈80次·min-1,丙组为RHR≥80次·min-1。对门诊初次查出血压增高的138例患者,继续跟踪检查24 h动态血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ABPM),根据ABPM结果分为杓型组、非杓型组、反杓型组。结果:(1)初筛血压增高组RHR为(78.24±9.13)次·min-1,较正常对照组RHR的(70.56±10.05)次·min-1显著增高,而且RHR≥80次·min-1的患者在初筛血压增高组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动态血压结果:初筛血压增高组除12例患者总平均血压在正常范围内外,其余患者平均血压均增高;随着静息心率的增加,24 h动态血压昼夜节律正常的比例越来越低,即血压曲线呈杓型的比例在减少,非杓型和反杓型的比例在增加。结论:静息心率增高可作为预测高血压发病的一个独立因子,且与血压昼夜节律的改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以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作为标准,探讨平板运动试验(TET)结合24h动态心电图(DCG)对冠心病(CHD)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36例患者行CAG,且同时行TET及DCG检查,分析TET及DCG两种检查方法各自对CHD的诊断价值,以及两者联合时对CHD的诊断价值。结果:TET诊断cHD的敏感性79.11%,特异性69.23%;DCG诊断CHD的敏感性67.72%,特异性80.77%;两者联合行并联试验时敏感性96.83%,特异性53.84%,阳性预测值80.95%,阴性预测值89.36%,敏感性、阴性预测值较单独TET、DCG试验有显著提高(P〈0.05);两者联合行串联试验时敏感性50.00%,特异性96.15%,阳性预测值96.34%,阴性预测值48.70%,特异性、阳性预测值较单独TET、DCG试验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单独行TET或DCG对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相对较低,两者联合诊断可明显提高上述两项指标。  相似文献   
7.
李捷  武忠  王东进  孙步高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8):3025-3027
目的:探讨运用超声心动图技术测算二尖瓣置换术(MVR)后人工心脏瓣膜-患者不匹配(PPM)现象的发生率以及PPM与术后早期血流动力学的关系.方法:比较320例不同种类、不同大小人工瓣膜MVR术后PPM发生率,PPM与术后早期血流动力学关系.结果:320例中机械瓣和生物瓣置换术后PPM的发生率分别为23.98%和54.05%;置换>25 mm人工瓣膜213例,PPM发生率为21.13%,≤25 mm人工瓣膜107例,PPM发生率为50.47%.PPM组术后二尖瓣平均跨瓣压差和平均流速分别为(24.67±5.16)mmHg和(2.36±0.40)m/s,非PPM组分别为(12.52±2.26)mmHg和(1.21±0.32)m/s.结论:运用超声技术提示MVR术后PPM现象普遍存在,尤其是置换小号及生物瓣膜者;PPM影响术后早期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改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心动图(2DE)结合心电图(ECG)诊断心尖部肥厚型心肌病(AHCM)的准确率,并与2DE和ECG单独诊断的准确率比较。方法:60例患者,30例心尖部肥厚型心肌病,另30例心电图显示ST-T改变,行左室造影或心脏磁共振检查。结果:单独ECG诊断AHCM的敏感性高(接近100%),但特异性低(约27%);单独2DE诊断AHCM敏感性为93%,特异性为100%;两者结合诊断AHCM能提高2DE诊断的敏感性。结论:利用二维超声心动图结合心电图能提高对心尖部肥厚型心肌病诊断的准确率,便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老年人心率变异性(HRV)与血压曲线类型及心室重构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住院并行动态心电图检测的400例老年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全部窦性心搏RR间期(SDNN)检测结果,将SDNN< 100 ms 241例患者纳入HRV偏低组,SDNN≥100 ms 159例纳入HRV正常组,对两组HRV指标、血压曲线类型以及心室重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HRV偏低组检出非杓型有34例(21%)、杓型有113例(71%)、反杓型有6例(4%)、深杓型有6例(4%),HRV正常组检出非杓型171例(71%)、杓型63例(26%)、反杓型5例(2%)、深杓型2例(1%),HRV偏低组血压曲线昼夜节律波动较HRV正常组减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RV正常组和HRV偏低组两组患者组内非杓型患者左心房的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舒张末期后壁厚度(LVPWd),室间隔厚度(IVS)及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指标均高于杓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RV偏低组非杓型患者的LAD、IVS、LVDd、LVPWd和LVMI指标均高于HRV正常组非杓型患者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RV下降使血压昼夜节律减弱,HRV是导致心室更易发生重构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康凯  徐伟  施广飞  孙步高  左劲松 《江苏医药》2005,31(11):832-833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心脏左室功能的改变。方法 应用超声心动图及组织多普勒显像(DTI)检测74例高血压病患者及94例正常对照者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结果 高血压病组左室质量指数、跨二尖瓣血流频谱速度A及E/A比值和DTI频谱速度s、a及e/a比值较正常组有显著差异(P〈0.05),但左室射血分数(LVEF)、跨二尖瓣血流频谱速度E和DTI频谱速度e在高血压病组及正常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DTI的收缩期峰速度与LVEF和舒张期峰速度比值e/a与E/A在两组问均呈显著相关(P〈0.05)。结论 高血压病患者收缩期峰速度S及舒张晚期峰速度a增加,提示左室收缩功能增强,左室僵硬度增加,左房辅助泵功能增强;DTI能早期、敏感地发现高血压病患者收缩及舒张功能的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