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干扰素α(IFN-α)是最早运用于抗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药物,是具有抗病毒和免疫调节功能的细胞因子,具有双重治疗功效[1].IFNα的抗病毒作用比较广泛,对于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阳性和阴性的患者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尤其对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明显.干扰素治疗结束时,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HBeAg阴转率,报告多为20%~40%[2-4].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血浆、肝脏组织中表达水平与肝脏炎症及纤维化的关系。方法对74例慢性肝病患者行肝脏活体组织穿刺病理检查,根据病理诊断分为慢性乙型肝炎轻度(31例)、慢性乙型肝炎中度(19例)、肝炎肝硬化(24例)。检测血清肝纤维化指标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肝功能各项指标,血浆VWF水平。每组选取15例进行肝脏组织VWF免疫过氧化物酶染色。结果慢性乙型肝炎中度、肝炎肝硬化组血浆VWF含量分别为(113.46±25.81)%、(143.77±50.77)%,与慢性肝炎轻度组(83.56±26.73)%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VWF与肝脏炎症、纤维化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502和0.333,P<0.01)。VWF与血清PCIII、CIV、HA、LN有显著相关关系(r分别为0.474,0.614,0.483,0.515,P<0.01)。VWF在肝脏组织中表达半定量值分别为87.64±14.06,91.01±34.19,111.81±21.20,与肝炎肝硬化组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VWF有助于判定肝纤维化程度,可反映肝脏病理损害的程度,在肝损伤后纤维化的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lamivudine,LAM)与阿德福韦酯(adefovior,ADV)联合应用和单用ADV治疗LAM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LAM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6例,随机分为A、B2组,每组33例,分别以为ADV与LAM联合和单用ADV进行治疗。观察治疗12、24、36、48周时的丙氨酶氨基转移酶(ALT)复常率、HBV DNA转阴率及血清学转换率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结束时,ALT复常率、HBV DNA转阴率,A组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DV联合LAM较ADV单药治疗LAM耐药慢性乙肝患者有较好疗效,联合治疗可减少病毒突变及生化反弹,减少耐药性的发生,其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拉米夫定联合甘利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10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成3组,每组34例.A组单用拉米夫定0.1 g,每日1次口服;B组为甘利欣150 mg静脉滴注,每日1次,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降至正常后,口服甘利欣胶囊150 mg,每日3次;C组为拉米夫定联合甘利欣,剂量方法同上.疗程均6个月,观察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病毒复制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6个月后,3组患者均取得较好的疗效,有效率分别为65.9%、81.6%、93.9%;肝功能复常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患者症状、恢复肝功能和抗病毒等方面疗效更好,C组与B组比较HBV-DNA阴转率差异显著(P<0.01);与A组相比,ALT复常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拉米夫定联合甘利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效果较单用药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拉米夫定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研究拉米夫定对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 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给予拉米夫定 10 0mg/d口服 ,连用 2 4个月 ,设立对照组。在治疗开始前、治疗开始后 6个月、12个月和 2 4个月分别记录Child Pugh得分 ,并进行肝功能、肝纤维化标志物、HBV血清标志物以及血清HBVDNA定量检测。结果  2 8例肝硬化患者拉米夫定治疗后 ,血浆白蛋白显著升高 ,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和胆红素明显降低 ,血清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厚、层粘连蛋白和透明质酸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 ,血清HBVDNA阴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0 5 ) ,HBVDNA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治疗组Child Pugh计分平均降低 2 .5 ,5 4.2 %患者提高了分级 (12例从B到A ,1例从C到B) ,而对照组仅有10 .5 %的患者Child Pugh分级得到了改善 ,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 3 2 .1% (9/2 8)。结论 拉米夫定能使HBV复制指标阳性的活动性肝硬化患者的病毒复制受到抑制 ,肝功能改善 ,肝纤维化程度降低 ,病情缓解。应用拉米夫定治疗肝硬化患者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孙杏丽  孙梅花  郑艳华 《河北医药》2013,(19):2997-2998
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主要是由包括肠道病毒71型(EV71)及柯萨奇病毒16型(COA16)等感染所引起的以发热,手、足、口腔等部位皮疹为主要表现的儿童传染病[1]。2008年,安徽阜阳市发生了较大规模的手足口病疫情,造成多例死亡病例,我国自同年5月2日起将该病列为丙类传染病管理。至目前本病发病率仍然居高不下,重症病例较多,仍有死亡病例。本研究搜集石家庄市第五医院2012年住  相似文献   
7.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指标与肝脏病理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通过观察急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轻度、中重度)、肝硬化共4组患者血清HBeAg、HBeAb、HBV-DNA阳性率,分析其与肝脏病理的关系.方法 对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170例行肝脏病理检查,按2000年西安传染病会议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的诊断标准分组,同时检测HBeAg、HBeAb、HBV-DNA.结果 各组HBeAg阳性率分别为27%、64.5%、57.9%、25%,急性乙型肝炎组和肝硬化组HBeAg阳性率明显低于慢性乙型肝炎组.HBeAb阳性率分别为27%、29%、31.6%、29.2%,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HBV-DNA阳性率分别为27%、71%、94.7%、79.2%,急性乙型肝炎组HBV-DNA阳性率明显低于其他组,其他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HBV-DNA为更敏感的监测病毒复制的指标,HBeAg和HBV-DNA不能作为肝组织病变程度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诱导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凋亡作用及白藜芦醇对TRAIL的增敏效果。方法培养SMMC-7721细胞,同步化后,分成对照组、TRAIL干预组、Res+TRAIL干预组,作用24h后,收集细胞,用流式细胞仪进行凋亡分析。结果对照组SMMC-7721细胞的凋亡率为3.02%±0.17%,TRAIL干预组凋亡率为8.55%±1.46%,Res+TRAIl。干预组中25μmol·l-1、50μmol·l-1、100μmol·l-1。凋亡率分别为8.61%±1.41%、20.72%±1.33%、27.19%±1.43%。TRAlL干预组、Res+TRAIL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Res+TRAIL干预组(5μmol·l-1、100μmol·l-1白藜芦醇)与TRAIL干预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而Res+TRAIL干预组(25μmol·l-1白藜芦醇)与TRAIL干预组比较差别无显著性(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FRAIL对SMMC-7721细胞有凋亡诱导作用;白藜芦醇对TRAIL诱导人肝癌细胞SMMC-7721凋亡有致敏作用,且呈剂量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LAM)联合/序贯阿德福韦酯(ADV)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寻求核苷类似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最佳治疗途径。方法随机入选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20例,为肝功能中度以上受损,HBV DNA>1×104拷贝/ml、HBeAg阳性/阴性患者。除常规保肝治疗外,按抗病毒药物应用的不同平均分为3组:A组:单用拉米夫定治疗;B组: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序贯治疗;C组:拉米夫定、阿德福韦序贯联合治疗。结果治疗24个月时,3组患者HBV DNA持续阴转率分别为70.0%(28/40)、95%(38/40)、100%(40/40)。C组患者在改善症状、稳定肝功能方面明显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疗效满意,二者联合耐药率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清热抗毒煎剂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普通病例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 将120例手足口病普通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给予清热抗毒煎剂联合利巴韦林,对照组单独给予利巴韦林,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检测2组治疗前后白细胞(WBC)计数、C-反应蛋白(CRP)、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及补体C3、C4的含量.结果 治疗组症状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WBC计数、CRP均有降低,治疗组下调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2组血清IgA、IgG表达均有升高,治疗组上调更为明显(P<0.05).结论 清热抗毒煎剂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普通病例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缩短病程;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机体炎性反应、调节机体体液免疫功能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