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36 毫秒
1.
桂枝味辛甘,性温,是临床常用药物,现代《中药学》教材因桂枝汤治疗太阳中风的缘故,大多将其归为解表药物,使初学者以为桂枝之功以解表为最。然观《神农本草经》中桂枝的第一个功效即为主上气,可见,平冲降逆才是桂枝的首要功效。通过《伤寒杂病论》和历代医家的论述,不难发现桂枝可通过辛甘而温之性暖肺、温心、调中、补肾,治疗上中下三焦上逆之证。这一发现不仅扩大了桂枝的临床应用范围,更为医家论治气机上逆的病证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自钱乙提出"肾主虚,无实"以来,肾无实证之说便为许多医家所推崇,然而在《黄帝内经》当中已经有了较为详细的关于肾实证脉象、症状表现和治法的记载。张仲景创立肾气丸治疗肾脏虚实夹杂之证,已经认识到了湿邪是导致肾实证的主要病因。结合当今时代特点,其病因又当以湿热和痰火为最多,在治疗上当遵循"实则泻之"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生理性的血管生成对于组织修复、机体平衡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异常的血管生成可诱发多种疾病,如癌症、缺血性心脏病、中风等。调节血管的生成对于诸多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抗血管生成疗法已在某些疾病中显示了治疗意义,但促血管生成疗法仍然是一个难题。近年来,大量研究显示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血管生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调节异常的lncRNA,可以抑制或促进血管生成,这为治疗异常血管生成的相关疾病开辟了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4.
漫谈风药     
风药是一类具有风木属性的药物,其性升发、宣散、调达,有治风、升阳、除湿、行气滞、散火郁、布津液、解痉、调血、增效、引经等诸多功效,故广泛应用于临床各个学科。虽然风药应用甚广,但也有辛燥伤阴耗阳等弊端,临床应用时切不可随意滥用,尚需注意风药的一些禁忌:(1)风药多辛燥伤阴,阴液亏损者当慎用,若用当佐以滋阴之品;(2)风药升提阳气,肾虚不能纳气者慎用;(3)风药辛散走窜,开泄腠理,发汗伤阳,阳虚者慎用;(4)病去勿再服,以诸风之药,损人元气而益其病故也。  相似文献   
5.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发生于大中型动脉内膜的进行性病变,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基础。目前对于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尚不能令人满意,寻找新的更为有效的治疗靶点是当今医学的一大热点。CD47作为一种广泛表达的蛋白,通过与其配体信号调节蛋白α或血小板反应蛋白1结合,可从多种途径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如:阻断凋亡细胞的胞葬过程,促进内皮细胞的凋亡,抑制一氧化氮的生理功能,增加细胞黏附因子的产生等。通过抑制CD47表达可以阻断这些途径,延缓甚至逆转动脉粥样硬化,因此CD47可能成为未来抗动脉粥样硬化研究中的重要靶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中医药治疗冠心病领域的文献进行知识图谱分析,以探索本领域的发展进程、研究热点和前沿趋势。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并筛选来源于《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的相关文献,采用CiteSpace 5.8.2软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作者共现分析及关键词共现、聚类、突现分析。结果:共纳入4 841篇文献,研究的内容以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为主,同时也包括数据挖掘、网络药理和理论探讨等;研究团队主要来自陈可冀、王阶、刘建勋、王伟、谢雁鸣等科研团队;研究热点是活血化瘀方剂、中药药对、中药提取物、中成药、生物学研究。结论:通过知识图谱分析直观地展示了近20年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的现状,未来应利用新技术和方法从多个角度阐述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的作用机制,增加对冠心病更多证型的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进行多途径、多学科、多领域的合作,建立具有中医特色的冠心病诊疗及评价系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焦虑状态(coronary heart disease with anxiety disorder,CHDAD)、冠心病合并抑郁状态(coronary heart disease with depressive disorder,CHDDD)的中医证候、证素分布规律及差异。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从建库至2019年7月31日有关CHDAD、CHDDD中医证候分布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及中医临床辨证分型治疗研究,收集文献一般资料及病例辨证分型,用Excel 2010建立数据库,统计文献中各中医证侯和病位、病性类证素的频次及频率,运用χ2检验分析CHDAD、CHDDD的证候及证素分布规律及组间差异。结果 共纳入41篇文献,总病例数3357例。CHDAD常见证候类型依次为气滞血瘀证、气郁化火证、肝郁脾虚证、胆经郁热证,CHDDD常见证候类型依次为肝郁气滞证、痰瘀互结证、气滞血瘀证、气虚血瘀证;其中CHDAD肝郁脾虚证、气滞血瘀证明显多于CHDDD,而CHDDD肝郁气滞证、气虚血瘀证显著多于CHDAD(P < 0.001),心血瘀阻在二者分布未见明显差异(P > 0.05)。CHDAD常见病位证素依次是心、肝、脾、胆,CHDDD常见病位证素依次是肝、心、肾、脾;其中CHDAD脾、胆病位证素多于CHDDD,而CHDDD肝、肾、心病位证素多于CHDAD(P < 0.005)。CHDAD常见病性证素依次为气滞、血瘀、火(热)、气虚,CHDDD常见病性证素依次为血瘀、气滞、气虚、痰;其中CHDAD火(热)、气滞病性证素明显多于CHDDD,而CHDDD血瘀、痰、气虚证素多于CHDAD(P < 0.001)。结论 气滞血瘀是冠心病合并焦虑或抑郁状态的核心病机,其中CHDAD气滞偏重,多兼有脾虚,CHDDD血瘀明显,多兼有气虚,故临床治疗应以解郁活血为法,依据兼加证素的不同各随证加减。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冠心病(胸痹)的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随着"双心医学"概念的提出,精神情志方面对冠心病的影响开始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从中医角度分析胸痹与情志的关系,找到合理的治疗方案,将会对冠心病的治疗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室性早搏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单发的室性早搏对人体的危害不大,但频发的室性早搏可以触发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甚至室颤,引起晕厥甚至猝死。王承龙教授认为情志因素是此病的常见诱因,病位上与肝脏有密切的关系,病机上常常涉及到心神不宁证,治疗时主张在调肝法的基础上加用安神之品。  相似文献   
10.
《金匮要略》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有关杂病论治的专书,由于成书年代久远,使得后世医家对书中诸多条文的含义有不同的见解。后世医家对于胸痹篇中阳微阴弦、关上小紧数、短气、活血化瘀法的认识存在着不同的看法,遂对此进行了探讨。阳微阴弦为胸阳被痰浊郁闭,不能伸展,失去温阳之功,故而言虚。关上小紧数的数脉是一种脉势,胸阳被郁,必然鼓动不安,所以脉见躁动不安之象,即数。短气是胸痹的一个较为突出的伴随症状。活血化瘀之法在胸痹篇中亦有体现,治疗时要掌握好活血化瘀的法度,以免损伤心气,加重病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