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4篇
  2008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①目的 提高前列腺增生症的手术治疗效果。②方法 采用Madigan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42例。③结果 42例均手术成功,25例尿道完整,17例损伤尿道缝合修复;术后出血少,恢复快;术后随访4-85个月,病人无尿道狭窄,尿失禁等并发症。④结论 Madigan手术为较理想的前列腺增生症开放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我们通过制作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ANP)模型 ,观察胰腺炎时肠粘膜屏障的改变和在此基础上发生的肠道细菌移位[1] 和肠源性内毒素血症。一、材料和方法1.动物及分组 :雄性Wistar大鼠75只 ,体重 2 70~ 330g ,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6只 )、假手术对照组 (30只 )和ANP组 (39只 )。2 .方法 :采用胆胰管逆行注射法复制ANP模型。禁食 12h后剖腹 ,细针逆行穿刺总胆胰管 ,恒速输入牛胆酸钠和胰蛋白酶 (浓度分别为 12 .5 g/L和5× 10 6U/L ,3.33ml/kg体重 )。假手术组仅翻动胰腺。各组动物于 2、8、2 4、48、72h分批处死 …  相似文献   
3.
目的 构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的表达质粒 ,并观察其表达产物对小型猪深度烫伤创面影响。方法 应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式反应 (RT PCR)技术克隆VEGF基因的cDNA序列 ,并将其正向连接到表达载体pQE 40上 ,通过十二烷基硫酸钠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 PAGE)和蛋白质印迹方法对其表达产物进行特异性鉴定。猪小面积深Ⅱ度烫伤后 ,立即将含有 1 μg/ g的VEGF膏剂均匀涂于创面 ,每个创面 2 0 0mg膏剂 ,隔日换药 1次 ,至伤后 1 1d。用透明膜描记称量法记录创面面积 ,并取创面组织作组织学检测。结果 克隆出的VEGF基因cDNA片段由 380bp组成 ,包括翻译起始密码子、编码序列和终止密码子等部分。重组表达质粒 pQE VEGF在M1 5细菌体内能够表达 ,VEGF主要存在于细菌包涵体内。小型猪烫伤后 7d,VEGF处理的伤口处肉芽组织增生明显 ,毛细血管数量增多。烫伤 1 1d后 ,VEGF组的创面可见连续的上皮覆盖 ,而M1 5组的创面面积为 (0 .71± 0 .2 3)cm2 ,伤口仍未愈合 ,两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结论 构建的VEGF表达载体可以编码VEGF1 2 1蛋白 ,其表达产物能够诱导肉芽组织生长 ,加速新生血管形成 ,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4.
探讨目前社区医院开展药学服务的模式,促进患者合理用药,提升药学服务质量。通过自身开展力所能及的药学服分析不足,思考对策。采取相应措施,外界支持,自身提高,努力提高药师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5.
腔静脉后输尿管诊断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1  
为了探讨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断方法,在总结8例腔静脉后输尿管诊断方法的基础上,对5例不典型腔静脉后输尿管患者采用逆行输尿管插管造影并输尿管CT检查,结果术前均获明确诊断。认为逆行输尿管插管造影并输尿管CT检查对不典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断较为准确可靠,可避免创伤,较Presman法优越,值得推广采用。  相似文献   
6.
我们采用国产ZL—502型机对1991年5月~1993年11月233例上尿路结石患者进行了治疗,肾结石一次成功粉碎率为87.3%,输尿管结石一次成功粉碎率为72.6%,总粉碎率为96.9%。效果良好。本文同时对治疗指征、体位、冲击要点,石街的防治进行了讨论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男138例,女93例,年龄10~75岁,平均40岁,肾结石109例,输尿管结石124例,结石0.3×0.4cm~4.5×5.0cm,其中鹿角状结石6例,阴性结石2例,输尿管结石以髂棘为界分为上下二段,其中上段结石87例,下段结石35例。 二、治疗方法:均采用术前肌注安定10mg,输尿管下段结石者需在术前灌肠,肾结石及输尿管上段结石采用仰卧位,输尿管下段结石取俯卧位。冲击电压为12~17KV,平均13.7KV,冲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性,75岁,反复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1个月入院。无寒战、发热及腰痛,无尿频、尿急、尿痛。B超检查:右肾中上极回声不均质,内见片状低密度回声,皮髓质界限模糊。CT平扫显示:右肾中上部片状不均匀低密度影,边界不清,增强呈不均质强化,增强幅度明显低于对侧肾脏(图1)。PET-CT考虑为恶性肿瘤,行后腹腔镜下右肾根治性切除术。病理报告:右肾中上极实质内五彩样肿物,大小约4 cm×4 cm,与周围  相似文献   
8.
肾损伤的诊断与治疗(附165例报告)张劲孙小庆江洪涛韩敬莲1986年1月~1997年6月,我院共收治165例肾损伤病人,现将其诊断与治疗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65例,男142例,女23例;年龄7~72岁,平均31.8岁。其中闭合性损...  相似文献   
9.
10.
白鑫  高健刚  侯四川  孙小庆  朱磊一 《河北医药》2010,32(18):2471-2473
目的探讨肾细胞癌(RCC)组织及癌旁组织中E-钙黏附蛋白及E-钙粘连素(CDH1)基因的表达与RCC发病机制间的相关性。方法 RCC患者36例(RCC组),男24例,女12例;分别取血液和肾癌组织标本。对照组36例为非肿瘤患者,男30例,女6例,取血液标本。癌旁组织标本为对照组,ELISA方法测定血浆中CDH1定量,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癌组织及癌旁组织CDH1的表达情况。竞争性PCR方法半定量分析组织中CDH1表达。分析RCC临床特点与CDH1表达的关系。结果 RCC组血浆中CDH1(4.3±1.8)ng/ml较对照组(6.8±3.1)ng/ml低(P〈0.05)。免疫组化显示肾癌组织中CDH1表达阳性率为36.1%(13/36),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为69.4%(25/36),肾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CDH1表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癌组织CDH1总RNA和mRNA水平与癌旁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H1基因表达下调可能在肾透明细胞癌的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