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涉及多种细胞并由多种因素诱导的慢性疾病,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增殖、迁移对As的发生和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包括促进斑块的生成及诱发斑块的不稳定等。VSMC由收缩表型向合成表型转换是其增殖和迁移的基础,维持VSMC的收缩表型,抑制其合成表型的形成有助于抑制其异常增殖和As斑块的形成。心肌素作为VSMC收缩标志基因的关键转录因子,能与血清反应因子结合来激活VSMC收缩标志基因的表达。多种功能因子,如雌激素受体α、组蛋白修饰、DNA甲基化和microRNA等,都可以与心肌素联合作用调节血管的功能并抑制VSMC的表型转换;多种作用途径,例如转化生长因子β1、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等信号通路,可增加心肌素表达,抑制VSMC的增殖和迁移。因此,心肌素在As发展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保护作用。调控心肌素影响VSMC的表型转换可能成为未来治疗As乃至心血管疾病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LWDHF)对更年期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阐明雌激素受体β和热休克蛋白27磷酸化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HE染色观察ApoE-/-小鼠动脉损伤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血管内HSP27磷酸化水平。MTT法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VSMC增殖和细胞周期。通过伤口愈合实验和F-actin染色观察VSMC迁移。Western blot检测HSP27、pHSP27、cyclin D1、蛋白磷酸酶2和ERβ的表达。分别采用ERβsiRNA和ERαshRNA转染研究它们在LWDHF效应中的作用。结果 LWDHF改善了去卵巢ApoE-/-AS小鼠的动脉损伤,抑制了HSP27的磷酸化,并增加了PP2A和ERβ的表达。在体外实验中,1×10-7 mol/L浓度的血管紧张素Ⅱ明显诱导VSMC增殖和迁移,增加cyclin D1的表达和S期细胞数,但12μg/mL浓度的LWDHF可以明显抑制上述作用。进一步机制研究表明LWDHF通过ERβ上调PP2A的表达,抑制HSP27磷酸化,而抑制VSMC增殖和迁移。结论 LWDHF可以减轻更年期动脉粥样硬化,且通过调节ERβ抑制HSP27磷酸化,抑制VSMCs的增殖迁移。这些发现为LWDHF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的潜在治疗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六味地黄丸(LWDHF)对更年期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阐明雌激素受体β和热休克蛋白27磷酸化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HE染色观察ApoE-/-小鼠动脉损伤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血管内HSP27磷酸化水平。MTT法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VSMC增殖和细胞周期。通过伤口愈合实验和F-actin染色观察VSMC迁移。Western blot检测HSP27、pHSP27、cyclin D1、蛋白磷酸酶2和ERβ的表达。分别采用ERβ siRNA和ERα shRNA转染研究它们在LWDHF效应中的作用。结果 LWDHF改善了去卵巢ApoE-/-AS小鼠的动脉损伤,抑制了HSP27的磷酸化,并增加了PP2A和ERβ的表达。在体外实验中,1×10-7 mol/L浓度的血管紧张素Ⅱ明显诱导VSMC增殖和迁移,增加cyclin D1的表达和S期细胞数,但12 μg/mL浓度的LWDHF可以明显抑制上述作用。进一步机制研究表明LWDHF通过ERβ上调PP2A的表达,抑制HSP27磷酸化,而抑制VSMC增殖和迁移。结论 LWDHF可以减轻更年期动脉粥样硬化,且通过调节ERβ抑制HSP27磷酸化,抑制VSMCs的增殖迁移。这些发现为LWDHF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的潜在治疗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川芎嗪衍生物(Liguzinediol)对普罗帕酮诱导的急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脏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静脉注射普罗帕酮复制大鼠急性心力衰竭模型,给予不同剂量的Liguzinediol(5.0、10.0、20.0 mg/kg)及阳性药西地兰(Digilanid C 0.045 mg/kg),用RM6240多道生理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记录给药0、5、10、20、40、60、90、120 min时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下降速率(±dp/dtmax)、左心室收缩压(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pressure,LVSP)、平均收缩压(mean systolic pressure,MSP)、平均舒张压(mean diastolic pressure,MDP)和心率(heart rate,HR)的变化;Western blot、q?PCR检测钙离子(Ca2+)转运相关蛋白表达并探索其作用机制。结果:Liguzinediol 5.0、10.0和20.0 mg/kg均能有效升高模型大鼠+dp/dtmax、?dp/dtmax、LVSP、MSP、MDP和HR。Western blot和q?PCR结果显示Liguzinediol可增加钙调素依赖蛋白激酶Ⅱ(Ca2+/calmodulin?dependent protein kinaseⅡ,CAMKⅡ)及其磷酸化蛋白P? CAMKⅡ、肌浆网Ca2+?ATP酶(sarcoplasmic reticulum Ca2+?ATPase2a,SERCA2a)和磷酸化受磷蛋白(P?phospholamban,P?PLN)的表达,而兰尼碱受体2(ryanodine receptor 2,RyR2)和FK506结合蛋白12.6(FK506 binding protein 12.6,FKBP12.6)表达无显著差异。结论:Liguzinediol可明显改善急性心衰大鼠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CAMKⅡ改变细胞内Ca2+浓度来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衰。  相似文献   
5.
临床中西药联用日渐普遍,但联合用药后药物相互作用引起的药效改变及不良反应逐渐引起重视。该文从药物吸收、分布、代谢、排泄4个方面,阐述中西药联用时的相互作用。其中,中药的酸碱性、胃肠蠕动和胃排空时间变化、螯合物、络合物、沉淀物形成等影响西药的吸收;中药可改变西药主要活性成分在体内的分布情况;亦可通过作用于肝微粒体酶和非微粒体酶影响西药代谢;通过胆汁与肾脏影响西药排泄;通过P-糖蛋白改变西药的体内转运过程。全文从药代动力学过程说明中西药联合用药的利弊,为临床指导中西药联合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