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赵志荣  姚为玲 《疾病控制杂志》2014,18(11):1091-1094
目的了解马鞍山市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的特征,为改善传染病预警系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1-2012年马鞍山市自动预警系统生成的预警信息与响应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全市2011-2012年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发出预警信息1 579条,预警病种数12种,疑似事件67条,确认暴发20条。预警信息数季节分布呈现3个峰,分别为4~6月、9月和11月。预警信息涉及的主要病种分别是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痢疾,占总数的98.80%。预警系统灵敏度为80.00%,阳性预测值为1.27%,特异度为85.03%。预警信息数、暴发阳性率及24 h内响应率均以花山区最高,含山县最低。结论马鞍山市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运转正常,但仍需进一步完善,设置合理的预警阈值,减少错误预警信号。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马鞍山市流感流行动态,为流感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统计监测医院流感样病例(ILI)数据,采集部分ILI咽拭子标本,用MDCK细胞进行流感病毒分离,采用血凝抑制实验进行流感病毒型别鉴定。结果马鞍山市2006—2007年共报告流感样病例15904例,流感样病例就诊百分比为6.63%。采样2656例,分离出病毒358株,病毒分离率为13.48%,其中A型H1N1亚型142株、A型H3N2亚型49株、B(Victoria)型72株、B(Yamagata)型96株。结论2006—2007年马鞍山市流感发病呈现冬春季及夏季两个峰,应进一步加强对流感的监测。  相似文献   
3.
马鞍山市20年传染病流行趋势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传染病防治管理和控制决策提供依据。方法:运用关联度分析方法对安徽省马鞍山市1976~1995年传染病流行趋势作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肠道传染病流行接近总传染病发病趋势,其次为虫媒动物系统和呼吸系统(R1=07786,R2=05988,R3=06229);在1985~1995年间,肠道系统传染病仍最接近总发病水平(R1=07440),但呼吸系统比虫媒动物系统传染病更接近总体发病水平(R2=05299,R3=05069)。结论:无论过去和现在,肠道传染病一直是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点。继续巩固计免成果对呼吸系统和虫媒动物系统传染病的预防是积极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某市性传播疾病流行趋势灰色系统模型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灰色系统GM(1·1)模型将某市1991-1995年性传播疾病(STD)发病率加以整理、建模,并预测1996~1998年STD发病率,用后验差C检验建立的模型精度较高(C<0.35),通过分析,某市STD发病率将呈逐年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健康人群乙型肝炎(乙肝)疫苗接种情况,评价乙肝预防效果,为制定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两阶段抽样法,在马鞍山市三区一县抽取8个行政村1-59岁常住人口2038人,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静脉血,用ELISA法检测乙肝血清标志物.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乙肝疫苗调查接种率为50.54%,城市高于农村,低年龄组(98.14%)到高年龄组(0.95%)逐渐降低,男性高于女性.散居和托幼儿童接种率最高(96.58%和98.77%),学生次之(87.17%),农民最低(4.26%).1~59岁人群HBsAg阳性率从低年龄组到高年龄组逐渐增高(O%-10.48%),抗-HBs阳性率为14.58%-50.18%,15-岁组最低(14.58%).1990-2007年间乙肝报告发病率以1999年最高,为67.0660/10万,之后呈逐年下降趋势.2005-2007年平均乙肝报告发病率在≤14岁的人群中低于4.6731/10万,在≥15岁的人群中高于32.0789/10万.乙肝血源疫苗接种后HBsAg和抗-HBs阳性率分别为0.98%和39.54%,与基因工程疫苗接种后阳性率(0.49%和43.28%)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07,P=0.744;x2=1.004,P=0.316).结论 应继续开展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推广成年人接种,并将预防乙肝资源向农村倾斜.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2006年安徽省马鞍山市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水平及其特征,为控制腮腺炎流行提供依据。方法使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资料,对2006年马鞍山市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进行分析。结果2006年马鞍山市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759例,报告发病率为61.68/10万,比2005年上升468.58%;发病构成比占当年传染病全部报告病例数的15.23%;时间以冬季为主,主要集中在2006年11.12月和2007年1月份,;发病年龄在1~49岁间,以6~14岁间发病率较高,占发病总数90.25%。结论流行性腮腺炎是当前严重危害马鞍山市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建议政府以及有关部门切实加强对流行性腮腺炎防治工作的投入和管理力度。  相似文献   
7.
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disease,HFMD)主要是由EV71和CoxA16等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严重危害婴幼儿身体健康,2008年我国大部分省市发生手足口病流行,同年5月,卫生部正式将手足口病纳入丙类传染病报告管理。人群对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普遍敏感,但5以下儿童发病比例最高。近年来,手足口病在马鞍山市有逐年增多的趋势,为探索手足口病流行因素,掌握其流行规律,对防治工作提供依据,现对2012年马鞍山市手足口病流行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手足口病重复感染的发生率及流行病学特征,为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马鞍山市2008-2011年网络直报的手足口病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1年发生的7 583例手足口病患儿中,有294例发生2次及以上感染,发生率为3.88%;重复感染人群中男女性别比为1.75∶1;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1~4岁(92.52%);重复感染高峰期与全市总发病高峰期基本一致,有62.24%的重复感染病例发生在距首次感染后的1年内,在同一年内和第2年发生重复感染分别占30.27%和53.74%,重复感染病例中实验室诊断病例占10.88%,型别主要以EV71为主,占59.38%.结论 1~4岁儿童手足口病重复感染发生率较高,感染的肠道病毒以EV71为主,应针对重点人群做好重复感染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马鞍山市2008-2011年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报告病例流行特征.方法 收集整理马鞍山市2008 -2011年网络直报的手足口病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马鞍山市2008-2011年共报告手足口病7 583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51.01/10万.2010年手足口病发病率最高,为262.23/10万;2008年最低,为56.97/10万.手足口病在时间上,主要集中在4~7月份,占总病例数的64.25%;年龄上,主要集中在1~4岁年龄组,占82.76%;性别上,男女比为1.54∶1.病原学监测结果显示,2009年阳性标本均为肠道病毒71型( enterovirus 71,EV71);2010年阳性标本以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rus A16,CoxA 16)为主,占60.71%;2011年阳性标本以EV71为主,占69.71%.结论 手足口病发病具有明显季节性和人群分布的特点,各年流行的优势型别不同,2009年和2011年主要为EV71,2010年主要为CoxA16.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马鞍山市流感流行动态,探索流行规律,为流感的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监测医院流感样病例(ILI)数据,采集部分ILI咽拭子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流感病毒核酸。结果马鞍山市2010~2011年共报告ILI 13 151例,占门诊就诊人数的4.79%。采咽拭子3 185份,核酸检测阳性486份,阳性率15.26%,其中A型H1N1亚型47份、A型H3N2亚型119份、B型320份。结论 2010~2011年马鞍山市流感呈现冬春季及夏秋季两个发病高峰,流感病毒以B型为主;流感的监测应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