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7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Eotaxin和CCR3在哮喘豚鼠肺和骨髓组织的表达及调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通过观察哮喘豚鼠肺和骨髓组织Eotaxin/CCR3表达的变化及糖皮质激素对其影响,探讨哮喘及激素干预的可能机制。方法:用卵白蛋白(OVA)致敏法制备豚鼠哮喘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组和激素干预(治疗组)组,瑞氏染色计数骨髓涂片和外周血涂片中白细胞比例,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骨髓中CCR3的表达;制备豚鼠肺组织病理标本,苏木精-伊红染色,原位分子杂交技术检测肺组织中Eotaxin mRNA,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Eotaxin在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哮喘组骨髓涂片及外周血涂片中嗜酸粒细胞(EOS)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及治疗组(P<0.01);与对照组比较,哮喘组肺组织中Eotaxin阳性细胞数与Eotaxin mRNA表达明显增强(P<0.01),且两者呈正相关性(r=0.804,P<0.01)。哮喘组肺组织Eotaxin的表达与EOS的数量呈显著正相关(r=0.795,P<0.01)。哮喘组骨髓涂片中CCR3阳性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及治疗组(P<0.01),哮喘组骨髓涂片中CCR3阳性细胞比例和外周血EOS比例呈显著正相关(r=0.736,P<0.05),治疗组与哮喘组比较骨髓中CCR3阳性细胞的比例有显著性下降(P<0.05),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哮喘豚鼠肺组织中Eotaxin和骨髓CCR3表达增强,为EOS从骨髓快速募集到肺组织提供了可能,激素通过下调肺组织Eotaxin及骨髓CCR3的表达,发挥抗EOS性气道炎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基因表达谱芯片,筛选差异基因,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从GEO数据库下载芯片数据(GSE19804、GSE27262、GSE18842),利用GEO2R软件筛选差异基因,通过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进行差异基因的功能及通路富集分析,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Cytoscape筛选出核心基因。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进行预后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目的基因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共筛选出401个差异表达基因,GO分析结果表明差异基因主要参与血管生成、细胞粘附、调节细胞增殖等生物学过程。通过Cytoscape软件筛选出29个核心基因。预后分析显示ASPM低表达患者的总生存期较高表达患者明显延长。QPCR显示ASPM在NSCLC组织中高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SPM在NSCLC组织中高表达,与患者的预后相关,可能是NSCLC潜在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3.
肿瘤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是肿瘤转移、复发的根源.研究已证实肺癌干细胞的存在,但其分离和鉴定还存在一些争议.本文对肺癌干细胞学说、肺癌干细胞与肿瘤耐药、分子调控机制、治疗策略等进行综述,为肺癌的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豚鼠外周血、肺和骨髓组织嗜酸粒细胞(EOS)百分比和肺组织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CC趋化因子受体3(CCR3)和白介素5(IL-5)的表达及激素对其影响,探讨在气道-骨髓-循环-气道是否存在着调控EOS定向迁移的信号环路及激素干预的机制。方法健康雄性豚鼠40只,以卵白蛋白(OVA)致敏和激发制作哮喘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A组)、哮喘组(B组)、地塞米松干预组(C组)和布地奈德干预组(D组),每组10只,在末次激发6h后处死豚鼠;取豚鼠颈动脉血、骨髓和肺组织,分别制备血涂片、骨髓涂片和肺组织切片;外周血和骨髓涂片用Wright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计数细胞总数和EOS百分比;肺组织切片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计数细胞总数和EOS百分比;肺组织切片用Eotaxin、CCR3和IL-5多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光学显微镜下分别计数阳性细胞百分比。结果豚鼠外周血、骨髓和肺组织中EOS百分比分别为:A组(1.33±0.52)%、(1.17±0.41)%、(1.67±0.52)%;B组(4.83±0.98)%、(3.17±0.75)%、(4.00±0.89)%;C组(2.68±1.03)%、(1.67±0.82)%、(2.83±0.75)%;D组(2.67±0.52)%、(1.83±0.75)%、(2.67±0.52)%;B组与A、C、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组与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C组较D组降低骨髓EOS百分比似乎更明显;豚鼠肺组织Eotaxin、CCR3和IL-5多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细胞百分比分别为:A组(2.29±0.35)%、(2.07±0.15)%、(1.92±0.09)%;B组(3.27±0.42)%、(3.66±0.47)%、(3.03±0.33)%;C组(2.80±0.22)%、(2.98±0.45)%、(2.54±0.32)%;D组(2.75±0.31)%、(2.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对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A549体外增殖和其对A549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A549细胞株,分为对照组和沙利度胺组,后者分别加入不同质量浓度(5,10,20,40,60 mg/L)的沙利度胺体外培养24 h。采用MTT法检测对A549细胞增殖的抑制率,采用RT-PCR和Western-blot方法分别检测各组VEGF和VEGF-C 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沙利度胺体外能抑制A549细胞增殖,呈浓度依赖性(P<0.05)。不同浓度沙利度胺作用于A549细胞后,VEGF和VEGF-C 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均降低(P<0.05)。结论沙利度胺体外能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呈浓度依赖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沙利度胺下调VEGF及VEGF-C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气道重塑是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具有特征性的病理改变之一,气道平滑肌细胞(ASMC)增殖是气道重塑的重要组分.许多细胞因子都可引起ASMC增殖,近年来转化生长因-β1(TGF-β1)在哮喘ASMC增殖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7种β-微管蛋白同型mRNA及Ⅲ型β-微管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及其表达与紫杉类药物敏感性的关系。方法收集55例未经化疗的不能手术的转移性或复发晚期NSCLC患者肿瘤组织标本,一线均采用铂类联合紫杉类药物的双药化疗方案治疗,两个周期后评估疗效,将完全缓解(CR)和部分缓解(PR)归为紫杉类敏感组,疾病稳定(SD)为紫杉类次敏感组,疾病进展(PD)为紫杉耐药组。采用RT-RCR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7种β-微管蛋白同型mRNA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方法检测Ⅲ型β-微管蛋白的表达。分析各组标本中7种β-微管蛋白同型的mRNA表达水平和Ⅲ型β-微管蛋白的表达阳性率,并与紫杉类的敏感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55例NSCLC标本中,均可检测到7种β-微管蛋白同型mRNA的表达,以Ⅱ型和V型β-微管蛋白相对表达量最高。Ⅲ型β-微管蛋白的mRNA表达在紫杉敏感组和紫杉次敏感组均低于紫杉耐药组(P0.05);而其他6种β-微管蛋白同型(I,Ⅱ,Iva,IVb,V,VI)的mRNA表达在三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IHC结果显示,Ⅲ型β-微管蛋白在紫杉敏感组,紫杉次敏感组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6.67%(3/18),20.00%(4/20),均低于紫杉耐药组52.94%(9/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Ⅲ型β-微管蛋白在紫杉敏感组和紫杉次敏感组的表达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7种β-微管蛋白同型在NSCLC肿瘤组织中均可检测到mRNA表达,其中Ⅲ型β-微管蛋白的mRNA和蛋白表达与紫杉类药物的敏感性相关,高表达者显示出对紫杉类药物的耐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吉非替尼单药对化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毒性反应。方法 41例既往化疗失败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口服吉非替尼250mg,每日1次直到病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停药,同时评价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41例患者中皮疹发生率60.98%;腹泻发生率26.83%,其中一例发生严重间质性肺炎。结论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好,但有皮疹、腹泻、肝肾功能损伤、间质性肺炎等副作用。  相似文献   
9.
胸膜腔受化脓性病原体感染,产生脓性渗出液积聚,称为脓胸.引起脓胸的病原体以化脓性的葡萄球菌、链球菌为常见,其次为厌氧菌、结核杆菌及革兰阴性杆菌等,真菌感染较少见.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应用、免疫抑制剂、侵袭性操作、重症及免疫损害病人的增加,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明显增加[1,9].曲霉菌引起的脓胸是临床比较少见的深部真菌感染,目前报道较少,本文报道一例经胸腔镜确诊的曲霉菌性脓胸.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培美曲塞单药与联合卡铂治疗老年晚期肺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56例晚期肺腺癌患者,培美曲塞单药治疗27例,培美曲塞联合卡铂治疗29例,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56例中无CR病例。单药组PR 2例,SD 14例,中位PFS为3.5个月,中位OS为9.1个月;联合组PR 3例,SD 16例,中位PFS为3.9个月,中位OS为9.8个月。两组比较,DCR、中位PFS、中位O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及皮疹。结论培美曲塞二线治疗晚期肺腺癌疗效确切,患者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