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目的分析酒精依赖患者医学应对方式特点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8-12~2019-06于该院就诊的酒精依赖患者89例,采用自制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和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作为研究工具对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医学应对方式进行测评,并与中国常模进行比较,分析患者临床特征与医学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结果 89例酒精依赖患者的"面对"项目得分低于常模,而"回避"和"屈服"项目得分高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患者饮酒年限与"屈服"项目得分呈正相关(P 0. 05)。结论酒精依赖患者面对疾病较少采用"面对"医学应对方式,多采用"回避"、"屈服"的应对方式,并且随着饮酒年限的延长,患者更趋向于采用"屈服"的应对方式。临床医师应鼓励患者采用积极的医学应对方式,提升酒精依赖患者治疗效果及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ureteroscope lithotripsy,URL)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结石合并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输尿管上段嵌顿结石合并感染的患者共1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72例采用MPCNL治疗,对照组64例采用URL治疗,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术后3 d结石清除率为94.4%(68/7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7%(51/64)(P<0.05);术后30 d观察组结石清除率为100%(72/7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5%(56/64)(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与住院天数分别为(59.8±7.2)min与(7.02±2.3)d;对照组手术时间与住院天数分别为(47.2±6.9)min与(4.15±1.9)d,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PCNL的结石清除率高,但手术时间和住院天数较长;URL操作简单,恢复快,但疗效较差。临床医师应根据设备条件及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同时进行预后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至2012年4月我院治疗的35例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心动过速以及气促等临床表现,个别患者出现三凹征和发绀现象,对患者进行肺部影像学检查时发现大片的阴影.部分患者出现胸腔积液、肺不张以及坏死性肺炎等多种并发症,同时导致患者的神经、呼吸、消化以及循环等系统功能出现障碍.出院后,对所有患者进行8-15个月的随访,其中有7例患者的病情出现好转,肺功能恢复正常;其余的28例均出现肺不张,其中有15例患者出现支气管扩张,11例出现气体潴留,共有18例患者肺功能故障.总结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易引起多种并发症的出现,严重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救治时要做到早发现,及时治疗,以获得较好的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析小儿消化不良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效果分析.方法将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于我院接受消化不良治疗的124例患儿,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62例,给予吗丁啉单独连续治疗两周;治疗组62例,给予吗丁啉联合法莫替丁连续治疗两周.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经过为期两周的的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87%;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16%;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如腹泻、呕吐等消失时间也具有显着性差异( P <0.01).结论吗丁啉联合法莫替丁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显着,值得临床使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注射用甲磺酸齐拉西酮治疗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激越症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广西南宁市第五人民医院物质依赖科住院治疗的91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n=46)和对照组(n=45),分别给予注射用甲磺酸齐拉西酮、氟哌啶醇治疗;在基线(用药前)及用药后第1天、第2天和第3天,均采用阳性和阴性精神症状评定量表(PANSS)、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兴奋因子(PANSS-EC)、药物副作用量表(TESS)对研究对象进行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评估;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主要结局指标是治疗激越症状有效率与TESS得分改变。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激越症状有效率分别为73.9%、7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P=0.95);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两组PANSS得分时间主效应(F=451.12,P<0.001,偏η2=0.911)、PANSS-EC得分时间主效应均有显著差异(F=186.42,P<0.001,偏η2=0.809),用药后,两组PANSS得分、P...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