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1 毫秒
1.
目的总结指动脉神经束残端蒂皮瓣修复指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 2013年1月-12月,采用指动脉神经束残端蒂皮瓣修复指端皮肤软组织缺损37例。男31例,女6例;年龄17~58岁,平均37岁。致伤原因:切割伤12例,压榨伤25例。损伤指别:拇指6例,示指17例,中指7例,环指5例,小指2例。缺损范围1.5 cm×1.5 cm~2.5 cm×2.0 cm。皮瓣切取范围为2.0 cm×2.0 cm~3.0 cm×2.5 cm。供区均游离植皮修复。结果术后皮瓣均成活,创面均Ⅰ期愈合。供区植皮均成活,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9个月,平均7个月。皮瓣质地、颜色恢复满意。术后2周皮瓣两点辨别觉为5~10 mm,平均7 mm。术后5个月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获优30例,良7例,优良率100%。结论采用指动脉神经束残端蒂皮瓣修复指端皮肤软组织缺损,具有手术创伤小、操作简便等优点,术后手外观及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以膝降动脉关节支为血管蒂的股骨内髁游离骨瓣治疗腕舟骨近侧骨折块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2022年8月收治的5例股骨内髁游离骨瓣移植治疗腕舟骨近侧骨折块坏死的病例资料。随访数据记录平均28个月(5~52个月)。记录患者年龄、性别、骨坏死持续时间、既往手术次数、骨愈合时间、术后活动范围、疼痛缓解等情况;手术彻底清除了坏死的腕舟骨近端,并重建一个类似于解剖学上带关节面软骨的舟骨凸段。恢复桡舟关节及舟月关节的解剖关系。结果治疗腕舟骨近侧骨折块坏死5例,早期随访愈合时间短,具有100%的骨瓣成活及愈合率,经X线及计算机断层扫描证实平均9周内骨性愈合,所有患者腕部疼痛按VAS评分标准均有明显缓解,其中3例完全缓解,2例不完全缓解。腕部活动范围背伸平均47°(20°~70°)和35°屈曲(15°~60°),桡偏平均22°(15°~30°),尺偏平均28°(20°~35°),与术前测量结果相似(术前平均49°伸展和37°屈曲,平均25°桡偏及31°尺偏);骨瓣供区术后随访功能完全正常。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腕关节功能评定试用标准:优3例,良2例。结论 带血管蒂及骨软骨...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日益深化,医疗保险覆盖面逐步扩大,参保人数增加,医保基金征收和支付金额亦日益增长。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作为国家指定负责医疗保险基金管理的部门,工作日益繁重复杂,内部控制显得尤为重要。内部审计是单位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也是单位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支原体与衣原体在不孕不育症患者中的检测价值。方法对本院门诊和住院523例不孕不育症患者及102例已有生育史健康者支原体与衣原体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不孕不育症患者支原体感染率为47.6%,衣原体感染率为8.0%,均高于健康者。结论支原体、衣原体与不孕不育症关系密切,其检测有助于不孕不育症的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全自动酶免仪与免疫发光仪检测乙肝两对半定量,了解两种仪器的灵敏度、特异性,探讨全自动酶免仪定量检测乙肝两对半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用全自动酶免仪和免疫发光仪对160例临床标本同时检测,并进行检测结果对比分析.结果 两种仪器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仪器在检测准确性等方面均较好,而全自动酶免仪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检测快速、结果稳定、零污染、试剂稳定性好、高效率、应用范围广等优点,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胫骨上段骨折和膝关节脱位在临床上十分常见,且容易并发腘动脉损伤,如果治疗延误的话,可能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1]。而在临床中,漏诊和延误治疗的案例屡见不鲜。从2005年1月起至2011年6月,我院收治胫骨上段骨折及膝关节脱位合并腘动脉损伤患者19例。采用一期骨折复位外固定架固定和腘动静脉修复,并常规作小腿各筋膜室切开减压。二期姑息性多次清创,逐步清除缺血坏死肌肉,  相似文献   
7.
8.
利用一侧远节指动脉残端及附带周围皮肤软组织设计皮瓣,采用带神经及残端指动脉为蒂的皮瓣修复指端皮肤缺损共40例。观察皮瓣存活、外形、感觉及手功能恢复情况。皮瓣存活率100%。功能评定:优32例,良8例,优良率100%。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运用逆行指背筋膜蒂皮瓣修复指端皮肤缺损,总结经验,扬长避短,使该皮瓣能充分体现其优越性。方法 2008年1月~2011年6月,采用吻合神经的指背筋膜蒂皮瓣修复指端皮肤缺损12例,并且用9/0显微缝线结扎皮瓣蒂部相对较大的静脉。观察皮瓣存活及手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12例中,皮瓣在术后肿胀轻微,存活率100%。获得随访10例,术后6个月~2年,皮瓣两点辨别觉在6~10mm间。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进行功能评定:优7例,良3例;优良率100%。结论采用9/0显微缝线结扎指背筋膜蒂皮瓣蒂部相对粗大的静脉,阻断向皮瓣内的静脉灌注,可以明显减轻术后皮瓣肿胀程度,提高皮瓣存活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对铜绿假单胞菌的合理用药。方法采用湖南天地人公司生产的TDR.200B细菌分析系统对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铜绿假单胞菌进行药敏试验,分析我院2010-02~2012-02分离的113株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对19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以亚胺培南最低(10.6%),其次为阿米卡星(12.4%);其中敏感株7株(6.2%),多重耐药株25株(22.1%),泛耐药株8株(7.1%),其余耐药株73株(64.6%)。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对19种常用抗菌药物存在不同的耐药性,应加强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监测,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同时应对多重和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避免多重和泛耐药株的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