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3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观察孕妇室性心律失常中室性并行心律和室性期前收缩的动态心电图特点(DCG),并探讨其对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回顾210例室性心律失常及33例正常孕妇的DCG资料,以时间散点图和Lorenz-RR散点图的图形特征并结合逆向心电图进行诊断,并对期前收缩起源进行定位,分为左、右室起源。依据DCG定位将患者分为室性期前收缩组(左室组、右室组)59例、室性并行心律组(左室组、右室组)151例和对照组33例,比较各组总心搏数、室性期前收缩数、心律失常指数以及HRV、交感活性和迷走活性方面的差异。结果:妊娠期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总心搏数较健康对照者增多(P0.05)。室性并行心律组室性期前收缩数较室性期前收缩组多(P0.05),但两组在起源点方面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室性并行心律组与室性期前收缩组HRV相关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室性并行心律组各项指标较同侧心室来源的室性期前收缩组明显下降(均P0.05)。结论:妊娠期室性心律失常者的HRV指标均有所下降,其中右室起源的室性并行心律HRV指标下降更明显;室性期前收缩的构成比高于室性并行心律,二者的发生可能与自主神经功能改变或妊娠期生理变化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不同类型胎儿快速性心律失常的胎儿心电图(FECG)表现及其临床特征,并追踪妊娠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5年本院检诊的胎儿快速性心律失常病例,根据胎儿心电图表现结合出生后新生儿体表心电图结果,将病例分为窦性心动过速(简称窦速)、房性心动过速(简称房速)、室上性心动过速(简称室上速)和心房扑动(简称房扑),随访母-胎状况、妊娠结局及新生儿治疗和转归情况。结果 胎儿室上性快速性心律失常病例共23例,其中室上速13例(56.5%),房扑5例(21.7%),窦速3例(13.0%),房速2例(8.7%)。室上速初诊时其母孕周明显小于房扑胎儿孕母的[(32.47±4.42)周vs(35.89±1.11)周,P<0.05],房扑胎儿持续性心律失常、胎心结构异常(室间隔缺损、三尖瓣中度返流)、及胎儿水肿的发生率均较室上速胎儿高(分别为60.0%vs30.8%;40.0%vs7.7%;40.0%vs23.1%,P均<0.05),所有病例产前未予以药物干预,持续快速性心率致胎儿水肿者予以剖宫娩出,其余密切监测至胎儿娩出,窦速胎儿心律多可在妊娠期自行恢复,室上速、房扑、房速胎儿在出生后经...  相似文献   
3.
女,56岁.因反复脐周疼痛3个月,加重3 d入院.查体除脐周压痛和反跳痛外无异常发现,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甲胎蛋白、癌胚抗原、CA-199、CA-125均正常.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