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4 毫秒
1.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内源性大麻素系统在体内外具有抗炎及免疫调节作用,能够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细胞的趋化、迁移、增殖、凋亡等,可能对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及血管再狭窄产生抑制作用,并对代谢综合征等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具有治疗作用,对内源性大麻素系统的深入研究有助于为动脉粥样硬化提供新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
总结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包括术前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中护理、术后的病情观察、术肢护理、术后饮食、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术后用药护理及基础护理等。认为护理人员要熟练掌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适应证、并发症的处理和围手术期对病情变化的观察、早期判断、及时处理是患者度过围手术期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3.
【】 目的 评价阿托伐他汀联合水化治疗在造影剂肾病低风险人群中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择124例行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在术前12h以及术后12h给予水化治疗,并于术前72小时每晚服用阿托伐他汀40mg至术后48小时,对照组不予水化以及阿托伐他汀口服。观察患者手术前24h以及术后48h血肌酐水平、肾小球滤过率以及造影剂肾病发病率。结果 术后试验组血肌酐水平低于对照组,肌酐清除率水平高于对照组,同时试验组造影剂肾病发病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发生造影剂肾病较低风险的人群在行介入治疗手术期间予水化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同样具有降低造影剂肾病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4.
纵隔巨大囊性淋巴管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纵隔巨大囊性淋巴管瘤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1985—2004年收治的4例纵隔巨大囊性淋巴管瘤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回顾分析。结果4例肿瘤位于右上纵隔,术前均未明确诊断。3例囊性淋巴管瘤完整切除,1例囊壁少量残留。术后长期随诊无复发。结论本病无特异性临床症状和X线表现,术前确诊困难,外科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本病预后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60岁以上缺血性再发脑梗死患者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平行对照的方法,将发生脑梗死患者分为脑梗死再发组和非再发组,观察研究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合并疾病与颈动脉斑块变化特点。结果两组患者在体质量、饮酒方面无明显差异,脑梗死再发组患者血压、血糖、血脂等方面明显高于非再发组患者(P〈0.05),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发生率等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人缺血性脑梗死再发与颈动脉斑块关系密切。积极降压、调脂、降糖治疗,稳定颈动脉斑块在缺血性脑梗死二级预防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3km长跑训练致股骨下段疲劳性骨折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卫建  贺斌  马爱文 《人民军医》2004,47(4):198-199
2002年12月底~2003年3月初,我部新兵基础训练中出现疲劳性骨折3例,均为股骨下段闭合骨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人血管内皮功能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ACS病人43例,以冠脉病变支数和Gensini评分来评价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同时以我院门诊非冠心病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流量介导的肱动脉扩张(FMD)测定来评估血管内皮功能。结果 ACS组FM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ACS组FMD水平与Gensini评分呈负相关。结论 ACS患者FMD水平明显降低,且FMD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性呈负相关,可作为AC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射频导管消融(RFCA)治疗左室流出道起源的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和室性早搏(室早)的疗效和注意事项。方法:3例起源于左室流出道的特发性室速/室早接受常规电生理检查,以激动标测到最早心室激动点并与室速/室早形态一致为消融靶点,左冠状动脉窦内消融者行左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体表心电图能准确预测室速/室早起源于左室流出道;但对于左室流出道室速/室早的起源精确定位(主动脉瓣下或左冠状动脉窦内)无预测作用。3例患者(室速/室早起源于主动脉瓣下1例,左冠状动脉窦内2例)全部消融成功;术后未出现手术并发症。结论:起源于左室流出道的特发性室速/室早RFCA治疗疗效好,并发症发生率低。但体表心电图对室速/室早在左室流出道起源精确定位(主动脉瓣下或左冠状动脉窦内)无预测作用。消融靶点的确定可直接采用激动标测。  相似文献   
9.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2岁,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病史和长期吸烟、猝死家族史。2007年2月晨起或中度体力活动后感胸闷,休息十余分钟可自行缓解; 4月27日在上3层楼后出现心前区疼痛,伴全身出汗,无肩部放射痛、心悸、气促、晕厥,休息后缓解,当地医院急诊心电图示胸前导联V2-V6 ST斜下形压低0.05~0.3 mV,T波正负双向或倒置;5月初患者多次出现心前区疼痛,运动、休息时均出现,程度、持续时间、缓解方式与前相似,于5月4日来我科就诊。入院查体无阳性体征;心电图示窦性心律,无ST-T改变;心脏彩超未见异常。冠脉造影见左冠脉近端痉挛明显,狭窄90%左右,患者有明显胸痛,予冠脉内注入硝酸甘油后缓解;再次造影(图1)见冠脉呈左冠优势型,左前降支中段心肌桥(收缩期狭窄80%),左主干近段、左回旋支开口狭窄40%。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60岁以上缺血性再发脑梗死患者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平行对照的方法,将发生脑梗死患者分为脑梗死再发组和非再发组,观察研究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合并疾病与颈动脉斑块变化特点。结果两组患者在体质量、饮酒方面无明显差异,脑梗死再发组患者血压、血糖、血脂等方面明显高于非再发组患者(P<0.05),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发生率等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人缺血性脑梗死再发与颈动脉斑块关系密切。积极降压、调脂、降糖治疗,稳定颈动脉斑块在缺血性脑梗死二级预防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