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7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苷酸(HBVDNA)水平及术后抗病毒治疗对HBV相关性肝细胞癌(HCC)患者行根治性切除术后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肿瘤根治性切除术的701例HBV相关性HCC患者,分析患者临床病理资料与术后预后的关系。结果平均随访64.5个月后,肿瘤复发450例(64.2%),死亡217例(35.3%)。单因素分析发现HBeAg阳性、AST>37U/L、HBVDNA≥2000U/ml、γ-谷氨酰转肽酶(γ-GT)>61U/L、碱性磷酸酶(AKP)>129U/L、PT>13s、甲胎蛋白(AFP)>20滋g/L、肿瘤个数≥2、肿瘤直径较大、肿瘤切距<1cm、肿瘤无包膜、门静脉癌栓、微血管癌栓、肝硬化、肿瘤pTNM分期越高,患者术后肿瘤复发的风险较大。多因素分析发现HBeAg阳性、γ-GT>61U/L、PT>13s、肿瘤个数≥2、肿瘤直径较大、门静脉癌栓及肿瘤切距<1cm均为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HBVDNA≥2000U/ml的患者,抗病毒组患者复发率低于未抗病毒组患者(P<0.01)。结论HBVDNA水平较高与HCC患者行根治性切除术后复发的高风险相关,抗病毒治疗能减少HCC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2.
背景与目的:原发性肝脏神经内分泌肿瘤(PHNEN)临床罕见、误诊率高。本文通过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42例PHNEN的临床资料,探讨PHNEN的临床病理特点、治疗及预后,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20年12月间收治的42例PHNEN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NSE、CgA、Syn、CD56、CK等多呈高表达。患者通过切除(27例)或肝穿刺活检(15例)获得病理诊断,其中G1级12例、G2级19例、G3级6例、神经内分泌癌(NEC) 5例。随访7~116个月,24例患者出现复发,其中3例接受再次手术切除,2例接受MWA,14例接受TACE,其余接受放疗或化疗。手术患者(n=27)和非手术患者(不可切除)(n=15)在分级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92),其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60.78±30.89)个月、(34.27±21.7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1、 G2、 G3级和NEC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69.42±33.63)个月、(53.11±24.70)...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肝内胆管细胞癌(ICC)发生的可能危险因素,为防治ICC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317例ICC患者和634例体检者按照年龄、性别、居住地进行1:2配比以做病例对照研究.对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对相关危险因素先用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 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可疑危险因素,再用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法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血清HBsAg阳性、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其他原因肝硬化、肝内胆管结石、胆总管结石以及肝血吸虫病7个因素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证实去除了年龄、性别、居住地的影响后,血清HBsAg阳性、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其他原因肝硬化,肝内胆管结石以及肝血吸虫病仍与ICC显著相关,其比值比(95%可信区间)分别为10.265(6.676~15.783),13.101(5.265~32.604),18.242(3.580~92.958)、18.435(1.930~176.082),15.102(4.607~49.499)和11.820(3.522~39.668).胆总管结石在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但在多因素分析中P值未达到有统计学意义的水平(P>0.05).肝囊肿、胆囊结石、肝血管瘤、脂肪性肝炎、糖尿病、吸烟、饮酒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V感染、肝硬化尤其是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硬化、肝内胆管结石病以及肝血吸虫病可能是ICC发病的危险因素.其中,值得关注的是,国内的ICC患者,HBV感染率明显高于目前其他国家的文献报道,HBV感染及其引起的肝硬化可能是国内ICC发生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胃镜孔道直视下放置新型鼻肠饲养管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SAP患者不同方法放置鼻肠饲养管的情况,75例采用新型鼻肠饲养管(DM组),经胃镜孔道直视下放置至空肠上段,经口鼻转换固定后行肠内营养;21例采用内镜下活检钳夹法(CM组)。观察2组放置鼻肠饲养管有效性、成功率、操作时间、鼻肠饲养管通畅时间及并发症差异。[结果]DM组、CM组置管成功率分别为100%(75/75)、95.2%(20/21),2组置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M组、CM组一次性成功置管至空肠上段者分别为69例、10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542,P0.01);DM组、CM组平均操作时间分别为(4.91±1.68)min、(23.76±6.0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908,P0.01);2组鼻肠管均可维持较长通畅期,二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97,P0.05);均无明显操作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经内镜孔道直视下放置新型鼻肠饲养管简单、成功率高、操作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不同类型自体吞噬在肝癌及癌旁组织中的分布情况。方法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15对肝癌组织标本的超微结构,并使用相关软件量化图像指标以分析不同类型自体吞噬分布与细胞超微结构特征之间的联系。结果数据提示肝癌细胞中主要分布巨型自噬,分布与肿瘤细胞的活动及代谢情况相关;而癌旁细胞主要分布微型自噬,且分布与细胞的炎症损伤程度相关。结论巨型自体吞噬和微型自体吞噬在肝细胞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呈现不对称分布,该现象可能与肝癌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 ICC)根治性切除术后行辅助性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治疗对患者生存及肿瘤复发的影响。方法本研究收集2010年1月—2015年12月在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完成根治性切除术的ICC患者,按是否接受术后辅助性TACE,分为TACE组(术后接受辅助TACE)和非TACE组(术后未接受辅助TACE)。根据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第8版肿瘤TNM分期系统进行分期。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用于评估独立的预后因素。Kaplan-Meier方法比较无复发生存率(RFS)和总生存率(OS)。结果共有599例ICC患者纳入本研究,TACE组115例,非TACE组484例,中位随访时间为23个月。TACE组和非TACE组的1、3、5年OS生存率分别为67.0%、51.8%、36.6%和67.2%、48.5%、35.9%,两组患者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929);TACE组的中位RFS时间要明显短于非TACE组(6个月 vs 11个月),TACE组和非TACE组的1、3、5年RFS生存率分别为32.3%、24.0%、18.8%,和46.1%、33.4%、25.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6)。Cox回归模型显示,TACE组与非TACE组ICC患者无复发生存率存在统计学差异(HR=1.51,95%CI: 1.151.96;P=0.0026)。结论ICC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辅助性TACE不能延长ICC患者的总生存率,而且可能有增加ICC术后患者肿瘤复发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对肝细胞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其根治术后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至2011年6月在海军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行根治性切除术的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和生存资料。根据是否合并T2DM将患者分为T2DM组与无T2DM组, 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情况。统计学方法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 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共1 691例肝细胞癌患者入组, 其中142例(8.4%)患者合并T2DM。T2DM组患者中肝细胞癌发病年龄≥65岁的患者占比、男性占比、合并高血压病者占比、γ-谷氨酰转肽酶>61 U/L的患者占比均高于无T2DM组[24.6%(35/142)比10.4%(161/1 549)、92.3%(131/142)比85.7%(1 327/1 549)、43.7%(62/142)比12.3%(191/1 549)、58.5%(83/142)比49.4%(765/1 549)], 合并慢性肝炎病毒感染者占比、甲胎蛋白>20 μg/L的患者占...  相似文献   
8.
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4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临床及病理组化表现,旨在提高其诊断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2000~2005年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医院46例经病理证实FNH病例的临床、影像学、病理和免疫组化资料.结果 共46例FNH患者,均为单发;男性28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35.5岁;病灶位于右叶28例,左叶13例,中肝叶4例,尾状叶1例;病灶直径1.3~10 cm,平均4.34 cm;术前诊断与术后病理相符者15例(32.61%),2例经肝脏穿刺活检病理诊断为FNH;术前误诊为原发性肝细胞癌24例(52.17%),误诊为肝细胞腺瘤2例(4.35%),误诊为肝血管瘤3例(6.52%);免疫组化:CD 34、CK 18、pCEA、Hep-1均为阳性,CA 19-9、P53均为阴性,CK 19阳性21例,PCNA阳性18例.结论 多数FNH不需手术治疗,但由于与HCA、HCC等疾病难以鉴别,大部分患者经外科手术切除后病理证实,故术前鉴别诊断十分重要,合理检查提高疾病诊断率是关键.  相似文献   
9.
ATP结合盒亚家族B成员4(ABCB4)基因突变疾病谱涉及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3型、胆石症、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门静脉高压、肝硬化,甚至原发性肝脏、胆道恶性肿瘤等多种疾病。本院肝胆内科收治1例青年男性患者,入院初步诊断为胆囊结石,计划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前检查发现该患者肝功能异常、肝硬化、脾大、食管静脉轻度曲张,后进一步行二代测序明确诊断为ABCB4基因突变相关性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给予熊去氧胆酸胶囊利胆治疗后,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糖尿病膀胱功能障碍患者留置导尿管拔管时机对膀胱功能的影响。方法对37例行留置导尿管的糖尿病膀胱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组,采用两种不同拔管时机拔除尿管,实验组19例在膀胱空虚时拔管,对照组18例在膀胱充盈时拔管,观察拔管后患者是否能自行排尿和拔管后的残余尿量。结果实验组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自行排尿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膀胱功能障碍患者膀胱空虚时拔除尿管比膀胱充盈时拔除尿管优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