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1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胸痹的中医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对54例胸痹患者的临床观察发现,胸痹患者发病大多和情绪有关,所以提出了对胸痹患者的护理不仅要注意患者客观环境的护理,其中包括饮食护理、预防便秘、恢复期的护理,还要非常重视患者主观心理方面的护理,从而使患者得到更快的康复速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该研究探讨心理干预对心脏介入治疗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96例进行介入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采用心理健康教育等干预方法对干预组实施近9个月的干预,运用焦虑抑郁量表(HAD)来评估心理干预的效果.结果:两组内HAD的得分值,干预组有显著差异(P<0.001),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之间HAD的得分值有显著的差异(P<0.05),提示心理干预对提高介入治疗患者的疗效有效.结论:心理干预对提高介入治疗患者的疗效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蔡圣朝教授在自己四十多年的临证基础上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经验。方法:蔡圣朝教授认为该病的发生既有主因也有诱因,强调因虚致瘀,瘀阻脑络为中风发病之根本,贯穿疾病始终。在治疗上祛瘀通络,开窍醒脑为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主要大法。阐述蔡圣朝教授治疗要点和典型病例的分析。结果:项九针结合舌针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临床经验。结论:项九针结合舌针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特色鲜明,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老年男性单项血脂指标和血脂危险分层与骨密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以247名老年男性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血脂正常组(n=84)和血脂异常组(n=163),后者再分为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采用定量超声测定法(QUS)测定骨密度T值,根据检测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骨量正常组和骨量减少组,分析单项血脂指标和血脂危险分层与骨密度之间的关系。结果 单项血脂指标中,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者的骨量减少发生率分别为73.8%和73.5%,明显高于TC和LDL-C正常者的51.6%和49.4% (P〈0.01);单项血脂指标在血脂危险分层3个亚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骨量减少发生率分别为41.7%、67.2%和79.4%,呈阶梯式上升,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TC、LDL-C和血脂危险分层与骨量减少发生率呈正相关关系(r=0.153,P=0.016; r=0.171,P=0.007);血脂危险分层与骨密度T值呈显著负相关(r=-0.301, P=0.000),校正年龄、体质量指数和运动情况后,其与骨密度T值仍呈显著负相关(r=-0.259, P〈0.01)。结论 单项血脂指标TC和LDL-C与骨量减少存在一定关联,而血脂危险分层与骨密度T值的关系更为密切,能更好地提示骨量减少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制备硝酸毛果芸香碱纳米液晶制剂,以包封率(EE)和粒径为考察指标对处方进行单因素考察,然后以正交设计对处方进行筛选。方法处方前研究硝酸毛果芸香碱的平衡溶解度、油水分配系数,为剂型设计提供理论依据;选择高压均质法制备硝酸毛果芸香碱液晶纳米粒;以EE和粒径为考察指标对处方进行单因素考察,然后以正交设计对处方进行筛选。结果药物在水中易溶,溶解度约为146.87mg/mL,油水分配系数LogP约为-0.278。本研究通过单因素考察了单油酸甘油酯(GMO)/71(的比例、搅拌速度、滴加速度、均质压力和均质次数。综合考虑最大EE和粒径,选用的最佳处方工艺为:GMO:泊洛沙姆407:水=2:0.22:20,搅拌速度为1000r/min,均质压力为350bar,均质次数为3次。结论硝酸毛果芸香碱液晶纳米粒制备工艺简单,稳定性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王露露  吴萌萌  董静  徐家根 《安徽医药》2018,22(12):2315-2318
目的 探讨穿心莲内酯是否有增强平阳霉素抗人口腔鳞癌细胞的作用,并探讨其潜在作用机制。 方法 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穿心莲内酯与平阳霉素联合应用对人口腔鳞癌细胞SCC-9细胞活力的影响,确定最佳的浓度组合;流式细胞术、划痕实验分别检测细胞凋亡率及迁徙能力;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分析相应的凋亡机制。 结果 50 μmol·L-1的穿心莲内酯和平阳霉素联合发挥最佳作用,流式细胞术及划痕实验结果显示穿心莲内酯联合平阳霉素的促凋亡作用、抗迁徙能力强于两者单独应用;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单独应用穿心莲内酯和平阳霉素相比,两者联合显著提高了凋亡相关蛋白BAX、天冬氨酸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caspase-9的表达。 结论 穿心莲内酯对平阳霉素的促SCC-9细胞凋亡作用具有协同效应,并通过caspase-9通路发挥促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国内外主要采用磁共振成像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等手段对足三里与脑的相关性进行了广泛研究。我们在对相关国内文献进行归纳分析[1]的基础上,收集整理了国外相关文献,重点从分子生物学水平探讨针刺足三里的中枢作用机制,分析足三里与脑的相关性。1疼痛方面研究发现,与非穴组相比,电针正常大鼠足三里(100 Hz,2~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影响成人费城(Ph)染色体阴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总完全缓解(CR)、复发、无病生存(DFS)和总生存(OS)率的因素及后续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87例成人Ph阴性AL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诱导化疗方案为CHOP、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巩固化疗方案为CHOP+改良Hyper-CVAD或甲氨蝶呤治疗。巩固化疗3-6个疗程后,45例(51.72%)患者采用allo-HSCT治疗,42例(48.28%)患者继续维持巩固化疗。存活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40.13(3-60)个月。结果:87例患者中,早期死亡1例(1.15%)。86例可评估患者中,1个疗程结束达CR者为68例(79.07%),总CR达80例(93.02%)。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发现,肝脾/淋巴结肿大、白细胞计数≥100×109/L是患者总CR的影响因素(均P0.05)。80例CR患者中,复发27例(33.75%);5年OS为47.50%,DFS为45.00%。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还发现,诱导化疗未应用L-Asp、诊断时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未行allo-HSCT、诱导化疗4周后未达CR是患者复发、生存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均P0.05)。以是否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诊断时白细胞计数是否高于100×109/L、是否行L-Asp诱导化疗、诱导化疗4周后是否达CR等4个预后因素对患者进行分组:无不良预后因素为低危组,伴有1个不良预后因素为中危组,伴有2-4个不良预后因素为高危组。统计结果发现,低危组是否行alloHSCT治疗对OS、DFS并无明显影响(均P0.05);中、高危组行allo-HSCT治疗的患者OS、DFS较无alloHSCT治疗者明显升高(均P0.05)。结论: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白细胞计数偏高(≥100×109/L)、未行LAsp诱导化疗、化疗4周后未达CR、后续未行allo-HSCT治疗均是成人Ph阴性ALL患者的影响因素,对伴有上述不良预后因素的患者应积极采取allo-HSCT治疗。  相似文献   
9.
杨金敏  王露露  陈盛  吴萌萌  朱翠平 《安徽医药》2019,23(12):2417-2419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 Ⅱ1型受体(AT1受体)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 2012年 1—12月期间在南京市口腔医院 46例经术后常规病理确诊为口腔鳞癌的病人的石蜡组织切片,其中 20例切片中包含了正常的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46例口腔鳞癌组织和 20例相邻癌旁组织中 AT1受体的表达。结果 20例正常癌旁组织中 AT1受体阳性率为 15.0%,低于口腔鳞癌组织中阳性率(89.1%)(χ2=109.696,P<0.01)。 AT1受体在口腔鳞癌组织中低表达 14例,高表达 27例,高表达的 AT1受体与病人的性别、年龄无关,与原发肿瘤大小、颈部淋巴组织转移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结论 AT1受体在口腔鳞癌组织中高表达,有可能作为口腔鳞癌的诊断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X线照射体外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随时间及剂量的变化,探讨星形胶质细胞与放射性脑损伤(RBI)的关系. 方法 以5、10、15、20 Gy剂量的X线照射体外原代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后继续培养48 h,或以20 Gy剂量照射后分别培养4、12、24、48 h,实验均设正常对照组即未照射组.免疫荧光染色检测GFAP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学的变化;DAPI染色观察星形胶质细胞的凋亡;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GFAP、VEGF蛋白的表达情况. 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不同剂量照射组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增多,变形,胞体肥大肿胀,分支增多,突起增粗,GFAP染色加深,且这种变化随照射剂量和时间增加而表现更明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各剂量照射组星形胶质细胞凋亡率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 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不同剂量组、20Gy剂量照射不同时间组星形胶质细胞GFAP、VEGF蛋白的表达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5、10、15、20 Gy照射组和20 Gy剂量照射后各时间组GFAP、VEGF的蛋白表达均增高,且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GFAP、VEGF的蛋白表达亦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 Gy剂量照射后4~48 h内GFAP的表达呈时间依赖性,20 Gy剂量照射后4~24 h内VEGF的表达呈时间依赖性. 结论 X线能诱导体外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活化,GFAP及VEGF的表达呈时间及剂量依赖性增高,VEGF异常高表达可能是造成RBI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