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4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综合类   62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动态心电图对起搏器间歇性感知功能异常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检测对起搏器间歇性感知功能异常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MarquetteMars30 0 0动态心电图仪 ,对 36例 (4 9例次 )安装起搏器的患者进行随访 ,分析起搏、感知及与起搏器相关的心律失常。结果 :共检出起搏器间歇性感知功能异常 17例 (2 4例次 ) ,检出率为 4 7.2 % ,有 5例 (7例次 )合并两项感知异常。所有感知异常除 1例在常规心电图中检出外 ,其余 16例只在动态心电图中发现。检出与起搏器相关的心律失常 12例。根据动态心电图结果进行相应临床处理后 ,部分起搏器的感知功能异常消失。结论 :起搏器的感知功能异常多为间歇性的 ,动态心电图对间歇性感知异常的检出率较高 ,应是起搏器随访不可或缺的手段。  相似文献   
2.
3.
4.
目的:介绍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一种新的方式。方法:采用半开放式复位、矩多针加外侧“8”字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29例,术中钢丝捆扎前后自身对照观察比较骨折端稳定性。结果:本组29例术中多针固定后钢丝捆扎前,骨折间隙在被动活动中均有相对移动感,而钢丝捆扎后则无一例有明显相对移动。29例均痊愈出院,无褥疮、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发生。随访3~13个月,平均6个月,29例骨折均原位愈合,无1例股骨头坏死、大粗隆骨折和钢丝松动。结论:“8”字钢丝张力带加多针内固定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一种简便可靠的新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前检测循环免疫复合物(CIC)方法虽多,但多数操作复杂,不易为临床单位应用。尤其是检测肾小球疾病尿免疫复合物(UIC),国内外罕见报道。本文用纯品及酶标SPA建立“双抗体”夹心法ELISA测定经PEG沉淀后尿或血免疫复合物(IC)中IgG浓度,并以此计算IC含量,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6.
应我国国家自然基金会邀请,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孙绵方教授于最近访沪作了微囊技术包埋组织移植研究的专题报告。报告指出,组织细胞移植在近年已有很大进展,但目前仍存在二个重大障碍:一是免疫抑制剂的作用。尽管它可使植入的组织不受免疫排斥,但却使接受体受到  相似文献   
7.
1985年世界各地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有兴趣的著名学者举行了专题讨论会.这次会议对双吡啶、氨利酮、二联吡啶酮和其他新的具有心肌收缩和血管扩张双重作用药物的讨论,已激发出一系列的研究,此将大大提高我们对正常和异常心肌的收缩机理以及心力衰竭治疗的认识.在这些论文中,静脉给于二联吡啶酮、氨利酮和其它几种新的具有心肌收缩和血管扩  相似文献   
8.
房早二联律伴交替性左右束支阻滞型室内差异性传导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早二联律伴交替性左右束支阻滞型室内差异性传导1例吴亚平患儿,男性,6岁。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心电图Ⅱ导联(图1A)示:窦性心动过缓(50次/min),T波升肢起始处均有一异位P'波,R-P’=0.24s.P’波均未下传心室。行阿托品试验:...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解偶联蛋白3(UCP3)基因、浆细胞膜蛋白-1(PC-1)基因在2型糖尿病(T2DM)伴肥胖患者中的表达。方法收集本院2018年6—12月120例T2DM伴肥胖患者、120例T2DM非肥胖患者、120例肥胖患者、120例非T2DM非肥胖健康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UCP3Tyr210Tyr(C-T)多态性基因型及PC-1基因第4外显子121位谷氨酰胺/赖氨酸多态性。记录腰臀比(WHR)、血压、血清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等指标,检测患者相关基因型。结果非T2DM非肥胖健康组与肥胖组(x~2=6.452,RR=5.290,P=0.016)、T2DM非肥胖组(x~2=4.658,RR=4.260,P=0.028)、T2DM伴肥胖组(x~2=10.982,RR=9.280,P=0.002)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T2DM伴肥胖群体具有PC-1 Q等位基因而肥胖的相对危险性是非糖尿病非肥胖群体的9.28倍。结论 UCP3基因与T2DM伴肥胖无相关性,PC-1基因中Q等位基因是胰岛素抵抗的易感基因。应对T2DM伴肥胖家族史的人群进行早期诊断,指导其改变生活方式,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脑梗死合并微出血(MBS)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脑血管病变患者76例,采用64排螺旋CT和Siemens Avanton 1.5T磁共振扫描仪,所有患者均行常规CT扫描和磁共振T1WI、T2WI、FLAIR、DWI、MRA、SWI序列。结果 CT常规序列、MRI常规序列及SWI对76例急性期脑梗死合并CMBs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0,5.26%,2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WI的阳性检出率高于常规CT检查和MRI常规序列。随年龄增长,CMBs检出率增加。CMBs组患者入院时血压高于无CMBs组。既往长期抗血小板治疗患者更容易合并微出血。结论 SWI对急性期脑梗死合并CMBs的检出比常规CT和MRI更有优势,可作为磁共振检查的常规序列。对微出血病灶的检出可用于指导临床抗血小板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