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0篇
综合类   1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球有4亿HBV携带者,每年因HBV相关疾病而死亡的人数已经超过200万,其中有100万死于HBV诱发的肝细胞癌[1]。HBV核心蛋白启动子(BCP)的变异是多位点和复合的,主要是1762(A-T)、1764(G-A)的双突变,BCP区是富含AT的区域,具有肝脏富含因子的独立结合点,变异的BCP可改变这种结合,降低前C区的RNA转录,最终使HBeAg表达减少,平均降低70%。BCP的变异还可使前基因组RNA转录增强2~  相似文献   
2.
目的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中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有较高的发病率,伴此类心律失常者年死亡率可达50%,是临床危重病症之一。我们选用胺碘酮治疗CHF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旨在探讨该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36例平均年龄为(60.0±8.5)岁的充血性心力衰竭伴有心律失常患者予静脉注射胺碘酮,继之以口服维持。观察心率(HR),QT间期,室性心动过速(VT)、心室纤颤(VF)的发作情况并调整剂量。住院期间,给予心电监护,心电图,心脏彩超检查。结果32例(88%)心律失常被有效控制,其中20例(56%)24 h内、8例(77%)48 h内,3例(86%)72 h内得到有效控制。1例用药后120 h室速控制;3例(0.9%)在停用静脉点滴胺碘酮2~13 d后复发,经再次静脉给药控制;2例(0.5%)用胺碘酮后取得部分疗效;分别合用美托洛尔后取得满意疗效;1例患者因再次心肌梗死于住院期间死亡。本组病例用药前后血压、心电图QTc间期无变化,未发现应用胺碘酮导致或加重的心功能不全者。无明显不能耐受的毒副反应。结论胺碘酮对充血性心力衰竭伴有心律失常的治疗安全有效,至少在非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中能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50例老年人充血性心衰患者的血浆ANF,PRA,ATⅡ,ALD含量,并以50例正常老年人作对照,结果发现老年人充血性心衰患者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随心衰程度加重.ANF逐渐增加.而PRA ATⅡ先增加后降低现象;ALD呈下降趋势。44例老年人充血性心衰患者治疗后ANF显著下降PRA有增加趋势,ANF与PRA间无明显相关性:ATⅡ和ALD显著增加,并与ANF呈负相关(P<0.05)。本文说明.老年人充血性心衰RAAs仍较亢奋。远非ANF所能完全抑制.应早期、及时地应用ACEI治疗。  相似文献   
4.
吕立友  万千里 《临床误诊误治》2011,24(11):43-44,109
1病例资料女,79岁。因反复胸闷、心悸2年,加重1周入院。有高血压病病史3年,否认糖尿病病史。查体:体温36.8℃,脉搏125/min,血压130/80 mmHg。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淖且艚缦蜃罄┐螅穆?32/min,律不齐,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部检查未见异常,双下肢无水肿。心电图检查示:心率132/min,心房颤动(房颤),Ⅱ、Ⅲ、aVF导联及V5~V6导联ST段水平型压低0.1 mV;心脏彩超检查示:主动脉瓣退行性变伴轻度反流,三尖瓣、肺动脉瓣轻度反流,肺动脉收缩压36 mmHg,左室射血分数(EF)60%。尿常规、肝功能、甲状腺功能、血电解质、血脂、血糖检  相似文献   
5.
雷尼替丁(ranitidine)又名呋喃硝胺,是新合成的H_2-受体阻滞剂,药效为甲氰咪胍的5倍,对消化性溃疡有较好疗效。随着临床广泛应用,其副作用也渐增多,现简述如下。 1.一般不良反应口服雷尼替丁,少数人有头痛、头晕、乏力、便秘;静脉用药时,可有恶心、面部发热、出汗等,静脉针刺部位可发红或有瘙痒感,均可自行消失。 2.过敏反应雷尼替丁可引起皮疹、腹泻等。Picardo等报告1例62岁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口服雷尼替T 150 mg后出现面部、口唇水肿,全身瘙痒和喉痉挛,激素和抗组织胺药物能消除症状。患  相似文献   
6.
男,72岁。因腹部、四肢皮疹伴头昏、冷汗、心悸8h入院。有高血压病史10年,冠心病史5年,脑梗死病史4年。患者入院当日上午服用营养品半小时后突感胸闷、气急,肢体和腹部出现红色皮疹伴瘙痒、大汗淋漓。10min后由救护车送往医院,就医途中测量血压80/50mmHg,心电监护示心率38/min,予多巴胺20mg、  相似文献   
7.
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在重危患者抢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在重危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方法与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10例深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急救对象、穿刺结果、操作特点、并发症及处理。结果:本组210例经皮深静脉穿刺均获成功,在2~10min内建立静脉通道,留置导管时间最长94d,全部病例未出现血气胸、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采用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具有操作简单、迅速的独特优点;即时监测静脉压力和调整输液速度;但需及时处理出现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 为提高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243例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者,对手术后产生的并发症及处理进行总结.结果 243例中有8例术后发生并发症,其中1例(0.41%)电极微脱位,2例(0.82%)囊袋出血与感染,1例(0.41%)阈值增高,2例(0.82%)诱发急性心肌梗死,1例(0.41%)急性心包填塞和1例(0.41%)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 安装永久心脏起搏器术后可出现并发症,应加强术前准备,细心操作和术后严密观察.  相似文献   
9.
奎尼丁引起的精神混乱症状较为少见,今报道2例,以引起临床重视。病例报告例1:女,46岁。患风湿性心脏病20年,反复房  相似文献   
10.
1 病例资料 女,87岁.因急性前间壁心梗,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入我院CCU.为测量中心静脉压,于人院后第2天行右侧锁骨下静脉穿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