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药学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分析人体刚地弓形虫感染对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以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某三级医院1 00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是否检出血清抗弓形虫抗体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 HDL)、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 LDL)和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水平。结果 1 000例研究对象血清抗弓形虫抗体阳性率为8.40%,感染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性别([χ2] = 1.29,P > 0.05)和年龄构成([χ2] = 1.41,P > 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感染组研究对象血清LDL和TC均值显著高于对照组(t = 3.89、3.81,P均< 0.05),但两组研究对象血清TG和HD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 = 0.97、0.75,P均> 0.05);感染组研究对象LDL和TC值不正常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 = 9.69、10.39,P均< 0.01),但两组研究对象TG和HDL值不正常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 = 0.02、0.11,P均> 0.05)。结论 人体刚地弓形虫感染影响血脂水平变化,血清抗弓形虫抗体阳性者平均LDL和TC值及TC和LDL值不正常比例均显著高于抗体阴性者。  相似文献   
2.
3.
目的通过现代分子生物学理论与技术测定和分析了从脑炎患者脑脊液标本分离的基因I型乙脑病毒(GZ56株)全基因组序列特征,以了解其致病性的分子基础。方法采用RT.PCR法和核酸序列测定法获得病毒基因组全序列,并利用DNASTAR、ClustalX version2.0.9及MEGAversion4.1等生物学软件分析该乙型脑炎病毒核苷酸序列、氨基酸序列及系统进化等。结果研究结果表明从病毒性脑炎患者脑脊液标本分离的基因I型乙脑病毒(GZ56株)基因组全长为10965nt,编码3432个氨基酸。病毒全基因组分子进化分析显示GZ56株全基因组与国际上第一株从蚊虫分离的基因I型乙脑病毒(M-28株)处于同一进化分支。GZ56株与其他基因I型乙脑病毒核昔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6.2%~98.6%和98.2%~99.7%。病毒E基因与乙脑病毒灭活疫苗株P3相比存在11个氨基酸差异位点,而与乙脑病毒减毒活疫苗株SA14-14-2相比,在E蛋白上存在14个氨基酸差异位点。结论本研究提示,从病毒性脑炎患者标本分离的基因I型乙脑病毒全基因组未见明显变化,从基因组水平可以推测该病毒可以被现行的乙脑疫苗所保护。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弓形虫感染情况,为后续有针对性地开展弓形虫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以237例自身免疫性疾病确诊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其中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79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71例、炎症性肠病患者87例,以237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和健康对照者血清抗弓形虫IgG抗体,比较两者抗弓形虫IgG抗体检出率。结果 237例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抗弓形虫IgG抗体阳性率为29.96%,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的4.22%([χ2] = 55.41,P < 0.01),系统性红斑狼疮(31.65%)、类风湿性关节炎(23.94%)和炎症性肠病患者(33.33%)血清抗弓形虫IgG抗体阳性率亦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χ2] = 45.25、26.58、50.95,P均 < 0.01)。结论 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抗弓形虫IgG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弓形虫感染可能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炎症性肠病发病的潜在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