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观察湖沼型血吸虫病流行区用蒿甲醚预防日本血吸虫感染的效果。方法 :1996年4— 11月, 选择安徽省贵池市唐田乡 2个村为试点 ,选择 6岁— 65岁村民随机配对分为蒿甲醚组和对照组。在服蒿甲醚前 2 0 d,经粪检查病 ,并服单剂吡喹酮 4 0 mg/kg— 50 mg/kg治疗。于 5月下旬口服第 1剂蒿甲醚 6mg/kg, 以后每半个月服 1次 ,共 10次 ,对照组口服相同剂型的安慰剂。结果 :口服蒿甲醚 4 33例粪检全部阴性,无急性血吸虫病发生 ;对照组 4 52人的粪检感染率为8.9% ,并发生 1例急性血吸虫病。口服蒿甲醚对肝、肾功能、网织红细胞和心电图未见明显异常。结论 :在整个传播季节每半个月口服 1次蒿甲醚6 mg/kg, 对湖沼型重度血吸虫病流行区人群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为制定防治湖区血吸虫病策略提供一种新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为了准确地掌握江滩型重疫区血吸虫病疫情动态和趋势,应用流行病学原理和方法,对流坡村系统观测六年。经三年人群扩大化疗后人群感染率曾一度下降,但很快回升,急性感染人数减少,但仍有发生;滩地螺情一直较重,感染螺消长与水情相关;据调查,该试区主要传染源为感染的牛和猪。观测结果提示,人群扩大化疗对江滩型重疫区虽能降低人群感染率,但难以阻断血吸虫病传播。为控制疾病,当前仍需坚持人畜同步扩大化疗,同时,要积极探讨人群再感染规律及影响因素,以便不断完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系口服青蒿琥酯预防血吸虫病的现场研究,于1997年7月~9月在望江的杨河试区及贵池的沙山试区分别选择易感人群624、286例,将受试对象随机分成两组,按双盲法分服青蒿琥酯和安慰剂,剂量均为6mg/kg 顿服,受试对象在接触疫水后2周开始服药,每2周1次,连服4次,停止服药后4周用尼龙绢集卵孵化+Kato-Katz 法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表明,杨河试区服青篙琥酯片者孵化阳性2例,阳性率为0.73%;对照组粪检阳性11例,阳性率为3.83%,感染度几何均数为26.40±1.49。沙山试区服青蒿琥酯者无1例粪检阳性病例,而服安慰剂的对照组,粪检阳性7例,感染率为6.54%,感染度几何均数为14.23±2.14。两试区对血吸虫病的预防保护率分别为80.94%、100%。在试验过程中两组观察对象均有部分出现腹痛、恶心等胃肠道刺激及头昏、乏力等症状,但反应均较轻微。且两组副反应率差异无显著性,服药前后两组受试对象肝、肾功能,网织红细胞和心电图检查未见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4.
山丘型血吸虫病流行区因地制宜进行沟渠硬化、沼泽地改塘等小环境改造措施后,钉螺面积减少了66.16%,活螺密度、活螺框出现率分别下降了76.54%和76.13%,阳性螺密度下降了100%;居民血吸病患病率略有下降,14岁以下人群感染率为0,无急性感染发生。而实施药物灭螺的对照组9年来钉螺面积仅下降了27.62%,活螺密度及活螺框出现率分别上升了26.35%和151.01%,是小环境改造点的9.84倍和11.13倍,同时居民血吸虫病患病率较1987年上升了37.44%,14岁以下人群感染率为1.21%,并有零星急性感染病例发生。小环境改造一次性投资费用高于药物灭螺,但与农田水利相结合的小环境改造措施能够产生一定的间接经济效益,因此远期效果仍将优于药物灭螺。  相似文献   
5.
贵池市1987~1991年间,对全市25个山丘型小环境点进行了石砌、水泥护沟等一系列沟渠硬化的小环境改造工程,有效地控制了螺、病情,但1996年春调查,发现其中9个环境点的螺情出现反复,个别点甚至出现钉螺面积扩大现象。现根据现场调查情况对螺情回升原因进行探讨,为更好地巩固小环境改造的效果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湖沼型血吸虫病流行区用蒿甲醚预防日本血吸虫感染的效果。方法 :1996年4— 11月 ,选择安徽省贵池市唐田乡 2个村为试点 ,选择 6岁— 65岁村民随机配对分为蒿甲醚组和对照组。在服蒿甲醚前 2 0 d,经粪检查病 ,并服单剂吡喹酮 4 0 mg/kg— 50 mg/kg治疗。于 5月下旬口服第 1剂蒿甲醚 6mg/kg,以后每半个月服 1次 ,共 10次 ,对照组口服相同剂型的安慰剂。结果 :口服蒿甲醚 4 33例粪检全部阴性 ,无急性血吸虫病发生 ;对照组 4 52人的粪检感染率为8.9% ,并发生 1例急性血吸虫病。口服蒿甲醚对肝、肾功能、网织红细胞和心电图未见明显异常。结论 :在整个传播季节每半个月口服 1次蒿甲醚 6mg/kg,对湖沼型重度血吸虫病流行区人群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为制定防治湖区血吸虫病策略提供一种新的措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