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7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45篇
预防医学   18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47篇
中国医学   25篇
肿瘤学   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院自1980年1月~2000年12月共收治原发性肝癌自发破裂出血25例,现就25例患者的诊治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经颅彩色多普勒对大脑血流动力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认知过程中脑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 :应用经颅彩色多普勒对不同生理情况下大脑半球血流速度的变化进行监测。结果 :每项试验前后比较 ,血流速度的增加有显著差异 (P <0 0 1) ,语言试验血流速度增加偏侧在左半球 ,面视试验偏侧在右半球 ,光刺激试验时枕区血流速度最快。结论 :经颅多普勒能监测认知过程中半球血液动力学变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4.
博宁治疗转移性骨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博宁治疗转移性骨肿瘤致骨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41例经病理学确诊的原发肿瘤患者被核素骨扫描证实有多处骨转移灶,并伴有相应部位明显疾病。所有病例静脉滴注博宁90mg(溶于0.9%生理盐水500ml中)共3次(间隔30d)后,随访观察患者疾病、睡眠和活动能力的改变情况。结果 博宁对癌骨转移性骨痛的显效应为39.0%(16/41),有效率为38.9%(19/41),无效率为14.6%(6/41),总有效率为85.4%。19例于3个月后复查骨扫描:少数病灶缩小,放射性减低或消失,但也有新病灶的出现。结论 博宁虽不能阻止骨转移癌新病灶的出现,但对骨转移癌骨痛疗效较好,安全,副作用小,尤适用于因骨髓抑制而不能接受核素内照射治疗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99Tcm-MIBI SPECT-CT同机图像融合技术对于乳腺肿瘤显像及淋巴结转移判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80例女性乳腺肿块患者行99Tcm-MlBI乳腺及腋窝淋巴结平面显像及99Tcm-MIBI SPECT-CT显像.所有患者均有手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做对照.结果 80例患者中SPECT-CT融合图像对乳腺癌诊断的灵敏度88.2%(45/51),高于平面显像的82.4%(42/5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CT-CT融合图像对原发性乳腺癌诊断的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3.1%(26/29)、90%(71/80),均高于平面显像的79.3%(23/29)、81.3%(65/80).平面显像检测腋淋巴结的灵敏度77.2%(17/22),特异度86.2%(25/29),准确度82.4%(42/51),SPECT-CT融合图像检测腋淋巴结的灵敏度81.8%(18/22),特异度89.7%(26/29),准确度86.3%(44/51).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PECT-CT图像融合显像技术在乳腺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均高于平面显像.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探测方面SPECT/CT图像融合与平面显像相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股骨粗隆部骨折在非骨科牵引床闭合复位后运用PFNA内固定的方法及疗效分析。方法对38例股骨粗隆部骨折在普通可透视木床上闭合复位后PFNA内固定。结果 27例获随访6~12个月,均获骨性愈合。末次随访Harris评分80~92分,平均90.6分。2例出现髋内翻,其中1例出现螺钉切割。结论在没有骨科牵引床的情况下,通过仔细操作复位及PFNA内固定,也能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8.
β-连环蛋白(eatenin)是Wnt信号转导途径异常激活的关键环节,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与B.连环蛋白异常表达密切相关。目的:观察β-连环蛋白在正常胃黏膜、胃腺瘤和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取得经胃镜活检病理检查证实的78例不同胃组织标本,包括24例正常胃黏膜、24例胃腺瘤性息肉(胃腺瘤,14例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10例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和30例胃腺癌组织,以免疫组化ABC法检测标本中β-连环蛋白的表达。结果:β-连环蛋白在正常胃黏膜和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胃腺瘤组织中为细胞膜表达,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胃腺瘤和胃腺癌组织中呈细胞质/细胞核异位表达。胃腺癌组织中β-连环蛋白的异常表达率显著高于胃腺瘤组织(100%对41.7%,P〈0.05),膜表达缺失者占76.7%(23/30)。结论:β-连环蛋白异常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能是胃癌发生的早期事件。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分析经内镜逆行胆道支架置入术与经皮经肝穿刺胆道支架置入术姑息治疗肝门胆管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6年4月十堰市太和医院收治的肝门胆管癌患者62例,依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31)和研究组(n=31),对照组采用经内镜逆行胆道支架置入术姑息治疗,研究组采用经皮经肝穿刺胆道支架置入术姑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支架置入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肝功能和黄疸治疗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支架置入成功率(93.5%)明显高于对照组(77.4%),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22.6%)明显低于对照组(42.0%),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肝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肝功能均得到改善,研究组患者的ALP、ALT、DBIL、γ-GGT水平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黄疸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3.6%、74.2%,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肝门胆管癌患者应用经皮经肝穿刺胆道支架置入术姑息治疗,可以有效提高胆道支架置入成功率,改善黄疸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上消化道异物是常见的消化道急症,传统治疗方法是急诊手术取出异物或口服泻剂促使异物自然排出,但前者手术风险大,术后并发症多,患者痛苦大,经济负担重,后者疗效不确切,一旦出现穿孔、梗阻时仍需急诊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