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4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33篇
肿瘤学   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胃粘膜病变作用的五年随访观察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 评价5年随访根除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胃粘膜病变的作用。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病例为上海7家企业单位在我院定点体检进行胃镜检查的病人。入选时间为1993年7月至1994年6月,部分病人有中上腹不适,胃镜及病理检查确诊为慢性胃炎的病人作为入选病例。入选时确定Hp感染状态,阳性病人根据自愿原则或采用根除Hp感染治疗,或采用对症治疗。阴性组仅在有消化不良症状时采用对症治疗。全部对象跟踪随访5年。结果 入选时30例Hp阴性,45例Hp阳性。结束随访时,24例阴性无变化(另3例失访,1例变为阳性,2例可疑),作为对照组,45例Hp阳性。结束随访时,24例阴性无变化(另3例失访,1例变为阳性,2例可疑),作为对照组。45例阳性病人中,1例失访,16例经抗Hp感染治疗结束4周后转阴,作为Hp阴性观察组;28例仍为Hp阳性,作为Hp阳性观察组。对照组仅17%-33%的病人炎症有进展,Hp阳性观察组,炎症加重的病人占43%-57%,Hp阴性观察组,50%的病人肠化生加重,但50%-67%的病人无明显变化;Hp阳性观察组肠化生加重的病人增至43%-57%,而Hp阴性观察组无一例加重,75%的病人维持原状。结论 根除Hp感染不仅可减轻病人的炎症程度,同时能阻止肠上皮化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大肠癌发生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方法,检测45例结直肠癌手术切除标本的癌和切端结肠组织VEGFmRNA的转录水平,同时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VEGF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大肠癌组织中VEGF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切端结肠组织。大肠癌组织中VEGFmRNA转录水平及蛋白表达水平与肿瘤的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呈明显的正相关(P<0.01),与肿瘤的分化程度等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VEGF在大肠癌浸润和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肿瘤血管生成与大肠癌浸润和转移关系密切。VEGF可能具有预测大肠癌转移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门脉高压的神经体液介质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门脉高压的神经体液介质变化刘天舒王吉耀Subjectheadingshypertension,portal/metabolism;hypertension,portal/physiopathology;neurotransmiters/metab...  相似文献   
4.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胃黏膜病理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背景: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已被公认为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重要危险因素,根除H.pylori能加速消化性溃疡的愈合,但其对胃黏膜病理变化的影响尚有待进一步探索。目的:了解根除H.pylori对慢性胃炎胃黏膜病理变化和癌前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和回顾性队列研究,样本选自胃癌高发区:上海郊区的金山区和奉贤区。共纳入360例经内镜检查证实有H.pylori感染的慢性胃炎伴或不伴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三联疗法(质子泵抑制剂或Hz受体阻滞剂加两种抗生素)治疗,对照组单纯慢性胃炎患者予西沙必利、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予西米替丁治疗。在第1年和第4年末随访胃镜,根据H.pylori是否根除将患者分为两组:H.pylori阳性组和H.pylori阴性组。所有胃黏膜活检标本由两位病理科医师统一复读。结果:至第4年末,有120例患者完成全部随访,其中H.pylori持续根除组54例,阳转组5例;H.pylori持续未根除组45例,阴转组16例。持续根除组第1年随访时,活动性炎症比例减少(P<O.05);第4年随访时,慢性炎症和肠化程度以及活动性炎症比例减少(P<O.05)。持续未根除组第1年随访时,慢性炎症程度增加(P<O.05);第4年随访时,慢性炎症和肠化程度以及活动性炎症比例增加(P<O.05),萎缩程度较第1年随访时增加(P<O.05)。结论:根除H.pylori可以减轻慢性胃炎的炎症程度,防止肠化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经双通道内镜尼龙绳结扎治疗食管胃黏膜下肿瘤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评价双通道内镜尼龙绳结扎技术治疗食管、胃黏膜下肿瘤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自2003年7月至2005年6月我院胃镜检查发现的黏膜下肿瘤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包括:病灶位于食管、胃、十二指肠,经超声内镜检查证实为黏膜下肿瘤,直径1.3~3.0cm,部分突出于腔内且愿意接受内镜下治疗和随访。采用双通道内镜尼龙绳结扎治疗黏膜下肿瘤,并随访观察黏膜下肿瘤消除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男6例,女10例入选,年龄34~78岁,平均50岁,病灶1.3~3.0cm,平均1.9cm。病灶位于食管下段4例,贲门口2例,胃底5例,胃体上部2例,胃体下部胃窦胃角3例。12例患者经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证实为梭形细胞。16例患者中,9例在4周随访时病灶完全消失,黏膜表面白色瘢痕形成;5例在4周复查时病灶残留0.2~0.3cm小病灶,加用内镜下电切除术;1例经两次治疗完全消失,期间出现黑便;1例治疗不成功,总有效率为93.8%。全部病例在完成治疗后6个月复查胃镜均未发现病灶,超声胃镜证实病灶无残留。结论采用双通道内镜尼龙绳结扎治疗的方法,对直径在1.3~3.0cm、部分突出于腔内的黏膜下肿瘤具有良好的效果,避免了外科手术或者腹腔镜治疗,降低了内镜下直接电切除术存在的穿孔与出血等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局部进展期胃癌术前化疗的疗效及安全性,以及影响术前化疗胃癌患者复发死亡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至2011年6月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肿瘤内科收治的49例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来分析新辅助化疗患者复发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其中48例患者化疗后在术前接受了影像学评估,术前化疗的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33.3%(16/48)和93.8%(45/48);另有1例因在化疗期间胃穿孔行急诊手术而未接受影像学评估.治疗后89.8%(44/49)的患者获得根治手术,其中90.9%的患者(40/44)接受了D2淋巴结清扫术.术后淋巴结转阴率为30.6%(15/49);术后病理有反应32例,其中2例获得完全病理缓解.术前化疗期间血液学毒性反应主要为白细胞下降,非血液学毒性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以1~2级为主.49例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1.6 d,其中2例(4.1%)分别因术后胰漏和胰周渗液而延长了住院时间.49例患者均接受了术后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21.6个月,中位无复发生存期为29.6个月(95%CI:24.0~35.2),中位总生存期为34.6个月(95%CI:29.8~39.4).多因素预后分析显示,影像学疗效(P.=0.038,RR=0.168,95%CI:0.031~0.904)和病理反应(P=0.007,RR=0.203,95%CI:0.064~0.642)是影响本组患者术后复发死亡的独立因素.结论 术前化疗对于局部进展期胃癌具有较高的疾病控制率和R0切除率;影像学疗效和病理反应是影响局部进展期胃癌术前化疗患者最重要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7.
溃疡发生常与服用非类固醇抗炎药物(NSAID)有关。本研究旨在了解NSAID相关溃疡的一组临床和病理特征,以识别服用NSAID致溃疡的高危因素,并根据所用NSAID的种类,确定各种危险发生的可能性。 材料和方法:190例服用NSAID四周以上的风湿病患者,按服用NSAID的不同分为两组。组Ⅰ,132例,分别服用萘普生、双氯芬  相似文献   
8.
胃粘膜肠化及不典型增生与胃肠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的主要并发症之一.第一次出血后的最初6周内再出血的发生率约为50%,一年内再出血的发生率为70%~80%.预防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再出血的机理是通过减少门脉侧枝血流和降低肝内、门体侧枝阻力使门脉压力降低.缩血管药物和扩血管药物可以达到以上目的.缩血管药物直接或间接地引起内脏动脉血管收缩,减少门脉血流;扩血管药物通过扩张肝内和侧枝的阻力血管来降低门静脉系统的阻力,还可通过减少静脉回流和心脏前负荷,使心输出量减少,致使动脉血压下降,激活压力感受器,引起内脏血管反射性收缩,使门脉侧枝血流减少,降低门脉阻力.这两类药物最终是通过胞浆内的钙离子作用于平滑肌的肌球蛋白的轻链,而细胞内的钙离子浓度是由电位依赖的钙通道或ATP依赖的钾通道决定的.因此也有学者研究钾通道抑制剂和钙离子持抗剂对降低门脉压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新冠肺炎(COVID-19)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15日至2020年2月15日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的22例妊娠合并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流行病学特点,临床及放射学特征和实验室数据。结果:22例患者肺炎临床表现中有发热10例(45.45%)、咳嗽5例(22.73%)、呼吸急促1例(4.55%)和腹泻1例(4.55%),21例(95.45%)为普通型,1例(4.55%)为重型。实验室检查中淋巴细胞降低14例(63.64%),D-二聚体增高22例(100%)。胸部CT检查均发现表现为典型新冠肺炎表现(100%),病原学核酸检测阳性率40.91%(9/22)。结论: 孕妇感染COVID-19肺炎的的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检查与非妊娠成人患者相似,相对于病原学检查,胸部CT检查快速安全且敏感性高,更适合新冠肺炎流行地区产科急诊住院患者的初筛,同时能监测病情进展,有助于新冠肺炎孕妇的筛查、诊断及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