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6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对医用外科口罩和防护口罩的颗粒过滤效率(particle filtration efficiency,PFE)、细菌过滤效率(bacte-rial filtration efficiency,BFE)及病毒过滤效率(viral filtration efficiency,VFE)进行评价。方法:参照YY 0469-2011《医用外科口罩》对不同品牌医用外科口罩在不同生物气溶胶平均颗粒直径(mean particle size,MPS)、不同流量条件下进行PFE、BFE和VFE测试,并分析医用外科口罩PFE和BFE的相关性、BFE和VFE的差异以及实际佩戴+热水浸泡处理后PFE和BFE的变化。参照GB 19083-2010《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和YY/T 1497-2016《医用防护口罩材料病毒过滤效率评价测试方法 Phi-X174噬菌体测试方法》对3种防护口罩进行PFE和VFE检测。采用SAS 8.2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医用外科口罩对MPS约为3 μm的气溶胶的BFE高于MPS约为2 μm的BFE;流量越高,PFE越低;对PFE较低的医用外科口罩,BFE与PFE呈现一定相关性(MPS约为2 μm 时R2=0.671 8,MPS约为3 μm 时R2=0.776 5);医用外科口罩的VFE略低于BFE;3种防护口罩的VFE>99.98%;医用外科口罩佩戴8 h后经65 ℃热水浸泡处理30 min,细菌和真菌总数降低至0~60 cfu/g;新医用外科口罩经3次热水浸泡处理后,其PFE基本未发生变化,但佩戴过的口罩经过热水浸泡处理后,PFE和BFE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结论:该研究可为医用外科口罩和防护口罩的科学使用和相应标准的修订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2.
不论是吸入危害评估还是药物气溶胶的靶向治疗,都需要了解气溶胶颗粒在呼吸道中的区域沉积特征。随着科技的进步,已经可以利用计算机流体动力学模拟技术(CFD)生成逼真的呼吸道模型,并在其中模拟复杂的气流传输特征,产生相对准确的沉降结果。该文综述了CFD模拟技术的研究进展,阐述了微米或纳米级颗粒沉降的主要公式和目前运用该方法的一般步骤。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金黄色葡萄球菌、黏质沙雷菌和枯草芽孢杆菌芽孢的耐冲击能力和耐雾化能力的强弱,观察3种细菌的空气生物学特性。方法使用AGI-30型全玻璃液体冲击采样器(AGI-30)对3种细菌进行耐冲击实验,在12.5 L/min的气流冲击5、10和15 min后测定采样液中细菌滴度和终末采样液体积,采用校正存活率评价3种细菌的耐冲击性。用DV40型气溶胶发生器对3种细菌进行耐雾化实验,分别测定不同雾化时间后的菌液浓度,计算雾化后细菌存活率,评价3种细菌的耐雾化性能。结果采样冲击实验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存活率最高,但是在冲击过程中其存活率不稳定,枯草菌芽孢经过15 min的冲击后,存活率为60%,黏质沙雷菌的存活率为72%。在耐雾化能力方面,不同时间的雾化过程中,枯草菌芽孢的存活率最高,经过60 min的雾化后,存活率为83.56%;黏质沙雷菌的相对存活率为40%,金黄色葡萄球菌在雾化过程中存活率状态不稳定。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耐冲击能力最强,但存活率低、稳定性较差;枯草菌芽孢耐雾化能力最强,但耐冲击性能最差,且其特性不适宜作为生物气溶胶的模式菌。3种细菌中,黏质沙雷菌最适于作为生物安全装备生物学评价的指示微生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影响百岁人群健康的主要关联因素,为该人群的健康促进与管理提供干预目标和方向。 方法2014年6月至2016年间12月,采用横断面调查方式,组建多学科团队对海南省全样本百岁老年人进行入户上门调查研究。研究采集百岁人群一般人口学资料和健康相关资料,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该人群的健康相关影响因素。 结果共计943例百岁老年人纳入研究,男175例,女768例,平均年龄(102.8±2.8)岁。其中女性居多(占81.4%),87.9%为文盲,大多数(76.6%)居住在农村;抑郁患病率约32.3%,失能老年人占27.6%,自评健康为差者约22.7%;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贫血的患病率分别为66.3%、9.8%、21.2%和67.4%;8.9%有骨折既往史;39.9%存在维生素D缺乏;视力和听力重度障碍患病率分别为28.0%、31.2%;肾功能下降和营养不良者分别为36.8%和52.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骨折、视力障碍和听力障碍与百岁老年人失能及健康自评差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且骨折与抑郁患病率也显著相关(P<0.05),但未发现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与自评健康、日常活动能力和抑郁的相关性(均P>0.05)。 结论骨折、视觉障碍和听力障碍是影响百岁老年人健康状况的重要关联因素,有可能作为高龄及长寿人群健康管理和促进的干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某种正压生物防护服对生物气溶胶的防护效果。方法采用人工发生黏质沙雷茵气溶胶,用Andersen6级采样器采样,对该正压生物防护服对细菌气溶胶的防护效果进行了检测。结果与结论该正压生物防护服对暴露于颗粒质量中值直径约1.674μm的细菌气溶胶粒子防护效率达到99.90%以上。该正压生物防护服通过高效过滤系统为防护服内提供洁净空气,对细菌气溶胶有较好的防护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测试与评价二级生物安全柜对病毒气溶胶的防护效果,为该生物安全柜的安全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发生噬菌体 phiX 174气溶胶,按照标准中规定的测试方法就安全柜的物理学评价指标及3种生物学评价指标即人员保护、交叉污染和产品保护进行测试,3种测试分别重复3次.结果 3次测试中,人员保护每次6个液体撞击式采样器的培养噬菌...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分枝杆菌噬菌体D29采用不同给药途径在豚鼠模型中的免疫原性,为噬菌体应用于结核病治疗奠定基础.方法 Hartley豚鼠分别以吸入、滴鼻、皮下注射3种途径分组,在35 d内给予分枝杆菌噬菌体D29 6次,设7H9培养基溶剂为对照组和0.85%氯化钠溶液为阴性对照组,通过噬斑减少中和实验(PRNT)检测每周豚鼠血清的中和抗体效价,通过ELISA测定第35天血清中IL-2、IL-4、IFN-γ水平.统计学处理采用方差分析和非参数检验.结果 两对照组均未测出中和抗体;吸入组和滴鼻组仅在第7、14天检出一过性低效价中和抗体(<1∶100);皮下注射组持续产生中和抗体,第35天效价高达1∶16 365.6.给予分枝杆菌噬菌体D29 35 d后,各实验组及对照组豚鼠血清中IL-2(x2=2.7605,P>0.05)、IL-4(F=2.17,P>0.05)、IFN-γ(F=0.75,P>0.05)浓度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吸入、滴鼻给药产生的抗噬菌体D29中和抗体效价明显低于皮下注射给药;噬菌体D29未引起细胞因子浓度的变化,提示不会破坏机体Th1/Th2免疫平衡.  相似文献   
8.
气溶胶沉降模拟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吸入颗粒物致病作用的评估,需要了解气溶胶颗粒在呼吸道中的沉积特征。由于气溶胶进入呼吸道引、发的呼吸道疾病致病机锏研究和临床药物气藩胶吸入治疗的需要,人们越发关注如气溶胶颗粒在呼吸道特定区域滞留率,研究气溶胶粒子在呼吸道中分布和沉降比例的关系。这些都需要借助沉降模型来模拟颗粒的区域沉积特征。沉降模型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分析模型。计算机流体动力学(CFD)模拟技术的出现,让沉降模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该文综述了目前研究气溶胶沉降的主要方法和肺模型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监测海军某水面舰艇舱室内空气中部分有害物,发现舰艇环境卫生安全隐患。方法使用手持式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VOC)气体检测仪对舰艇不同部位舱室内空气中异丁烯、正己烷、二甲苯、苯、苯乙烯、甲苯和氯乙烯共7种物质进行现场测定;撞击式空气微生物采样器采集舰艇内部空气细菌,37℃培养后计数,计算空气细菌浓度。结果与结论11个采样点中有5个采样点苯浓度超标,其余6种VOC,除海图室外的10个采样点均有检出;所有3个采样点空气中细菌总数<4000 cfu/m3。对舰艇舱室进行空气质量卫生监督,利于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应保持适宜通风降低舱室空气中有害物的浓度。  相似文献   
10.
正诺瓦克病毒(norovirus,NOV),又称诺如病毒,因1968年在美国俄亥俄州诺瓦克镇首次暴发而得名,是可引起各年龄段人群急性胃肠炎的主要致病微生物~([1-3])。据调查,世界范围内的非细菌性胃肠炎暴发中,80%以上是由该病毒引起。在我国、日本、韩国及欧美国家经常可见由该病毒引起的胃肠炎暴发报道~([4-12])。国外有研究报告中指出,诺瓦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