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颅内大血管TCD与MRA对照检测及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与磁共振血管显像(MRA)的比较,探讨经颅多普勒(代D)对脑血管狭窄的诊断、评估血管狭窄程度的临床应用价值。作者选取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30例,行TCD、MRA MRI检查,对照TCD与MRA探查颅内大动脉的血管管腔及血流动力学结果,分析TCD与头部MRA对颅内大动脉的狭窄评估结果的相符性。结果表明,TCD与头部MRA对颅内大动脉的狭窄评估结果的相符性良好。TCD对诊断颅内狭窄血管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做常规和初筛检查。  相似文献   
2.
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1996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60岁以上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108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收治的60岁以下的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160例病人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老年SAH病因以高血压脑动脉硬化为主,头痛、呕吐及脑膜刺激征发生率较低,而意识障碍多见,出现局灶损害症状亦较为常见,病死率较高。结论 对老年不典型病例应高度重视,及时腰穿检查及颅脑CT检查,以免误诊,延误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再发危险因素。方法 :对收治的 6 1例高血压性脑出血再发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再发率为 7.2 9% ,再次出血的临床表现较首次重 ,出血量较首次大 ,合并症较首次多 ,病死率明显升高 ;再次出血组与一次出血组的血压中平均收缩压无显著差异 (P>0 .0 5 ) ,但舒张压大于 90、95 mm Hg、收缩压大于 2 0 0 mm Hg及舒张压大于 95 mm Hg同时收缩压大于 2 0 0 mm Hg病例中 ,均与一次出血组存在极显著差异 (P<0 .0 1)。结论 :抓好血压的管理 ,是预防高血压性脑出血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急性脑出血患者早期强化降血压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符合条件的脑出血患者106例随机分为两组,即降压组和传统组,传统组按传统指南降压;降压组则对高于标准血压者均予降压治疗,目标血压为140/90mm Hg。分别在发病后24h、7d比较两组血肿增大情况,及3月时比较疾病转归情况(死亡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发症)。结果脑出血后24h,两组患者脑血肿大小平均值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血肿增大平均值和增大比例分别为2.30ml、15.73%和7.76ml、39.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出血后7d,两组患者脑血肿大小平均值、血肿增大平均值和增大比例均无显著差异(P>0.05);3月时,两组患者在死亡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并发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出血早期强化降压有利于减少血肿增大,而且安全。  相似文献   
5.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电动踝关节功能康复仪自 1997年 2月~ 2000年 3月在我院用于昏迷、瘫痪、下肢功能障碍、长期不能下床活动的病人共 374例,男 209例,女 165例,年龄 8~ 85岁,其中昏迷 56例,瘫痪 244例,下肢功能障碍 74例。 374例中已发生垂足者有 54例,作为矫正治疗组 (B组 ),未发生垂足的 320例患者作为预防组 (A组 )。 1.2 方法 (1)原理:以功率 25W, 使用电源 220V, 50HZ的电机为动力,通过行程开关控制台电机正反转动,使连杆机杆来回移动,改变行程开关位置,可以调解踝关节活动角度。仰卧位背屈 0~ 20°,跖屈 0…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血液磁极化疗法(血磁疗法)对脑卒中恢复期的疗效.方法将脑卒中恢复期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药物治疗.治疗组加用血磁疗法,10次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为78%.治疗组的语言、肢体运动功能和肌力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血磁疗法是治疗脑卒中恢复期的一种先进方法,效果好,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7.
Background:Diabetes is a factor resulting cerebral infarction.Neurological injury in patients suffered from cerebral infarction complicated with diabetes is more common and severe than that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alone.From December 1990 to Octomber 2001,144 patients with CT proved cerebral infarction were surveyed including 28 patients suffered from cerebral infarction complicated with diabetes and 116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alone.Here is the report.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脑卒中后抑郁(PSD)对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的影响,以及早期抗抑郁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标准,急性脑梗死后抑郁患者13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按脑梗死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抗抑郁药治疗.用HAMD量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MESSS)评分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8周进行评分.并与同期收治的无抑郁急性脑梗死患者比较.结果 治疗组患者抑郁状态的改善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4周时与无抑郁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减少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治疗8周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SD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恢复有明显的负性影响,须及早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对血液流变性的改善作用.方法将患者 1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血栓通 10ml及胞二磷胆碱 0.5g静滴,治疗组加用葛根素 0.4g静滴,两组均以 14d为 1个疗程,并于早期开始进行主动和被动综合功能训练, 2个疗程结束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葛根素能有效促进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并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且较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比抗凝剂与抗血小板剂预防老年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患者缺血性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符合研究条件的老年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患者(年龄≥60岁)186例随机分为抗凝组、抗血小板组和联合组,每组62例.抗凝组采用华法林治疗,起始剂量2.5 mg/d,根据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调整剂量;抗血小板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剂量100 mg/d;联合组联合采用华法林和阿司匹林.主要终点指标是出现缺血性卒中、严重出血、动脉栓塞表现.比较三组患者的缺血性卒中发生率、症状及体征,同时监测血流动力学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抗凝组发生缺血性卒中3例(4.84%),抗血小板组11例(17.74%),联合组2例(3.23%),抗凝组与抗血小板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与抗凝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在血流动力学及缺血性卒中症状、体征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凝组与抗血小板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联合组出现2例消化道出血,三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患者缺血性卒中预防中,抗凝治疗优于抗血小板治疗,而且较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