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现代化中医院发展方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部分中医院处境维艰,有体制因素也有观念问题.中医的传统诊疗手段已不完全适应当前医疗市场的需求,应当充分利用现代科技进行完善提高,而现代科技也将成为中医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医院的建设应当遵循医院建设的内在规律,积极发展,改善提高软、硬条件,并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发展外科,引进、利用现代诊疗手段,走中西医结合之路:中医要领先,西医不落后.  相似文献   
2.
复合振动预防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观察低强度复合振动对去势SD雌性大鼠生长期骨密度的影响。方法:4月龄SD雌性未育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去势对照组以及4个去势振动组,每组8只。两对照组不作振动干预,4个振动组分别接振不同参数振动,干预时间13周。比较大鼠体重,腰椎、股骨骨密度,骨转换标志物(血清骨钙素、碱性磷酸酶、非前列腺酸性磷酸酶、Ⅰ型胶原C端肽)值。结果:实验开始后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体重均明显增加。各组股骨骨密度均增加.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振动3、4组与正常对照组较去势对照组腰椎骨密度显著性增加。骨转换标志物各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一定的复合振动可以增加去势SD大鼠腰椎骨密度,具有潜在的预防骨质疏松作用。  相似文献   
3.
背景:目前所使用的全身振动防治骨质疏松所需振动强度较大,人体不适感较强。作者设计了复合振动,前期实验发现复合振动可在更低强度下有效预防卵巢切除大鼠的骨密度下降。 目的:课题创新性提出低强度复合振动可维持生长期卵巢切除SD大鼠骨质量的理论假设,并期望实验结果加以验证。 方法:SPF级4月龄雌性未育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卵巢切除组以及振动1、振动2组,每组大鼠均为8只。振动1组接振45~55 Hz,0.05~0.1 g;振动2组接振45~55 Hz,0.12~0.21 g。振动20 min/次,1次/d,5次/周,休息间隔不大于2 d。实验时间13周。观察振动干预前后大鼠活体骨密度,体外标本骨微结构以及生物力学性能。 结果与结论:卵巢切除组腰椎骨密度下降(P < 0.05),而正常对照组与两振动组有显著性增加,股骨骨密度均增加,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卵巢切除各组骨微结构参数均明显下降,但振动2组骨小梁数量、骨小梁厚度、骨小梁间距、骨体积分数相对于卵巢切除组有显著改善;腰椎骨强度值两振动组较卵巢切除组显著增加(P=0.025、0.006),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实验结果证明,特定的复合振动舒适感较好的低强度下可以有效预防卵巢切除SD大鼠骨密度下降,减轻骨微结构破坏程度,维持骨强度,具有改善卵巢切除大鼠骨质量的作用和潜在的预防骨质疏松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HIV(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感染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中医中药具有几千年与感染性疾病作斗争的经验。目前,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ighlyactiveantiretroviraltherapy,HAART)具有的局限性日渐清晰的形势下,从植物药中寻求可以治疗HIV感染以及改善预后的药物和有效成分成为现实的需要。本实验以Friend病毒感染的Balb/C小鼠为模型,以AZT(齐多夫定)作为阳性对照药物,探讨中药毛冬青提取成分对小鼠逆转录病毒感染的作用及其初步的机制。方法以FLV感染Balb/C小鼠,随机分为AZT组、模型组、MDQ大剂量组、MDQ中剂量组、MDQ小剂量组,给药三周后,摘眼球处死小鼠,血抗凝处理,以流式细胞仪检测CD4T、CD8T计数,并计算比值;称取鼠重、脾重,计算脾指数;鼠脾以10%甲醛固定后,HE染色,切片观察。结果AZT组和MDQ大剂量组,脾指数明显小于模型组,其中AZT具有显著性差异,MDQ大剂量组有差异,CD4T/CD8T比值,AZT组与MDQ大剂量组与模型组有显著性差异,此结果与病理片观察一致。结论MDQ具有抗FLV所引起的小鼠脾大症和免疫缺陷...  相似文献   
5.
背景:目前所使用的全身振动防治骨质疏松所需振动强度较大,人体不适感较强。作者设计了复合振动,前期实验发现复合振动可在更低强度下有效预防卵巢切除大鼠的骨密度下降。 目的:课题创新性提出低强度复合振动可维持生长期卵巢切除SD大鼠骨质量的理论假设,并期望实验结果加以验证。 方法:SPF级4月龄雌性未育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卵巢切除组以及振动1、振动2组,每组大鼠均为8只。振动1组接振45~55 Hz,0.05~0.1 g;振动2组接振45~55 Hz,0.12~0.21 g。振动20 min/次,1次/d,5次/周,休息间隔不大于2 d。实验时间13周。观察振动干预前后大鼠活体骨密度,体外标本骨微结构以及生物力学性能。 结果与结论:卵巢切除组腰椎骨密度下降(P < 0.05),而正常对照组与两振动组有显著性增加,股骨骨密度均增加,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卵巢切除各组骨微结构参数均明显下降,但振动2组骨小梁数量、骨小梁厚度、骨小梁间距、骨体积分数相对于卵巢切除组有显著改善;腰椎骨强度值两振动组较卵巢切除组显著增加(P=0.025、0.006),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实验结果证明,特定的复合振动舒适感较好的低强度下可以有效预防卵巢切除SD大鼠骨密度下降,减轻骨微结构破坏程度,维持骨强度,具有改善卵巢切除大鼠骨质量的作用和潜在的预防骨质疏松作用。  相似文献   
6.
复合振动治疗卵巢切除大鼠骨质疏松的初步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复合振动对卵巢切除SD大鼠骨质疏松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3月龄SD雌性未育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1组和治疗2组,每组8只。12月龄雌性经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8只。治疗组、治疗1组、治疗2组大鼠切除卵巢,制备骨质疏松大鼠模型。所有对照组不进行振动干预,置于与振动组相同噪音环境,治疗1组振动45-55 Hz,0.05-0.1 g;治疗2组振动45-55 Hz,0.12-0.21 g;治疗组振动45-55 Hz,0.12-0.21 g。每次振动20 min,每天1次,每周5次,休息间隔不大于2 d,共13 w。实验前后分别测定大鼠腰椎、股骨骨密度,实验结束时测骨钙素等骨转换标志物。结果青年鼠腰椎、股骨骨密度以及老龄鼠腰椎骨密度显著性增加,但骨转换标志各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一定的复合振动可以增加SD大鼠卵巢切除骨质疏松模型腰椎、股骨骨密度,对骨质疏松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孙呈祥原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骨科教授 ,五版教材《中医筋伤学》副主编 ,中医骨伤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他师承刘寿山教授 ,临证实践30年 ,师学渊源而又自成一家 ,对从学者也毫无保留 ,倾囊以授。笔者当年实习时蒙师不弃 ,略有所得 ,后于工作和学习中验之临床 ,效验彰著。现整理出来 ,以供同道参考。1 手法要则孙师认为手法应简洁实用 ,掌握基本手法 ,领会贯彻“柔”、“圆”、“绵”、“巧”的基本原则 ,便能知常达变 ,不必追求手法的花哨繁杂。“柔”是指手法本身要柔和 ,“柔”才能使受术者无明显疼痛感而放松。放松一则有利…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绣花针乙肝散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及对YMDD变异的影响。方法从肝病门诊纳入92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试验组采用中药煎剂绣花针乙肝散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对照组单用拉米夫定治疗,连续观察12个月。2组患者均进行肝功能、血清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和YMDD变异情况的检测。结果2组病例在治疗后肝功能均有明显好转,但治疗后,试验组的丙氨酸转氨酶(ALT)显著低于对照组。与单用拉米夫定相比,绣花针乙肝散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可以显著降低HBV-DNA阳性率和YMDD变异率。结论绣花针乙肝散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拉米夫定,且能显著减少YMDD变异。  相似文献   
9.
从HAART的缺陷看中医药治疗AIDS的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于1995年为美籍华人何大一博士首先提出后,目前在发达国家已经被广泛运用于临床,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病人的病毒血症受到明显抑制,传染性减少,生存质量明显提高,心理状态大大改善,免疫功能相应提高,并发机会性感染减少。但是在其取得的成果之外,HAART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复合振动骨质疏松大鼠骨强度的影响。方法:4.5月龄SD雌性未育大鼠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两个实验组。卵巢摘除法骨质疏松造模成功后,实验组各自接受不同的复合振动,分别测大鼠腰椎、股骨骨密度,胫骨骨微结构,腰椎、股骨力学性能。结果:两振动组大鼠腰椎、股骨骨密度均有明显增加,腰椎:0.0055±0.0126g/cm2,0.0132±0.0078g/cm2,股骨:0.0078±0.0081g/cm2,0.0145±0.0053g/cm2,但仅振动2组骨结构(小梁骨数量、间距、连接密度、骨体积分数)和骨极限强度有显著性改善。结论:特定复合振动可以增强去势骨质疏松大鼠骨强度,与同类研究比较可降低振动强度,在治疗骨质疏松方面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