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7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7 毫秒
1.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后心电图T波倒置、血浆中BNP的水平变化与左室重构之间的关系,探讨T波倒置、BNP对左室重构的预测价值。方法首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54例,溶栓治疗后持续24h监测心电图,A组(溶栓治疗后24小时出现T波倒置,n=38)与B组(溶栓治疗后24小时T波仍直立,n=16)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天,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对血浆BNP水平进行检测,并随访复查急性心肌梗死后2~3天及第3个月超声心动图。结果溶栓治疗后BNP水平,A组明显小于B组;A组内治疗前后BNP比较,治疗后明显减小;B组治疗后BNP水平明显增加。A组患者溶栓治疗后2~3天及3个月时LVEDD比较,差异无显著性;B组患者溶栓治疗后3个月时LVEDD明显增大,B组左室重构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心电图早期T波倒置和BNP水平降低对于预测左室重构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运动99mTc-MIBI心肌断层显像肺摄取判断左室收缩功能异常的可靠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冠心病组34例、对照组27例于1周内完成运动心肌断层显像和平衡法核素心室显像。肺摄取用心肌断层显像中肺与心肌计数比值(LHR)来表示,利用平衡法核素心室显像获得以下左室收缩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峰充盈率(PER)、平均充盈率(AER)、1/3射血期的射血分数(1/3EF)。结果运动LHR与LVEF、AER、1/3EF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712、-0.641和-0.729,P均<0.01。运动LHR判断左室收缩功能异常的敏感性为61.9%,特异性为81.2%,准确度为73.5%。结论运动99mTc-MIBI心肌断层显像中肺摄取(LHR)可初步判断左室收缩功能异常,其重复性高,可靠性好,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治疗后心电图ST段、血浆中BNP的水平变化与左室重构(LVRM)之间的关系,探讨心电图ST段、BNP对LVRM的预测价值。方法首次AMI患者共48例,比较PCI前及术后1h 12导联心电图抬高ST段的总和,按ST段下降幅度分为两组,A组:37例,ST段下降≥50%;B组:11例,ST段下降〈50%;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d,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对血浆BNP水平进行检测;并随访复查AMI后2~3d及第3个月超声心动图。结果PCI治疗后BNP水平,A组明显小于B组;A、B组治疗前、后BNP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B组患者PCI治疗后2~3d及3个月时LVEDD比较,B组LVRM发生率与A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PCI治疗后心电图ST段和BNP持续抬高对于预测左室重构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是心脏机械辅助装置之一.从首次应用至目前已40余年,已成为一项成熟的临床技术,但对于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临床应用的争议却逐渐增多.现对其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高危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和新的适应证等新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残余胆固醇与青年心肌梗死首次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徐州市中心医院心内科明确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且首次发病(年龄≤40岁)的患者共190例为心肌梗死组。同时选取同时期就诊于徐州市中心医院,行心脏CT血管造影或冠脉造影术明确排除冠心病、按照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健康人群190例为对照组,收取患者入院后次日相关生化包括血脂指标、血糖指标,按照同一标准由同一实验室化验,记录一般基线资料及血脂水平,探讨残余胆固醇与首发青年心肌梗死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相比,青年心梗患者的吸烟、高血压、糖尿病比例高于对照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LP(a)、N-HDL、RC水平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1水平低于对照组,上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其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总胆固醇(OR=1.411)、低密度脂蛋白(OR=1.269)、载脂蛋白B(OR=2.545)、LP(a)(OR=1.002)、N-HDL(OR=1.525)、残余胆固醇(OR=2.8...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术后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2 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8例行P-PCI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分为两组。A组术后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2 a;B组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1 a,以后均长期应用阿司匹林。评估两组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及安全性指标。结果 A组2例(3.1%)发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与B组6例(9.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安全性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P-PCI术后应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2 a可获得更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联合无创呼吸机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泵衰竭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4年6月因AMI合并泵衰竭收住我院CCU患者105例,均行急诊 PCI术及药物等常规治疗,其中 IABP组6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IABP及无创呼吸机),常规治疗组37例(常规治疗及无创呼吸机)。观察住院期间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尿量、心脏彩超及BNP等指标变化以及有无并发症和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结果:与常规治疗组比较, IABP组患者住院期间血压明显升高,心率逐渐降低至稳定,左室射血分数[(35±9)%比(37±10)%]明显提高,BNP水平[(467±197) pmol/L比(236±146) pmol/L]、死亡率(28.9%比19.1%)显著下降,住院天数明显缩短[(16.2±4.1) d比(11.6±3.4) d],P<0.05-<0.01。结论:主动脉球囊反搏联合无创呼吸机可显著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泵衰竭患者的病情,稳定血流动力学状态,降低院内死亡率,为进一步的改善预后治疗赢得时间。  相似文献   
8.
9.
目的:对床边植入和导管室植入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对比研究,旨在探讨床边植入IABP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需要植入IABP的重症冠心病患者50例,在最优药物治疗基础上分成床边IABP植入组(A组,25例)、导管室IABP植入组(B组,25例).比较两组操作时程和治疗前后平均动脉压、心率、多巴胺的用量、血浆脑钠素(BNP)值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床边植入组中有2例患者因导丝不能送入腹主动脉改为入导管室植入,其中1例和导管室植入组1例仍因腹主动脉扭曲、钙化而植入失败.导管室植入组操作时程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两组之间治疗前后平均动脉压、心率、多巴胺的用量、BNP值和术后并发症无显著差异.结论:床边IABP植入方法简便、疗效肯定、安全性好,可以作为IABP植入的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支架内再狭窄是冠心病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后的主要并发症,目前对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评价成为医学关注的焦点。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具有分辨率高,组织相关性良好等特点,可以提供更多的临床信息,现就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在支架内再狭窄诊断的应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