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采用酶连接检测反应和基因芯片相结合的检测方法,检测东北地区汉族人群内脏素基因启动子区-3186 C>T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3186 C>T),并分析其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6-01/2007-05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诊断明确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79例,以及同期的健康体检者69例,运用酶连接检测反应和基因芯片相结合的方法,检测所有受试者的内脏素基因启动子区-3186 C>T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同时测量受试者的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并检测空腹胰岛素水平、肝功能、血糖、血脂等临床指标.所有受试者均为东北地区的汉族人,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结果:①CC, CT, TT基因型在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分别为22.78%,50.63%,26.58%,在正常对照组中分别为21.74%,53.62%,24.64%.SNPs-3186 C>T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中的分布差异无显著性(P > 0.05).②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SNPs-3186 C>T不同基因型的各测量指标及临床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 > 0.05).结论:在东北地区汉族人中存在内脏素基因启动子区-3186 C>T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但与非酒精性脂肪肝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深静脉血栓可能性评分(Wells评分)和简便诊断处理可疑肺栓塞(YEARS法)对肺栓塞患者的诊断价值,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比Wells评分和YEARS法诊断肺栓塞的曲线下面积(AUC),以期发现更适用于临床的肺栓塞评分方法。方法:选取因疑似肺栓塞的住院患者139例,其中临床确诊肺栓塞患者48例,收集所有入选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等结果,所有入选研究对象均进行Wells评分和YEARS法评估,将肺动脉血管造影(CTPA)作为诊断的金标准,应用SPSS22.0统计软件分析2组患者Wells评分和YEARS法诊断肺栓塞的灵敏度、特异度、误诊率、漏诊率和准确度,并对Wells评分、YEARS法和CTPA的结果进行一致性分析,进一步绘制Wells评分和YEARS算法诊断肺栓塞的ROC曲线,计算并比较AUC。结果:与YEARS法比较,Wells评分对肺栓塞诊断的特异度和准确度明显升高(P<0.05),误诊率明显降低(P=0.037),而灵敏度和漏诊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ells评分与CTPA的Kappa值为0.45,一致性强度为中度;YEARS法与CTPA的Kappa值为0.22,一致性强度尚可;Wells评分与YEARS法的Kappa值为0.11,一致性较差。Wells评分方法诊断肺栓塞的AUC为0.753±0.044(P<0.01),YEARS法诊断肺栓塞的AUC为0.585±0.049(P=0.101)。结论:Wells评分在肺栓塞诊断评估方面总体上优于YEARS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胞外网状陷阱(NETs)的形成,评价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对NETs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患者36例和健康体检者30名作为病例组和健康对照组。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及扫描电镜检测2组研究对象NETs的形成情况,并根据中性粒细胞的形态将NETs的形成情况分成Ⅰ、Ⅱ和Ⅲ级,计数2组研究对象不同级别NETs形成细胞数量;观察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处理前后病例组患者NETs的形成情况。结果:病例组患者Ⅰ和Ⅱ级NETs形成细胞数量明显多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Ⅲ级NETs形成细胞数量少于健康对照组(P<0.05);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处理后病例组患者Ⅰ和Ⅱ级NETs形成细胞数量明显少于用药前(P<0.05),而Ⅲ级NETs形成细胞数量多于用药前(P<0.05)。结论: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体内中性粒细胞能形成大量具有高效抗菌功能的NETs,而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可以抑制NETs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运用药物经济学原理,比较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及头孢吡肟治疗院内获得性肺炎(HAP)的疗效和费用.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2009年1月-2010年3月应用两种抗生素治疗HAP的临床病历,比较分离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了解两种药物体内疗效,分析药物利用及成本消耗情况.结果:239例HAP患者共分离到致病菌246株,有7例患者一次痰标本分离出两种或以上病原菌.病原菌构成显示,铜绿假单胞菌(21.1%)、肺炎克雷伯菌(17.9%)、鲍曼不动杆菌(13.4%)和金黄色葡萄球菌(13.4%)是HAP的主要病原菌.哌拉西林/舒巴坦对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的敏感率分别为83.3%,70.0%,80.0%和100%.体内疗效比较,哌拉西林/舒巴坦组总有效率为89.6%,头孢吡肟组的总有效率89.5%.疗效-成本分析表明,哌拉西林/舒巴坦组每单位疗效所花费的成本(C总/E)和抗生素所花费的成本(C抗/E)都低于头孢吡肟组.结论:在治疗中重度院内获得性肺炎中,哌拉西林/舒巴坦在体外抗菌活性、体内疗效和药物经济学3方面都具备一定优势,可作为重要备选药物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瘦素受体基因Lys109Arg多态性与慢性肝病及血清瘦素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测定150例慢性肝病患者和89例对照组的瘦素受体Lys109Arg多态性的基因型,同时检测两组血清瘦素水平。结果慢性肝病组与对照组的瘦素受体Lys109Arg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慢性肝病患者中慢性肝炎、肝硬化间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慢性肝病患者中Arg109Arg基因型携带者的空腹血清瘦素水平较Lys109Arg基因型低(P<0.05)。结论瘦素受体Lys109Arg基因多态性与慢性肝病患者的空腹血清瘦素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氯喹对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为氯喹作为肝癌治疗药物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对数生长期人肝癌HepG2细胞分为对照组、氯喹 (8.00、16.00、32.00、64.00和128.00 mmol•L-1 )处理组,用MTT法检测不同培养时间(24、48和72 h)细胞增殖活性,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32.00~128.00 mmol•L-1氯喹处理HepG2细胞24 h和8.00~128.00  mmol•L-1氯喹处理HepG2细胞48 h~72 h,细胞增殖活性随着剂量和时间增加而逐渐下降( P< 0.01),以72 h、128.00 mmol•L-1氯喹抑制作用最强( P< 0.01);与对照组比较,氯喹处理组(32.00~128.00 mmol•L-1)G2/M期细胞比率及细胞凋亡率随着剂量增加而上升( P< 0.01),以128.00 mmol•L-1组最为明显。结论:氯喹具有抑制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作用,可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的凋亡,并可使人肝癌HepG2细胞周期阻滞在G2/M期而抑制细胞活性,可能作为肝细胞癌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瘦素受体Gln223Arg基因多态性与慢性肝病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对150例慢性肝病患者(慢性肝病组)和89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的瘦素受体 Gln223Arg核苷酸变异(A→G)进行研究,同时检测两组血清瘦素水平和临床指标。结果:慢性肝病组和健康对照组的Gln223Arg基因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慢性肝病组AG+AA基因型携带者的体质量指数(BMI)较GG基因型携带者高[(24.72± 2.73)kg/m2vs(23.64±2.78)kg/m2],差异有显著性(P<0.05);GG基因型携带者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 IR)高于AG+AA基因型携带者(4.71±3.44vs3.39±1.29),差异有显著性(P<0.01);不同基因型的血清瘦素水平比较 [(2.91±0.43)μg/Lvs(2.86±0.42)μg/L],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瘦素受体Gln223Arg基因多态性与慢性肝病患者的BMI和HOMA-IR有关,与血清瘦素水平无关。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中细丝蛋白A (FLNa)的表达及其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分析FLNa表达与判断预后指标的关联性,阐明FLNa作为评价宫颈癌预后指标的可行性,为临床早期评估宫颈癌预后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5例宫颈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FLNa阳性表达率,RT-PCR法检测20例宫颈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FLNa mRNA表达水平,分析FLNa表达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检测,FLNa定位于细胞质,基底细胞中FLNa表达阳性率高,细胞间质也有部分表达。FLNa在宫颈癌组织中高表达,在癌旁正常组织中不表达。Ⅰ+Ⅱ期宫颈癌患者宫颈癌组织中FLNa阳性表达率低于Ⅲ+Ⅳ期患者(P<0.05)。宫颈癌患者癌组织中FLNa表达与患者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子宫旁浸润有关联(P<0.05)。RT-PCR检测,在20例宫颈癌组织中FLNa mRNA表达水平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结论:FLNa可能成为1项评估宫颈癌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