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28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关系.方法将伴HP感染的FD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应用羟氨苄青霉素0.5每日3次,灭滴灵0.4每日3次,德诺240mg,每日2次,2周,继服用维生素B120mg,每日3次,2周.对照组应用西沙必利5mg,每日3次,4周.观察上腹胀、痛、餐后饱胀、早饱、恶心、嗳气等的改变及副作用情况.结果:HP感染根除率:治疗组83.3%,对照组0%(P<0.05);症状改善有效率:治疗组39.6%,对照组86.7%(P<0.001),副作用出现,治疗组33.3%,对照组10.0%(P<0.05);两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治疗组无效,改用西沙必利5mg,每日3次,4周有效率为83.3%,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P感染在FD关系不大,根除治疗后症状改善差,副作用多.不主张应用抗HP治疗.  相似文献   
2.
西沙必利、丽珠肠乐联用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临床上常见病,临床上以腹痛、腹胀、便秘、腹泻或两者交替为主要表现.治疗上多以对症治疗为主.我们应用丽珠肠乐(广东珠海丽珠药厂生产,口服双岐杆菌活菌制剂)加西沙必利联用治疗IBS4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青年人大肠癌临床病理及预后特点。方法分析88例青年人大肠癌的临床、内镜、病理、预后情况并与同期483例中老年人比较。结果两组粘液血便、排便习惯异常、高分化腺癌、粘液腺癌、未分化癌、DukesB1期、DukesD期和根治性切除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青年人大肠癌分化较差但根治性切除率高,5年生存率与中老年人相近。  相似文献   
4.
青年人大肠癌临床、内镜、病理特点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青年人(≤35岁)大肠癌在临床、病理、预后等方面与中老年患者比较有不同的特点。本文报告我院67例青年人大肠癌,将其临床、内镜、病理特点与中老年患者作对比分析,以提高对青年人大肠癌的认识和早期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5.
幽门螺杆菌(HP)是慢性胃炎的病因和消化性溃疡的致病因素之一。我们使用珠海珠信生物工程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一分钟快速型幽门螺杆菌诊断试纸(HP试纸)和深圳养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出品的HP快速尿素酶试片(HP试片)分别检测HP,并以涂片May Gramwald Giecmsa(M.G.G)染色病理检查HP作对照观察,探讨它们的敏感性和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试验评估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肌切开术(EST)治疗无胆总管结石的急性胆管炎的疗效。方法经ERCP证实无胆总管结石和无肿瘤梗阻的急性胆管炎病人随机行EST(治疗组)30例,不加干预(对照组)31例。结果两组病人的发热时间有显著区别[(3.2± 2.2)d vs(4.3±2.1)d,P<0.001],住院时间也有显著的区别。全部病人的随访时间平均为(24.3 ±11.1)个月,共12例出现急性胆管炎复发,治疗组8例,对照组4例(P=0.17)。结论 EST可缩短无胆总管结石的急性胆管炎病人的发热时间和住院时间,但不能减少胆管炎的复发。  相似文献   
7.
例1男,62岁,因乙状结肠癌术后2年行结肠镜检查,进镜过程发现肠腔弯曲多,肠袢固定,进镜阻力较大,当进镜至85cm时病人诉剧烈腹痛而停止进镜。退镜至20cm见乙状结肠吻合口愈合良好,至15cm处见黄色脂肪垂,病人诉腹胀,即行X线透视证实肠穿孔而行剖腹探查,术中发现距肛门10~18cm直肠乙状结肠前壁纵行裂口。例2女,59岁,因不明原因腹水行电子肠镜检查。既往曾行胆囊切除和胃大部分切除两次手术。当进镜至23cm时感进镜阻力增大,乙状结肠低位结圈,经反复技术操作送达盲肠。退镜观察见全大肠粘膜水肿明显…  相似文献   
8.
序贯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奥硝唑10 d序贯疗法在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86例慢性糜烂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镜胃窦部快速尿素酶试验(RUT),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均阳性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46例,行10d序贯疗法,前5 d应用雷贝拉唑20 mg,Bid,阿莫西林1.0 g,Bid.后5 d雷贝拉唑20mg,Bid,克拉霉素0.5 g,Bid,奥硝唑0.5 g,Bid.对照组40例,应用雷贝拉唑20 mg,Bid,克拉霉素0.5 g,Bid,阿莫西林1.0 g,Bid,10 d.结果 停药4周后复查胃镜RUT及14CUBT,两者均阴性,试验组41例,89.1%,明显高于对照组27例67.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副作用发生率,试验组3例,6.5%,对照组12例,30.0%,后者明显高于前者(P<0.01).结论 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奥硝唑联合质子泵抑制药10日序贯疗法可以明显提高Hp根除率.  相似文献   
9.
早期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治疗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观察早期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治疗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28例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在入院24 h内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相关治疗,术后常规放置鼻胆管引流;对照组予常规药物治疗.每天监测两组病人的体温、脉搏、平均动脉压、白细胞、血尿淀粉酶、血糖、血钙、血清脂肪酶、白蛋白、血总胆红素等变化.结果:治疗组行ERCP全部成功,治疗组患者1周后体温下降,白细胞和血尿淀粉酶降至基本正常,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早期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治疗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大肠良恶性息肉的临床特征及内镜、病理形态学特点   总被引:52,自引:3,他引:49  
目的探讨大肠良恶性息肉的分布、大小、形态和病理特征以及息肉恶变过程中的相关因素。方法对电子结肠镜检出的大肠良恶性息肉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内镜、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大肠息肉的检出率为10.66%,其中腺瘤性息肉占47.16%。主要的临床表现为便血。炎性息肉以≤1.0cm的为最多,腺瘤性息肉则大小不等,幼年性息肉以1.1~1.9cm的最多,同时伴肠癌者息肉以<1.0cm为主。本组息肉0.6~1.0cm者恶变率3.51%,1.1~1.9cm者恶变率为12.90%,≥2.0cm者恶变率27.78%,息肉恶变以山田Ⅱ型为主。结论腺瘤体积大,绒毛状结构者易恶变;大肠腺瘤性息肉常与大肠癌并存;大肠镜检查应尽量检查全大肠,不能满足于远端大肠病变的诊断;息肉不论大小应尽可能予以切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