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上海市不同人群人芽囊原虫感染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上海市不同人群人芽囊原虫感染情况。方法在上海市6个区收集居民新鲜粪便,采用Ringer溶液37℃恒温条件下培养人芽囊原虫,计算人芽囊原虫感染率。结果检查居民2 984人,人芽囊原虫阳性者88人,感染率2.95%。上海市各区人群感染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9.90,P>0.05);青浦区男性感染率为5.56%,女性感染率1.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8,P<0.05),其他5个区男、女性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0.54,P均>0.05);农民感染率为6.87%,与其他职业人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57,P<0.05)。结论上海市人群对人芽囊原虫普遍易感,以农民感染率最高。体外培养法敏感性较高.可用于人芽囊原虫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广州管圆线虫疫源地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上海市广州管圆线虫疫源地的分布及感染情况,为预防控制广州管圆线虫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南汇区新场镇和青浦区金泽镇为调查点。在调查点野外、自由市场、餐饮场所对广州管圆线虫的中间宿主、转续宿主和保虫宿主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调查点发现广州管圆线虫中间宿主螺类2种(铜锈环棱螺、中国圆田螺)、蛞蝓2种(双线嗜黏液蛞蝓、黄蛞蝓)和蜗牛1种(中华灰尖巴蜗牛),同时查到保虫宿主(鼠)和转续宿主(淡水鱼、河虾、青蛙、河蟹,蟾蜍)。经检测均无广州管圆线虫感染。[结论]本市目前尚无广州管圆线虫疫源地存在,但具备了该病流行的基本条件,一旦有该虫传入可引起传播,应加强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和分析2002-2009年上海市居民肠道寄生虫的感染状况和变化趋势,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全市范围内设立监测点,以本市居民为监测对象,应用改良加藤法、直接碘涂片法和试管滤纸培养法进行寄生虫学检查。结果 8年共粪检35186人,查到8种肠道寄生虫,平均感染率为0.52%,年均下降幅度为8.32%。郊区人群的感染率(0.79%)高于中心城区(0.1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89,P〈0.001);郊区和中心城区2005-2009年监测的感染率较2002-2004年分别下降了30.39%和8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郊区=4.68,P〈0.05;χ2中心城区=13.93,P〈0.001);女性感染率(0.61%)显著高于男性(0.4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3,P〈0.05);60岁以上年龄组(0.66%~0.93%)和农民(0.92%)的感染率较高,人群感染率有随文化程度的增高呈下降趋势(χ2=53.36,P〈0.001)。结论上海市肠道寄生虫病监测点人群感染率已连续7年低于1%,表明肠道寄生虫感染已不是威胁上海市居民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但在经济相对落后的郊区县仍应重视预防控制工作,老年人及农民为防治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4.
太阳升了又落,落了又升。四季来了又去,去了又来。时光的脚步昼夜不息,岁月的风尘悠悠远去。人生旅途越走越短。年过花甲的老人,抚今追昔,无限感慨。  相似文献   
5.
2002-2009年上海市人群肠道寄生虫病监测点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和分析2002-2009年上海市居民肠道寄生虫的感染状况和变化趋势,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全市范围内设立监测点,以本市居民为监测对象,应用改良加藤法、直接碘涂片法和试管滤纸培养法进行寄生虫学检查.结果 8年共粪检35 186人,查到8种肠道寄生虫,平均感染率为0.52%,年均下降幅度为8.32%.郊区人群的感染率(0.79%)高于中心城区(0.1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89,P<0.001);郊区和中心城区2005-2009年监测的感染率较2002-2004年分别下降了30.39%和8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郊区=4.68,P<0.05;中心城区=13.93,P<0.001);女性感染率(0.61%)显著高于男性(0.4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3,P<0.05);60岁以上年龄组(0.66%~0.93%)和农民(0.92%)的感染率较高,人群感染率有随文化程度的增高呈下降趋势(χ2=53.36,P<0.001).结论 上海市肠道寄生虫病监测点人群感染率已连续7年低于1%,表明肠道寄生虫感染已不是威胁上海市居民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但在经济相对落后的郊区县仍应重视预防控制工作,老年人及农民为防治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相同剂量不同疗程的甲苯达唑对鞭虫感染驱虫效果。方法:将420例以鞭虫感染为主的肠线虫病患分成3组,其中2组甲苯达唑总剂量800mg,2天(A组)、4天(B组)分服,另一组阿苯达唑总剂量600mg,2天分服为对照;于服药前和服药后2周和4周分别改良加藤厚涂片法粪检考核疗效。结果:治华2周,甲苯达唑4天疗法组鞭虫卵阴转率(97.20%)高于2天疗法组(88.04%)(P<0.05),但治后4周虫卵阴转率相同;阿苯达唑2天疗法组(72.45%-76.14%)较前2组低(P<0.001和P<0.01)。虫卵减少率3组均高于95%,3组鞭虫卵未阴虫治后平均EPG较治前均呈减少趋势,蛔虫卵治后4周的阴转率为91.67%-96.43%,3组间无差异。3个组的药物副反应均轻微短暂。结论:甲苯达唑800mg2天、4天疗法驱治鞭虫的疗效均达91%以上,明显优于阿苯达唑。  相似文献   
7.
外伤性颅后窝血肿在颅脑外伤中并不少见,但由于后窝容量较小,为脑脊液经第四脑室流人蛛网膜下腔的孔道所在,较易引起脑脊液循环受阻,颅内压急骤升高,导致小脑扁桃体疝及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病情较为险恶,死亡率高达15%~25%。本院自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共收治外伤性颅后窝血肿31例.其中19例行手术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说"梦"     
立冬节过后,随着阵阵寒风起,气候一天冷过一天,时间变得昼短夜长,中老年人的户外活动开始减少,早睡便成为一些人的习惯。对于睡眠有些人觉得这是一种很好的休息和享受,常常睡起来没个醒。而有些人常是睡不安宁——经常做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上海市流动人员血吸虫病、疟疾、丝虫病(简称"三病")检疫效果,为流动人员疾病监测与管理提供经验。方法收集各区(县)1994-2008年流动人员"三病"检疫、人员培训及质量控制等资料,并采用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等方法进行评估。结果 1994-2008年,全市累计检测外来流动人员326.55万人次,年平均受检人数占登记人数的8.30%。血吸虫病、疟疾、丝虫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61%、0.55%和0.12%。病原学追踪检测16796人,检出"三病"阳性50人,阳性率为0.30%。结论上海市流动人员"三病"检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需加强监测和管理。监测重点为来自血吸虫病、疟疾疫区的流动人员,监测方式应以主动和被动监测相结合。  相似文献   
10.
上海地区人体肠道蠕虫病防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控制或“消灭”血吸虫病、丝虫病和疟疾的地区,人群土源性蠕虫病的防治将受到重视。据1988年开展的人群调查结果表明,上海地区几种主要的土源性蠕虫,如蛔虫、鞭虫、蛲虫和钩虫的感染率分别为29.8%,23.2%,19.5%和3.8%〔1〕。要达到20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